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菌

✍ dations ◷ 2025-09-17 11:26:34 #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学名:Listeria monocytogenes),又名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李氏菌,是一种兼性厌氧细菌,为李斯特菌症的病原体。它主要以食物为传染媒介,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造成二至三成的感染者死亡。李斯特菌在美国每年约引起2500份病例、500人死亡,其中李斯特菌症是导致死亡的主要病因,其致死率甚至高过沙门氏菌及肉毒杆菌。李斯特菌是革兰氏阳性菌,属厚壁菌门,取名自约瑟夫·李斯特。它在30°C以下的环境中具能动性,但通常不耐超过37°C的高温;而除了以鞭毛运动之外,李斯特菌也能透过肌动蛋白丝状物的爆炸性聚合(简称爆聚),藉真核细胞进行活动,即所谓的“彗尾”(comet tails)或“肌动蛋白火箭”(actin rockets)。研究显示,约一成的人类消化系统内滋长有李斯特菌。然而,兽医才是碰上以李斯特菌为祸首之临床病例的大宗,而病例中又以反刍动物感染脑膜脑炎的情况最为显见。李斯特菌具有相当的致病性,能经由妇女的阴部感染腹中胎儿、引发脑膜炎,因此怀孕妇女通常不建议食用未经低温杀菌的软质奶酪,如:布利奶酪、卡门培尔奶酪、菲达奶酪、克索布兰可奶酪等。近期,李斯特菌则在疾病生物科技领域被用作模式生物来解释相关学说。李斯特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杆菌。光镜下菌体规则、短小、无分枝、不产生芽胞。在20-28°C环境下产生鞭毛,于显微镜下可见翻滚运动(Tumbling motility);在37°C环境下并不产生鞭毛,故运动性减弱, 此特性是重要鉴定依据, 于Motility Test Medium(MTM)下可见特异性的伞状运动(Umbrella motility)。本菌兼性厌氧,可于常规培养基上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7°C,亦可在0-50°C范围内生长 (冷藏环境依然可增生)。在37°C环境下培养一至两日可长成直径1-2毫米的小型菌落,表面平滑。在血液琼脂平板上培养时,菌落周围会出现较窄的溶血环,呈完全溶血。在基础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在45度光源观察时可见呈灰蓝色。在李斯特菌特异性培养基Modified Oxford Medium(MOX)上, 以35°C培养24~48小时,可见因esculin水解产生的黑铁酚类化合物,使菌落周围出现黑色沉淀。本菌生物化学特性为过氧化氢酶阳性、氧化酶阴性。VP试验与甲基红均为阳性。能发酵糖类,产酸不产气。能分解七叶苷,不能分解尿素和明胶。不产生吲哚和硫化氢。至少十三个血清型已被辨识出来,当中只有 4、1/2a和1/2b三种常见于人类感染中。因此,血清学检验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意义有限。现时,脉冲场凝胶电泳、核糖体分型及多位点酶电泳等分子生物学方法能够分别出同一血清型中的不同菌种,故于流行病学研究中具较广泛的应用。此菌属兼性胞内寄生菌(Facultative intracellular pathogen),入侵及寄生于细胞的过程如下:1.此菌借由其表面蛋白Internalin A(Inl A, 结合宿主细胞表面E-Cadherin)或Internalin B(Inl B, 结合宿主细胞C-Met,同时也是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P)受体),活化讯号下游PI3K及MAPK Cascade使肌动蛋白(Actin)聚合,细胞骨架重塑而将菌内吞。2.于内吞囊泡或吞噬体酸化后,Listeriolysin O(LLO)、PI-PLC及PC-PLC破坏囊泡使菌逃逸至细胞质,并开始于宿主细胞中生长。3.肌动蛋白组合诱导蛋白(Actin assembly-inducing protein, ActA)促进肌动蛋白聚合,形成彗尾产生推力而前进,并可形成伪足(Filopod)入侵至邻近细胞。李斯特菌感染可导致一系列症状包括:肺炎,发热,咽喉炎,腹泻,全身疼痛,脑膜炎,败血病,严重时可引致死亡。 李斯特菌感染多数出现在新生婴儿,老人,身心障碍者及免疫有缺陷人士。怀孕妇女感染李斯特菌有机会导致流产及死胎。医生或使用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及庆大霉素治疗李斯特菌感染。若有人进食被认为含李斯特菌而不表现任何症状,一般认为不需进行治疗或测试。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

相关

  • 健康信息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医学信息学,或称卫生信息学或医学资讯
  • DNA测序DNA测序(DNA sequencing,或译DNA定序)是指分析特定DNA片段的碱基序列,也就是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与鸟嘌呤(G)的排列方式。快速的DNA测序方法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生物学和医
  • 病菌放线菌门 Actinobacteria(高G+C) 厚壁菌门 Firmicutes(低G+C) 无壁菌门 (无细胞壁)产水菌门 Aquificae 异常球菌-栖热菌门 Deinococcus-Thermus 纤维杆菌门-绿菌门/拟杆菌门 Fibro
  • SATC代码S(感觉器)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分类,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Drug Statistics Methodology)所制定的药
  • 血液检验项目正常参考值范围血液检验项目正常参考值范围(英语:Reference ranges for blood tests),指的是医疗保健专家从血液样品中选取的一组用来描述医疗检验结果的正常参考值。血液检验的测量值在临床中
  • J05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J05(抗病毒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
  • 死亡行军死亡行军 是一个针对战俘或其他俘虏或被驱逐出境者的强迫行军,旨在令他们死在途中,这就把它们从一般单纯的用徒步行军去运送囚犯区分出来。死亡行军通常包含严苛的体力劳动和
  • 类毒素类毒素(toxoid)是一种细菌毒素(一般是外毒素),在经过化学处理或加热后,其毒性已被抑制,甚至没有毒性,但包括免疫原性在内的其他特性仍保留。若类毒素用来作为疫苗接种,会产生免疫反应
  • 戊二醛戊二醛,结构式OHC(CH2)3CHO。无色透明有刺鼻气味的油状液体。不易溶于水,与热水互溶,易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易聚合,必要时可加甲醇或脂肪醇聚乙二醇醚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
  • 双核亚界双核亚界是真菌界中包含了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的一个亚界,两个门一般都有双核体(英语:Dikaryon),可能为菌丝或单细胞生物,但都不具有鞭毛。双核亚界大部分都是所谓的“高等真菌”,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