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质说
✍ dations ◷ 2024-12-22 23:05:53 #热质说
热质说(又名热素说、Caloric theory)是种错误和受局限的科学理论,曾用来解释热的物理现象。此理论认为热是一种称为“热质”(caloric)的物质,热质是一种无质量的气体,物体吸收热质后温度会升高,热质会由温度高的物体流到温度低的物体,也可以穿过固体或液体的孔隙中。热质说在拉瓦节1772年用实验推翻燃素说后开始盛行,拉瓦节的《化学基础》一书就把热列在基本物质之中。热质说可以解释一些热的现象,不过无法解释一些只要持续做功就可以持续产生热的现象(如摩擦生热)。19世纪中,热质说被机械能守恒所取代;之后,热质说仍然在许多科学文献中出现,一直到19世纪末才消失。目前常用的热量单位卡路里(Calorie)即起源自热质(caloric)。在热力学发展的过程中,对热的解释常常和燃烧有关。化学家贝歇尔及施塔尔在17世纪提出燃素说,试图解释燃烧现象,当时也将燃素解释为“热的实体物质”。热质说是由普利斯特里提出的。普利斯特里在1770年代用氧(当时称为“去燃素空气”)来解释燃烧现象。在1783年的论文《Réflexions sur le phlogistique》中,普利斯特里认为燃素说和他的实验结果不吻合,因此提出“热质”的说法。热质是热的实体物质,以流体的形式存在。依普利斯特里的理论,宇宙中热质的总量为一定值,热质会由温度高的物体流到温度低的物体。1770年代时,有些科学家认为冷也是一种物质,不过皮埃尔·普瑞弗斯特(英语:Pierre Prévost)认为冷只是一个缺乏热的现象而已。在热质说中,热是一种物质,无法产生或消灭,因此热的守恒就成了这种理论中的一个基本假设。热质说也影响了约瑟·布拉克一些有关物质热力学性质的实验。在十八世纪时,除了热质说以外还有一个理论可以说明热的现象-分子运动论。分子动力论是较新的理论,其中有些概念是来自原子论,可以解释燃烧及热量测定,不过当时将分子动力论和热质说视为二个等效的理论。热质说可以成功的解释许多物理现象。例如热茶在室温下冷却就可以用热质说解释:热茶的温度高,表示热质浓度较高,因此热质会自动流到热质浓度较低的区域,也就是周围较冷的空气中。热质说也可以解释空气受热的膨胀,因空气的分子吸收热质,使得其体积变大。若再进一步分析在空气分子吸收热质过程中的细节,还可以解释热辐射、物体不同温度下的相变化,甚至到大部分的气体定律(英语:Gas laws)。道尔顿的气体分子模型中就包括了热质。尼古拉·卡诺提出了卡诺循环及相关的定律,形成了热机理论的基础,而卡诺的分析就是架构在热质的基础上。不过,热质说的重大成就之一就是拉普拉斯修正牛顿的音速公式。拉普拉斯在热质说的基础上,在牛顿的公式中增加一个常数,此常数即为气体的绝热指数。上述的修正大幅的修正了音速的理论预测值。1798年时,英国科学家伦福德提出《探讨摩擦生热之来源》(An Experimental Enquiry Concerning the Source of the Heat which is Excited by Friction)的论文,其中描述他观察加农炮制作时所产生的热。他发现在加农炮镗孔(英语:Boring_(manufacturing))时,只要持续加工,加农炮就会持续加温,其产生的热甚至可以使水沸腾,而且单位时间的发热量不会下降。若依热质说的理论,若热质从加农炮中释出,加农炮的热质就会减少,因此发热量就会下降,依他观察到的情形,加农炮中的热质没有减少,因此提出热质不是一种满足守恒定律的物质,不过他实验的不确定性也广被质疑。由于当时将热质说视为和分子运动论等效的理论,因此伦福德的论文并未视为对热质说的威胁。事实上当时的科学家利用伦福德的论文来增加他们对热质说的了解。伦福德的研究引起了詹姆斯·焦耳及其他科学家的兴趣,进而进行相关的研究。在1799年时汉弗里·戴维在《论热、光和光的复合》论文中,描述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和周围环境隔绝的真空容器中,使二块冰互相摩擦,最后变成水,以当时的理论来看,只可能是冰的热容降低,释放出热质。但水的热容比冰大,冰变为水不可能会释放热质。戴维恩此导出热质不存在的结论,并认为热是物体微粒的振动。不过他的实验并未得到当时的重视。焦耳在1840年进行多次导体发热的实验,发现其发热量和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并在1843年提出理论,认为热只是一种能量的形式。后来为确认热和能量之间的关系。焦耳用以下实验来量测热和能量单位间的转换系数-热功当量:在一量热器中加水,量热器中有叶片,经过转轴连到量热器外,量热器外利用下降的重物带动叶片旋转,使叶片及水的温度上升。量测重物重量、落下距离、水(及叶片)的温度、质量及比热即可计算热功当量,后来将液体由水改为鲸油及水银,进行并改进实验达40年之久。此实验也确认热及能量之间的关系。1850年时,鲁道夫·克劳修斯发表论文提出热质说及分子运动论其实不相容,热质说中提到的热质守恒可以用能量守恒取代。热可以等效为物质中粒子(如原子或分子)的动能,热质说成为历史,也开始了现代的热力学研究。不过热和粒子的运动在频谱还是有不同之处:频谱上尖锐的频谱对应粒子的运动,而热会以类似噪声的连续频谱出现在频谱上。
相关
- 亚美大陆亚美大陆(Asiamerica)是一块由劳亚大陆形成的大陆,而浅海将之分为位于西方的欧亚大陆与位于东方的北美洲。存在于白垩纪晚期到始新世,并在第四纪更新世再次出现。5千万年内,这块
- 布鲁夏斯基语布鲁夏斯基语或布鲁沙斯基语(burū́šaskī / بروشسکی),即勃律语,是一种中亚的语言。使用该语言的人口约有9.68万(2004年统计)。此种语言的使用者大部分为布鲁绍人,布鲁
- 黄耆黄芪,又称北芪,亦作黄耆,常用中药之一,一般指豆科黄芪属(Astragalus)植物。主产于中国大陆的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春秋两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黄芪可
- 中频电疗中频电疗(Middle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是属于物理治疗中电刺激治疗方法的一种。由于这种治疗的方法使用的是频率介于1kHz至10kHz的干扰电流刺激,故命名为中频电疗。由于治
- 亨德里克·范德胡斯特亨德里克·克里斯托菲尔·“亨克”·范德胡斯特,ForMemRS(荷兰语:Hendrik Christoffel "Henk" van de Hulst,1918年11月19日-2000年7月31日),荷兰天文学家和数学家。1944年,范德胡斯
- 线虫的分类线虫的分类系统由于线虫动物门的种类繁多,下领约2.5万个有纪录的物种(估计总共有差不多100万个物种),其分类至今尚有不同意见。以下列举数位学者的分类表:本分类最初由Karl Rudol
- 无人机无人机(英语:Uncrewed vehicle、Unmanned vehicle或Drone)又称无人载具,是一种无搭载人员的载具。通常使用遥控、导引或自动驾驶来控制。可在科学研究、场地探勘、军事、休闲娱
- 材料科技史自从人类出诞生以来,材料科学已经塑造了文明的发展,更好的工具和武器材料使人类得已传播发展及征服领土,如钢铁和铝等材料的生产或加工技术仍持续影响着当今的社会。历史学家认
- 西蒙·怀特西蒙·大卫·曼顿·怀特,FRS (英语:Simon David Manton White,1951年9月30日-),英国、德国理论宇宙学家,与夫人桂妮薇尔·考夫曼同为马克斯·普朗克天体物理研究所所长。怀特1972年
- 尘兔尘兔(英语:Dust Bunnies或dustbunnies)是一种在家具下方形成的小团状灰尘,会出现在不常清洁的角落。尘兔由毛发、皮棉(英语:Lint (material))、死皮、蜘蛛网、灰尘等组成,有时也有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