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

✍ dations ◷ 2025-05-18 15:51:44 #冶金,铁


铁素体(α-Fe)
针状铁素体(acicular α-Fe)
奥氏体(γ-Fe)
马氏体
珠光体(88%铁素体,12%碳化三铁)
贝氏体
粒滴斑铁(珠光体及渗碳体的共晶
    混合物,含碳量4.3%)
碳化三铁(Fe3C)
β铁(β-Fe)

坩埚钢(英语:Crucible steel)
碳钢(含碳量≤2.1%)
弹簧钢(英语:Spring steel)(低或无合金)
合金钢(含有碳以外的元素)

铸铁(含碳量>2.1%)

奥氏体(英语:Austenite)或ɣ-Fe,是钢铁的一种显微组织,通常是ɣ-Fe中固溶少量碳的无磁性固溶体。奥氏体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其溶碳能力较大,强度低,可塑性强,膨胀灵敏,无磁性,有一定韧性。奥氏体的名称是来自英国的冶金学家威廉·钱德勒·罗伯茨-奥斯汀。

铁素体在912°C至1394°C时会相变成奥氏体,由体心立方的结构变成面心立方。奥氏体强度较低,但其溶碳能力较大(1146°C时可以溶进2.04%的碳)。奥氏体系列的不锈钢常用于食品工业和外科手术器材。属于奥氏体之一的钢种 SUPER304H 基于其耐热及抗氧化性也被广泛使用于能源工业,被用于制造火力发电厂特别是超临界机组中锅炉部分的超热蒸气喉管。

奥氏体也是形成珠光体、贝氏体、针状铁素体及马氏体的前驱显微结构。以上这几种组织皆须透过将原钢材奥氏体化处理(Austenitization treatment)后再经由不同冷却速率获得。

相关

  • 巴陶氏症候群巴陶氏症候群(Patau syndrome),又称13-三体症候群,染色体三倍体症之一,少见,患者多在出生后一年内死亡。13-三体症候群早在1657年便由丹麦医学家托马斯·巴托林发现,但其染色体性质
  • 声门下腔声门下腔(infraglottic cavity)为喉部的一部分、位于喉室(英语:laryngeal ventricle)及声门裂(英语:rima glottidis)的下方。喉部、咽部及舌头的深层解剖,后视图。喉部、咽部及舌头的
  • 碳酸锂碳酸锂(Li2CO3)是一种无色至白色结晶,能溶于水,但溶解性不佳。用于治疗精神疾病,多用于躁狂症的治疗。白色单斜,碱性晶体,无潮解性,在空气中是稳定的。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因此可以通
  • 塞易斯坐标:30°57′53″N 30°46′6″E / 30.96472°N 30.76833°E / 30.96472; 30.76833塞易斯是尼罗河三角洲上的一个古埃及城市,其地理位置为北纬30°58',东经30°46'。早在古王
  • 林口区坐标:25°04′39″N 121°23′30″E / 25.0775308°N 121.3916021°E / 25.0775308; 121.3916021林口区,旧名树林口,是中华民国新北市所辖29个区之一,除滨海地区的狭窄平原外,主
  • 瓦努阿图中华民国与瓦努阿图关系是指中华民国与瓦努阿图共和国之间的关系。两国于2004年有官方外交关系,但7天后即断交,目前没有在对方首都互设具大使馆性质的代表机构。对瓦努阿图的
  • 免于流亡流亡或逃亡,指任何人或团体,因为自然灾害、受到侵略、迫害或其他负面因素而离开出生或定居的国家、地区。流亡未必指在国外流亡,如唐玄宗幸蜀,也可以称做流亡。
  • 银杏科银杏科(学名:Ginkgoaceae)是裸子植物的一科,落叶乔木。银杏科出现于中生代侏罗纪时期,曾包含多个属,侏罗纪及白垩纪分布广泛,白垩纪后逐渐衰落。第四纪冰河时期后仅存一属一种——
  • 2019冠状病毒病知名去世患者列表以下是2019冠状病毒病去世的知名人士名单: Template:COVID-19
  • 2013年4月逝世人物列表2013年4月逝世人物列表,是用于汇总2013年4月期间逝世人物的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