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

✍ dations ◷ 2025-08-06 14:56:35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又称糖化血红素, 缩写作hemoglobin A1c, HbA1c, A1C, Hb1c; 有时缩写为 HbA1c)是血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的产物,通常作为一段时间内平均血浆葡萄糖浓度的参考标准,一般来说血红蛋白被糖基化的比例与一段时间内血浆葡萄糖浓度的水平呈正比。糖化血红蛋白的测量主要是为了确定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用作糖尿病的诊断测试,也可以用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评估测试。 该测试仅限于三个月的平均值,因为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四个月。 由于个体红细胞具有不同的寿命,因此该测试用作三个月的有限量度。1958年,Huisman与Meyering用柱色谱首次将糖化血红蛋白从血红蛋白中分离出来。1968年,Bookchin与Gallop证实糖化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HbA1c是血红蛋白β亚基的N端与一个己糖相连构成的糖蛋白。1969年,Rahbar发现糖尿病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有增高的现象。1975年,Bunn等阐明了糖化血红蛋白的生物合成路线。1976年,Cerami和Koenig等提出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对糖尿病患者葡糖控制效果的衡量标准的可能性。所谓“糖化血红蛋白”并不是单一的物质。血红蛋白有四个亚基,成人内绝大多数为α2β2,这两种亚基都可被糖基化。糖基化可发生在亚基N端的缬氨酸,也可发生在链内的赖氨酸上。各种糖化血红蛋白中,最重要的一种是Hb A1c,即α2(β-缬-1-脱氧果糖)2。对HbA1c的产生过程的研究已经比较充分。HbA1c的生物合成中,首先是血红蛋白β亚基N端的缬氨酸的氨基与葡萄糖的自由醛基可逆缩合为醛亚胺(席夫碱),而后醛亚胺发生Amadori重排反应,得到较为稳定的酮胺产物,即HbA1c。这一糖基化过程不依靠酶的催化。在红血球120天左右的生命周期内,葡萄糖可不断将血红蛋白转化为糖化血红蛋白。糖基化不是可逆的,血红蛋白一旦糖基化便会在红血球细胞内积累,直到红细胞完成生命周期被代谢掉。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在红血球生命周期(即3周到3个月)内血浆葡萄糖的平均浓度,一般认为是3-4周内的血浆葡糖水平。在血糖控制较差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的数量会大大超过健康人。长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有助于提升1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对于糖化血红蛋白的应用一直存在着顾虑。主要原因是各种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的过程均存在着方法学上的缺陷,较为简便的分析方法涉及到较高的不精确性,各种方法的结果亦无法透过标准公式相互联系起来,因此每个实验室要分别建立基于测试结果的对糖尿病的判别标准。此外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浆葡糖之间的联系也有争议,因为从葡糖生成糖化血红蛋白的过程不是简单迅速的基元反应。以前曾经认为糖化血红蛋白是完全不受近期内葡糖水平浮动的影响的,但研究已经证明,生成糖化血红蛋白过程中的醛亚胺的含量,与短期内血浆葡糖水平存在着较密切的关联。现有方法中除了比色法以外,均是以醛亚胺与最终的酮胺产物的共同含量作为糖化血红蛋白的量度,所以要真正建立与短期内血浆葡糖水平无明显关联的方法,还需要降低这些测试中对醛亚胺的灵敏度。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标准中,已经将糖化血红蛋白 ≥ 6.5%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之一,但这一标准还未被广泛接受。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欧洲糖尿病协会(EASD)以及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现已达成共识,未来糖化血红蛋白的单位将采用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linical Chemistry, IFCC)标准。单位的转换可使用以下公式:IFCC-HbA1c (毫摩尔/摩尔) = × 10.929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可能因分析手段、样品保存时间和个体差异而不同。两个平均血糖相同的人,糖化血红蛋白可能会有多至3%的差异。结果也可能因多种因素而不可靠,如:手术后失血,输血,贫血,高红细胞更新率,慢性肾功能衰竭,肝脏疾病,高剂量维生素C摄入,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等等。大致来说,健康人糖化血红蛋白的参考范围大约是4%–5.9%。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估计的平均血糖水平的对应关系可由以下的近似公式得出:尽管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代表着血糖控制不佳,但即便是“好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仍可能为短时间内的低血糖导致。因此,常规的血糖监测仍然是最佳的血糖控制分析方法。由于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与平均血糖的控制相关,国际糖尿病病联合会(IDF)建议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而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推荐标准则是7.0%以下。最近一些研究结果认为7%以下的控制目标过于严格,可能导致比较严重的低血糖发生。因此医疗人员在制定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时,必须考虑患者个人的健康状况、低血糖风险、特殊健康风险等具体情况。例如,对于青少年和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和成人有所不同,因为这部分人群血糖多变不易控制,而且在发育中的大脑比成年人的大脑更容易受到低血糖的损害,所以血糖控制不宜过分严格,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给出的建议可参考下表:凝血因子:凝血酶原时间 ·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其他/一般凝血功能检验项目:BT · 凝血酶凝血时间  · 蛇静脉酶凝血时间 · dRVVT · 凝血弹性描记法细菌性:梅毒(VDRL、快速血浆反应素、华氏试验、FTA-ABS) · 立克次体(Weil-Felix 试验) · 幽门螺杆菌(HelicoCARE 直接试验) · 链球菌(抗链球菌溶血素 O 滴度) 其他:

相关

  • 发冷发冷,是人体在发烧期间感到寒冷的感觉。在人体体温因发烧而上升的过程中,在体温停止增加前,会使患者感觉到寒冷,同时身体为了增加体温,会产生发抖的现象,称之为冷颤。通常会产生发
  • 理学检查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medical examination、clinical examination、check-up),简称体检,也称做身体检查、理学检查或健康检查,是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检查器具、实验
  • 纤维化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又称为弥漫性肺病 Diffuse Parenchymal Lung Disease(DPLD))是一群主要侵犯肺泡上皮细胞,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以及肺内血管及淋巴
  • 冷泉冷泉(英语:cold seep)(有时称为冷泉喷口)是一个洋底区域,其中硫化氢,甲烷和其他碳氢化合物丰富的流体渗漏发生的地方,往往是以盐水池的形式。“冷”并不意味着渗流的温度比周围的海
  • 卫星病毒卫星病毒是亚病毒因子的一类,需要辅助病毒协助复制核酸,或者由辅助病毒提供衣壳蛋白来包被核酸。能利用自己核酸编码衣壳蛋白的为卫星病毒,不能的则称卫星核酸。
  • 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氏淋巴瘤(英语:Hodgkin's lymphoma)又称霍奇金氏病、何杰金氏病,或何杰金氏淋巴瘤,为淋巴瘤的一型,是一种淋巴细胞的癌变,症状包含发烧、夜间盗汗(英语:Night sweats),以及体重减
  • 前置胎盘前置胎盘(Placenta praevia)是指胎盘有植入于子宫壁内,但是位在子宫颈管开口(英语:Cervical canal)处或是邻近位置。症状包括在怀孕后半段的出血,血液多半是鲜红色,流血时不会疼痛。
  • 胎便胎粪是初生婴儿第一次排出体外的粪便。与他们往后排出的粪便不同的是:胎粪是胎儿在母体时所消化的物质构成,包括有肠黏膜的上皮组织、胎毛、黏液、羊水、胆汁及水分。由于胎儿
  • 胆汁胆汁(英文Bile)是由大多数脊椎动物的肝细胞分泌出的一种汁液。肝脏持续分泌出胆汁,存放于胆囊内,然后在进食时把胆汁经胆总管释放入小肠帮助消化脂肪。胆汁的主要作用是乳化脂质
  • 先天畸形先天性障碍,又称先天性疾病、先天畸形、先天缺陷,是指发育中的胎儿因为遗传性疾病或发育环境等因素导致某个部位特征结构畸形,导致在婴儿出生时即有的病症,包括了身体(英语:Phy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