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判决先例
✍ dations ◷ 2025-08-29 14:32:11 #判决先例
判决先例(英语:precedent、或英语:authority;又称判例、先例、前例),在普通法体系下指的是根据先前的法律案件(legal case)而建立起的法律原则或规范。遵循先例(拉丁语:Stare decisis)是一种法律原则,意指法官应该尊重已经形成的判决先例,法院在面对类似的法律案件或是事实时,应该适用先前的规范,作出类似判决。遵循先例是判例法形成的基础。只有上诉法庭的判决才对下级法庭有约束力。而上诉法庭一般由三、五、七、甚至九名法官组成。因此,法庭在可行的情况下,形成“法庭的意见”(opinion of the court/Majority opinion),即至少由多数的法官认同的判决。如此,即使部分法官对判决有异议,判决既然获得法庭多数的承认,对下级法庭仍然有约束力。遵循先例(拉丁语:Stare decisis),其名称来自于拉丁法谚,“坚持决定,而且不要去扰乱不应该被扰乱的”(Stare decisis et non quieta movere)。
相关
- 世界世界一词在现代社会意为对所有事物的代称。原本是佛教概念,由“世”(时间)和“界”(空间)组合而成的世界(梵语:lokadhātu),即所谓由所有时间空间组成的万事万物。“世界”在现代是人
- 君士坦丁大帝306年7月25日 – 312年10月29日312年10月29日 – 324年9月19日 324年9月19日 – 337年5月22日(30年301天)弗拉维·瓦莱里乌斯·奥勒里乌斯·君士坦丁(拉丁语:Flavius Va
- VOT发声起始时间(英语:Voice onset time,简称VOT),或译为嗓音起始时间、浊音起始时间、声带震动起始时间、浊声初起时、初浊。VOT的具体含义不完全与字面吻合,实际指某一辅音从除阻的
- 土壤微生物学土壤微生物学是研究土壤中的微生物、生物功能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土壤性质的一门学科。人们一般认为,在二十到四十亿年前,世界上第一个细菌起源于大海。这些细菌可以固氮,在不断的
- 双原子双原子分子指所有由两个原子组成的分子。双原子分子内的化学键通常是共价键。很多非金属元素(包括氢、氮、氧、氟、氯、溴、碘等)的单质均是双原子分子。其他元素(如磷)也可能以
- 人型总科猿是灵长目人猿总科(学名:Hominoidea)动物的通称,包括两个科。虽然人们常把猿猴并称,有时候将猴也称为猿,而猿有时也会称做是猴,不过他们在生物学上是不同的动物。两者的主要区别在
- 鈥4f11 6s22, 8, 18, 29, 8, 2蒸气压第一:581.0 kJ·mol−1 第二:1140 kJ·mol−1 第三:2204 kJ·mol主条目:钬的同位素钬(旧译作錵)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Ho,它的原子序数是
- 亚铁在化学中,亚铁(Fe2+)用于表示化合价为+2价的铁,区别于三价铁(化合价为+3价的铁)。这种用法已经过时,当前的IUPAC命名法使用罗马数字来表示化合价,例如氧化铁(II)表示氧化亚铁(FeO),而氧
- 瓦斯炉瓦斯炉是一种以天然气、丙烷或其他可燃性气体作为燃料以产生火焰的厨房煮食用具。最早的煮食用炉具,可追溯至中国历史的秦朝,西方的炉具更于1735年才出现,瓦斯炉面世前,当时的人
- 煤焦油煤焦油(Coal tar,又译煤溚)是一种黑色或褐色粘稠液体。气味与萘或芳香烃相似。它是在干馏煤制焦炭和煤气时的副产物。成分复杂,主要是酚类、芳香烃和杂环化合物的混合物。有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