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晶格
✍ dations ◷ 2025-11-21 19:40:37 #晶格
晶体结构是指晶体的周期性结构。固体材料可以分为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三大类,其中,晶体内部原子的排列具有周期性,外部具有规则外形,比如钻石(图)。Hauy最早提出晶体的规则外型是因为晶体内部原子分子呈规则排列,比如钻石所具有的完美外形和优良光学性质就可以归结为其内部原子的规则排列。20世纪初期,劳厄发明X射线衍射法,从此人们可以使用X射线来研究晶体内部的原子排列,其研究结果进而证实了Hauy的判断。晶体内部原子排列的具体形式一般称之为晶格,不同的晶体内部原子排列称为具有不同的晶格结构。各种晶格结构又可以归纳为七大晶系,各种晶系分别与十四种空间格(称作布拉维晶格)相对应,在宏观上又可以归结为三十二种空间点群,在微观上可进一步细分为230个空间群。对于晶体结构的研究是研究固体材料的宏观性质及各种微观过程的基础。专门研究分子结晶结构的科学称为晶体学,经常应用在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所谓的晶体晶格是可以经由平移或其他对称操作后,仍可得到自己本身的晶格,一种典型的对称操作是绕着通过晶格点的轴作旋转,称为一重、二重、三重、四重及六重对称,分别是旋转
2
π
{displaystyle 2pi }
、
π
{displaystyle pi }
、
2
π
3
{displaystyle {2pi over 3}}
、
π
2
{displaystyle {pi over 2}}
、
π
3
{displaystyle {pi over 3}}
,其中以布拉维晶格较常使用。布拉维晶格在二维平面上有五种类型,两晶轴
a
1
{displaystyle a_{1}}
、
a
2
{displaystyle a_{2}}
,夹角
φ
{displaystyle varphi }布拉维晶格在三维平面上有七大晶系,分别为三斜晶系、单斜晶系、斜方晶系、四方晶系、立方晶系、三方晶系、六方晶系。依照简单、体心、面心及底心这四种类型,这七大晶系又总共可细分为14种晶格。
相关
- 下颌颔(又称下巴、下颔、下巴颏),是位于脊椎动物包括人类面部嘴唇以下的部位,人到年老时下巴会逐渐萎缩,这是老化现象的一个过程。
- 特发性病因不明症(英语:idiopathic disease)指的是任何病因不明的疾病。英文词汇idiopathic起源于古希腊语ἴδιος idios "one's own" and πάθος pathos "suffering", idiopa
- 溶剂溶剂是一种可以溶解固体,液体或气体溶质的液体,继而成为溶液。在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溶剂是水。而所谓有机溶剂即是包含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溶剂。溶剂通常拥有比较低的沸点和容
- 五十肩沾黏性肩关节囊炎(adhesive capsulitis),又名肩周炎、冻结肩、冰冻肩(Frozen Shoulder),因好发在四十至六十五岁之间,故俗称五十肩,是肩膀部分会造成疼痛及失能的病症,因肩关节囊及肩
- 诺曼法语诺曼语(normand)是罗曼语族的一种语言,分布于法国诺曼底地区及英属海峡群岛,是奥依语最重要的语言之一。但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濒危语言名单,使用人数不明,有灭绝的可能。
- 非类固醇消炎药非甾体消炎药(英语: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縮寫作NSAID),也译作非类固醇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效果的药物,在施用较高剂量时也具有消炎作用。“非甾体”一词用
- 达德利·赫施巴赫达德利·赫施巴赫(Dudley R. Herschbach,1932年6月18日-),美国化学家。因为研究化学基元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与李远哲和约翰·波拉尼共同分享了1986年的诺贝尔化学
- 二氢叶酸还原酶1BOZ, 1DHF, 1DLR, 1DLS, 1DRF, 1HFP, 1HFQ, 1HFR, 1KMS, 1KMV, 1MVS, 1MVT, 1OHJ, 1OHK, 1PD8, 1PD9, 1PDB, 1S3U, 1S3V, 1S3W, 1U71, 1U72, 1YHO, 2C2S, 2C2T, 2DHF, 2W3A
- 热传导热传导,是热能从高温向低温部分转移的过程,是 一个分子向另一个分子传递振动能的结果。各种材料的热传导性能不同,传导性能好的,如金属,还包括了自由电子的移动,所以传热速度快,可
- 台湾海峡坐标:24°48′40″N 119°55′42″E / 24.81111°N 119.92833°E / 24.81111; 119.92833台湾海峡(简称台海;欧洲早期称福尔摩沙海峡)指的是介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福建与台湾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