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速率

✍ dations ◷ 2025-08-08 07:29:21 #化学反应的速率
反应速率(英语:Rate of reaction)是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变成生成物的速度。不同反应的速率有所不同。例如铁的生锈(氧化)过程的需时以年来计算;在火中燃烧纤维素,却只需要数秒钟的时间。对于大部分的反应,反应速率随时间而减少。反应速率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表达:Δ v ( A ) = Δ [ A ] Δ t {displaystyle Delta v(A)={frac {Delta }{Delta t}}}反应速率的单位为mol/(L·s)或mol/(L·min)。浓度单位一般用莫耳·升-1,时间单位用秒、分或小时。反应速率分为平均速率(一定时间间隔里平均反应速率)和瞬时速率(给定某时刻的反应速率),可通过实验测定。碰撞理论,是由德国的Max Trautz及英国的William Lewis 在1916年及1918年分别提出的。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外界因素:温度,浓度,压力,催化剂,光,激光,反应物颗粒大小,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和反应物状态,x射线,γ射线,固体物质的表面积,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物的浓度也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即增加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从而增加了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分子的有效碰撞的次数,导致反应速率加快。提高反应温度,即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也增加了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分子有效碰撞的次数,导致反应速率加快。使用正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历程,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使反应速率加快。在化工生产中,常控制反应条件来加快反应速率,以增加产量。有时也要采取减慢反应速率的措施,以延长产品的使用时间。

相关

  • 链球菌性咽炎链球菌性咽炎(streptococcal pharyngitis、strep throat)是一种喉部后方含扁桃腺感染化脓链球菌(英语:Streptococcus pyogenes)的疾病,是咽炎中的一种,常见症状有发热、喉咙痛、扁
  • 列文虎克安东尼‧菲利普斯·范‧列文虎克(荷兰语:Antonie Philips van Leeuwenhoek;1632年10月24日-1723年8月26日)是一位荷兰贸易商与科学家,有光学显微镜与微生物学之父的称号。最为著名
  • 酶联免疫吸附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又称酵素免疫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简称酶联法)利用抗原抗体之间专一性键结之特性,对检体进行检测;由于结合于固体承载物(一般为塑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英语: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ACTH)——或简称促皮质素(corticotropin)——是一种多肽激素,生产并分泌于脑垂体,是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ypothalamic
  • 滴滴涕DDT,中文又作滴滴涕,学名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化学式:(ClC6H4)2CH(CCl3)。白色晶体,不溶于水,溶于煤油,可制成乳剂,对人类毒性低,曾经是最著名的合
  • 巩膜巩膜属于眼球纤维膜,在眼球内,约占眼球纤维膜的5/6,为乳白色不透明的纤维膜,起保护眼球内容物和维持眼球形态的作用。巩膜前缘接角膜缘,后方与视神经的硬膜鞘相延续。巩膜与角膜
  • 坦普尔大学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或译为坦普尔大学,有时也被称作庙大),位于美国东岸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一所州关联性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然而天普大学虽受宾州政府州款补助,但其校保有
  • 背景辐射背景辐射(英语:background radiation),又称本底辐射,是在环境中持续存在,可以是源自人为排放或自然存在的辐射,主要的来源有:大约有3%的背景辐射来自其他的人造来源,像是:意外的暴露在
  • 迈克耳孙-莫雷实验迈克耳孙-莫雷实验是为了验证“以太”存在与否而做的一个实验,1887年由阿尔伯特·迈克耳孙与爱德华·莫雷合作在美国的克利夫兰进行。当时的物理理论认为,光的传播介质是“以太
  • 淋巴管炎淋巴管发炎(英语:lymphangitis)指的是病灶处到远端的淋巴系统之间,淋巴管的发炎或感染。最常见的病因是化脓链球菌(英语:Streptococcus pyogenes) (A组 链球菌),其次为申克氏孢子丝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