首页 >
天主教纽约总教区
✍ dations ◷ 2025-08-13 03:13:08 #天主教纽约总教区
天主教纽约总教区(英语:Archdiocese of New York;拉丁语:Archidioecesis Neo-Eboracensis)是美国一个天主教教省总教区及该国三十二个总教区之一。总教区管辖包括美国纽约市的曼哈顿、布朗克斯和斯塔腾岛以及纽约州的达奇斯县、奥兰治县、帕特南县、罗克兰县、沙利文县、阿尔斯特县和威斯特彻斯特县。总教区共有405个堂区。纽约总教区是纽约教省的教省总教区(英语:Metropolitan archdiocese),包括奥尔巴尼教区、布鲁克林教区、水牛城教区、奥格登斯堡教区、罗切斯特教区、罗克威尔中心教区、锡拉丘兹教区。纽约教区于1808年4月8日成立,在此之前是1784年11月26日成立的美国宗座监牧区的一部分,后来成为巴尔的摩教区的一部分。教区成立之时范围包括整个纽约州以及新泽西州的Sussex, Bergen, Morris, Essex, Somerset, Middlesex和 Monmouth7县。1847年4月23日,从纽约教区划出一部分成立奥尔巴尼教区和布法罗教区。1850年7月19日,纽约教区升为总教区。1853年7月29日,又划出一部分成立了新泽西纽瓦克教区和布鲁克林教区。最后,在1929年3月21日,划出设立巴哈马宗座监牧区(今拿骚总教区)。现任总主教为弟茂德·多兰枢机,辅理主教为伯多禄·J·伯恩(英语:Peter John Byrne)、若望·奥哈拉(英语:John Joseph O'Hara)、爱德门·J·韦伦(德语:Edmund J. Whalen)和吉拉·J·科拉西科(德语:Gerardo J. Colacicco),荣休辅理主教为雅各伯·麦卡锡(英语:James Francis McCarthy)、若苏厄·伊里翁多(英语:Josu Iriondo)、吉拉·T·瓦尔什(英语:Gerald Thomas Walsh)、道明·J·拉戈内格罗(英语:Dominick John Lagonegro)和若望·J·杰尼克(英语:John Joseph Jenik)。以下为历任教区主教/总教区总主教:
相关
- 梗阻性尿路症梗阻性尿路症(Obstructive uropathy)是正常尿液流动的结构或功能障碍,有时导致肾功能不全(梗阻性肾病)。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术语,并不意味着位置或病因。它可以由尿道的任一点
- 性治疗性治疗是一门改善性功能及治疗性功能障碍的策略。它的治疗范围包括早发性射精、延迟性射精(英语:delayed ejaculation)、勃起功能障碍、缺乏性兴趣或性兴奋、 性疼痛障碍(性交疼
- 植物固醇植物固醇(英语:Phytosterol,亦称为植物甾醇)是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的固醇。在临床试验中,植物固醇显示出可以阻断人体肠道中的胆固醇吸收位点,因此可以帮助减少人体中的胆固醇水平。
- 面颊脸颊(拉丁语:buccae)是指眼睛下部,鼻子周围到左右耳的表面部分。具体是指人类和哺乳动物面部皮肤直到下巴的部分,并且在眼睛和颧骨的下部内形成了口腔侧壁。在脊椎动物亚门中,脸颊
- SnO氧化亚锡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SnO。在250~350℃加热甲酸亚锡,或者在320~350℃加热草酸亚锡,均可得到氧化亚锡:也可以在氯化亚锡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至溶液刚呈碱性,得到水
- 重造派犹太教重建派(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
- 蟾蜍甾蟾蜍甾或蟾蜍羟酸内酯(英语:bufanolide)是一种甾体结构母核。许多种蟾蜍与绵枣儿属植物能产生其衍生物,常为强心苷的糖苷配基,通常具有毒性。
- 高雄市高楼列表高雄位于亚太交通枢纽的中心点,具有一座世界等级的国际港口、台湾最大的深水港,1990年代货运吞吐量曾经为世界第3大的综合性港口(目前为世界第13),当时仅次于纽约与鹿特丹排名
- 鳞癌鳞状细胞癌(Squamous-cell carcinoma, SCC, SqCC),有时也被称之为表皮样癌(epidermoid carcinoma)或鳞状细胞上皮瘤(squamous cell epithelioma),是一类上皮组织细胞、鳞状细胞产生
- 慈湖慈湖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