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

✍ dations ◷ 2025-10-27 10:15:28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又称糖化血红素, 缩写作hemoglobin A1c, HbA1c, A1C, Hb1c; 有时缩写为 HbA1c)是血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的产物,通常作为一段时间内平均血浆葡萄糖浓度的参考标准,一般来说血红蛋白被糖基化的比例与一段时间内血浆葡萄糖浓度的水平呈正比。糖化血红蛋白的测量主要是为了确定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用作糖尿病的诊断测试,也可以用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评估测试。 该测试仅限于三个月的平均值,因为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四个月。 由于个体红细胞具有不同的寿命,因此该测试用作三个月的有限量度。1958年,Huisman与Meyering用柱色谱首次将糖化血红蛋白从血红蛋白中分离出来。1968年,Bookchin与Gallop证实糖化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HbA1c是血红蛋白β亚基的N端与一个己糖相连构成的糖蛋白。1969年,Rahbar发现糖尿病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有增高的现象。1975年,Bunn等阐明了糖化血红蛋白的生物合成路线。1976年,Cerami和Koenig等提出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对糖尿病患者葡糖控制效果的衡量标准的可能性。所谓“糖化血红蛋白”并不是单一的物质。血红蛋白有四个亚基,成人内绝大多数为α2β2,这两种亚基都可被糖基化。糖基化可发生在亚基N端的缬氨酸,也可发生在链内的赖氨酸上。各种糖化血红蛋白中,最重要的一种是Hb A1c,即α2(β-缬-1-脱氧果糖)2。对HbA1c的产生过程的研究已经比较充分。HbA1c的生物合成中,首先是血红蛋白β亚基N端的缬氨酸的氨基与葡萄糖的自由醛基可逆缩合为醛亚胺(席夫碱),而后醛亚胺发生Amadori重排反应,得到较为稳定的酮胺产物,即HbA1c。这一糖基化过程不依靠酶的催化。在红血球120天左右的生命周期内,葡萄糖可不断将血红蛋白转化为糖化血红蛋白。糖基化不是可逆的,血红蛋白一旦糖基化便会在红血球细胞内积累,直到红细胞完成生命周期被代谢掉。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在红血球生命周期(即3周到3个月)内血浆葡萄糖的平均浓度,一般认为是3-4周内的血浆葡糖水平。在血糖控制较差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的数量会大大超过健康人。长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有助于提升1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对于糖化血红蛋白的应用一直存在着顾虑。主要原因是各种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的过程均存在着方法学上的缺陷,较为简便的分析方法涉及到较高的不精确性,各种方法的结果亦无法透过标准公式相互联系起来,因此每个实验室要分别建立基于测试结果的对糖尿病的判别标准。此外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浆葡糖之间的联系也有争议,因为从葡糖生成糖化血红蛋白的过程不是简单迅速的基元反应。以前曾经认为糖化血红蛋白是完全不受近期内葡糖水平浮动的影响的,但研究已经证明,生成糖化血红蛋白过程中的醛亚胺的含量,与短期内血浆葡糖水平存在着较密切的关联。现有方法中除了比色法以外,均是以醛亚胺与最终的酮胺产物的共同含量作为糖化血红蛋白的量度,所以要真正建立与短期内血浆葡糖水平无明显关联的方法,还需要降低这些测试中对醛亚胺的灵敏度。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标准中,已经将糖化血红蛋白 ≥ 6.5%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之一,但这一标准还未被广泛接受。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欧洲糖尿病协会(EASD)以及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现已达成共识,未来糖化血红蛋白的单位将采用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linical Chemistry, IFCC)标准。单位的转换可使用以下公式:IFCC-HbA1c (毫摩尔/摩尔) = × 10.929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可能因分析手段、样品保存时间和个体差异而不同。两个平均血糖相同的人,糖化血红蛋白可能会有多至3%的差异。结果也可能因多种因素而不可靠,如:手术后失血,输血,贫血,高红细胞更新率,慢性肾功能衰竭,肝脏疾病,高剂量维生素C摄入,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等等。大致来说,健康人糖化血红蛋白的参考范围大约是4%–5.9%。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估计的平均血糖水平的对应关系可由以下的近似公式得出:尽管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代表着血糖控制不佳,但即便是“好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仍可能为短时间内的低血糖导致。因此,常规的血糖监测仍然是最佳的血糖控制分析方法。由于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与平均血糖的控制相关,国际糖尿病病联合会(IDF)建议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而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推荐标准则是7.0%以下。最近一些研究结果认为7%以下的控制目标过于严格,可能导致比较严重的低血糖发生。因此医疗人员在制定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时,必须考虑患者个人的健康状况、低血糖风险、特殊健康风险等具体情况。例如,对于青少年和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和成人有所不同,因为这部分人群血糖多变不易控制,而且在发育中的大脑比成年人的大脑更容易受到低血糖的损害,所以血糖控制不宜过分严格,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给出的建议可参考下表:凝血因子:凝血酶原时间 ·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其他/一般凝血功能检验项目:BT · 凝血酶凝血时间  · 蛇静脉酶凝血时间 · dRVVT · 凝血弹性描记法细菌性:梅毒(VDRL、快速血浆反应素、华氏试验、FTA-ABS) · 立克次体(Weil-Felix 试验) · 幽门螺杆菌(HelicoCARE 直接试验) · 链球菌(抗链球菌溶血素 O 滴度) 其他:

相关

  • 呼吸急促呼吸急促(Tachypnea)是呼吸异常变快的情形。成人在休息时,正常的呼吸率(英语:respiratory rate)是在每分钟12次到20次之间,若每分钟超过20次即为呼吸急促。儿童的静息呼吸率比成年
  • 口腔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牙医学(法语:Dentisterie; 英语:Dentistr
  • 感冒感冒是以鼻症状(鼻塞、流鼻水)和发烧为主要特征的人类常见的疾病。发烧是由于上呼吸道重度发炎。重度发炎引起的并发症还包括头晕、头痛、咽痛、畏寒、肠胃不适、食欲不振、全
  • 有尾噬菌体目有尾噬菌体目(学名:Caudovirales),caudo由拉丁文的cauda而来,有“尾状”的意思。本目的病毒主要的宿主为细菌和古细菌,感染宿主时会利用尾状的结构,将DNA注入宿主中。在生物技术方
  • 气溶胶气悬胶体(aerosol;又称 气溶胶、烟雾质),是指固体或液体微粒稳定地悬浮于气体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其中颗粒物质则被称作悬浮粒子,其粒径大小多在0.01-10微米之间,根据其生成原因
  • 活性氧活性氧类(英语: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生物有氧代谢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包括氧离子、过氧化物和含氧自由基等。这些粒子相当微小,由于存在未配对的自由电子,而十分活跃。过
  • 不孕不孕(英语:Infertility)又称不育,是指人类、动物或植物无法透过有性生殖繁衍后代的情形。对于大部分健康的成熟动植物个体而言,会在生命中的特定时期内有生育能力,不过真社会性物
  • 囊肿囊肿(Cyst)是一个封闭的囊,具有明显的膜组织,也会产生细胞分裂。囊肿内部可能包含空气、液体或半固体物质。脓液的集合体称为一个囊肿。囊肿有时会自行消失,也可能需要通过外科手
  • 阵发性剧痛症阵发性剧痛症(英语:paroxysmal extreme pain disorder、PEP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疼痛性疾病,症状为无征兆的突发性烧灼痛,伴有皮肤潮红,一般发生在直肠、下颌和眼部。阵发性
  • 二手烟二手烟,亦称非自愿性吸烟,是指在吸取燃点烟草时随着烟雾释放出来的物质,是一种被动吸烟(Passive smoking)方式有研究指二手烟有焦油、阿摩尼亚、尼古丁、悬浮微粒、超细悬浮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