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尼尔森

✍ dations ◷ 2025-07-18 05:41:56 #卡尔·尼尔森
卡尔·奥古斯特·尼尔森(丹麦语:Carl August Nielsen,1865年7月9日-1931年10月3日),丹麦作曲家和指挥家。卡尔·尼尔森出生于欧登塞南部小村庄Sortelung的一个贫穷画家和油漆匠之家,他的父亲会演奏小提琴。他在十二个孩子中排第七。8岁的时候他就在他父亲和当地的一位教师那里学习小提琴。但很快他就转到吹奏乐器上面,而且在一个军乐队里供职14年。这段日子在他的自传《菲英岛上的童年》(1927年)里面有所描述。1883年他到哥本哈根皇家音乐学院学习。他的专业是小提琴,并曾得到过作曲家如尼尔斯·加德的鼓励。1888年他的初次创作弦乐小组曲 op.1获得成功。1889年他成为哥本哈根皇家剧院小提琴手。而他获得了一份奖学金,使得在1890年他可以去到德国深造。1891年尼尔森在巴黎认识了雕刻家Anne Marie Brodersen,同年两人结婚。两人白头偕老,虽然不无危机。1892年尼尔森写成第一部交响曲,1898年创作“Hymnus Amoris”(爱之颂),是为妻子而作的。1902年他的歌剧《扫罗与大卫》首演,他亲自指挥。同年完成了第二交响曲“四种气质”。1903年他偕同妻子去希腊旅游,途中创作了序曲“Helios”(赫利俄斯)。1905年他辞去了小提琴手一职,但1906-14年间一直在皇家剧院担任指挥一职。1906年歌剧《化装舞会》首演,根据路德维希·霍尔堡的喜剧写成。1912年才首演的第三交响曲“开阔”和他同年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使他名扬海外。一战期间,他写了第四交响曲“不灭”,但同时他个人和事业方面都遇上危机。当雨过天晴之时他写了第五交响曲和康塔塔 《菲英岛上的春天》,这是丹麦人非常喜爱的一部作品,1922年两部作品首演。同年他和作曲同僚Thorvald Aagaard,Thomas Laub和Oluf Ring出版歌曲集“Folkehøjskolens Melodibog”。同样在1922年他为五位音乐家朋友写了管乐五重奏,他还打算为其中的每一位写一部独奏乐曲。但他只写成了其中两部长笛协奏曲 (1926)和单簧管协奏曲 (1928)。1925年,他的60大寿,丹麦举国庆祝。他在外国登台更频繁。他的晚期作品,如两部管乐协奏曲、第六交响曲(1925)和《三首钢琴作品 op.59》(1928),音乐语言更现代化。他最后一部大型作品是“Commotio”(1931),他唯一一部大型管风琴作品。1931年10月3日他因心脏病逝世。

相关

  • 固缩固缩(又叫细胞致密变化,英语:Pyknosis)是细胞经历坏死或凋亡后核内染色质不可逆的压缩。接着会发生核破裂。红血球或中性白血球成熟时也会观察到固缩。
  • ICD-9编码列表 (780–799)医学导航:泌尿系统解剖/生理/发育/细胞病理/酸碱/先天/肿瘤、症状/齐名、尿液手术/注射、药物(G4B)、血检、尿检
  •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多囊性卵巢综合症(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简称PCOS),又称斯-李二氏症(Stein-Leventhal syndrome),是一连串女性因为雄性激素上升所导致的症状。多囊性卵巢的症状包含月经不规律
  • 旅行者腹泻旅行者腹泻(traveler's diarrhea,簡稱TD)是一种肠胃道感染疾病。旅行者腹泻的定义是指在旅途之中,持续排出未成形粪便的状态。常常伴随着腹部痉挛性的疼痛、恶心、发烧、胀气。
  • 库希特语族库希特语族(Cushitic)又称作古实语族,是亚非语系(闪含语系)之下的语族之一,分布在埃塞俄比亚、苏丹、索马里、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可以细分为约四个语支:“库希特”这名字源自《圣经
  • 土壤化学土壤化学是指对于土壤的化学特性的研究。土壤化学受到矿物质、有机物、环境相关等的因素的影响。直至20世纪60年代末,土壤化学主要着重于土壤中为成土作用做出贡献的或影响植
  • 季戊四醇四硝酸酯季戊四醇四硝酸酯(Pentaerythritol Tetranitrate,简称PETN;中文名:太安或太恩,又名彭梯儿)是已知最强烈的炸药之一,其相对有效指数(R.E. factor)达1.66。由于它是一种比TNT对撞击及摩
  • 联合国大会会员资格 请参阅关于大会会员资格的两篇文章:联合国大会(简称联大)是联合国主要机构之一。联大首次会议于1946年1月10日在伦敦卫理公会中央礼堂召开,有来自51个国家的代表参与了
  • 统一编号统一编号,简称统编,是台湾营利事业机构的个别法人身份代号,为一组8位数字。机构有开统编及未开统编公司课的税赋是相同的。消费者若于消费时报上统一编号,则该统一编号之机构可
  • 巴哈伊教巴哈伊信仰(波斯语:بهائیت‬‎ Bahá'iyyat, 阿拉伯语:(阿拉伯文)‎ Bahá'iyya /bəˈhaɪ/;或称巴哈伊教,简称巴哈伊,旧译“大同教”),其基本教义可概括为“上帝唯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