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

✍ dations ◷ 2025-02-23 15:06:45 #洞庭湖区
洞庭湖平原(洞庭湖区、洞庭湖宾湖区)即环洞庭湖地区,包括湘江、资江、沅水和澧水下游地区,海拔大多在50米以下。主要区域位于湖南省北部和湖北省南部部分地区,跨越湖南和湖北二省。范围东起汨罗市、岳阳县、岳阳市城区(君山区、岳阳楼区),西达临澧县、常德市城区鼎城区和武陵区、桃源县,南至益阳市市辖区赫山区、资阳区、湘阴县和长沙市望城区,北接长江河段荆江以南的湖北省松滋市、公安县、石首市和监利县。整个平原总面积18780平方公里,其中湖南省部分1520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1%,覆盖常德、益阳、湘阴、岳阳等19个县市以及涔澹农场等15个国营农场;湖北部分3580平方公里,占占总面积的19%,辖松滋、公安、石首、监利县等县(市)。洞庭湖平原属于冲积平原,为两湖平原的一部分。今洞庭湖宾湖区原为古代云梦泽的一部分,由于长江水流泥沙于洞庭湖淤积成洲渐渐形成宾湖区。据记载,远在战国时期此地即被利用荒洲垦殖,东晋时就开始筑堤防水,之后渐渐地形成了荆江两岸的堤防。《湖南通志》中列有宋代洞庭湖区堤垸名,明代堤垸多有地域范围及数目记录,如澧县、汉寿、安乡、常德、岳阳等11县都有堤垸修筑记录;清朝相关史料称当时堤垸数为88个,清同治七年(1868年)《湖南通志》撰修前,湖区堤垸数量已达到611个。1989年编修的《湖南水利志》记载截至1949年,洞庭湖堤垸数达993个。此后,1950年代~1960年代开垦的堤垸面积超过明清时期总和;洞庭湖面积由4350平方公里减至2691平方公里,围湖造田和垦殖的力度直到1985年获得遏制,据统计,1988年洞庭湖区面积千亩(6.67平方公里)以上堤垸数达266个,2003年再版的一部《洞庭湖堤垸图集》中堤垸数为222个,其中万亩(66.67平方公里)以上堤垸24个。洞庭湖平原包括益阳市、岳阳市、常德市、长沙市共计4地级市,另外湘潭市和株洲市有时归入,实际属于湘江流域。狭义的洞庭湖平原县级行政区有:临近湘江下游的长沙市城区部分(5市辖区)部分、长沙县小部分、湘潭市城区(2市辖区)部分、湘潭县小部分、株洲市城区(4市辖区)部分和株洲县小部分的湘江沿岸河谷平原与堤垸区有时归入洞庭湖平原区。另外,湖北省石首市、公安县、松滋市和监利县属于洞庭湖平原区。编辑

相关

  • 新生儿死亡周产期死亡(PNM, Perinatal mortality)是指胎儿或是新生儿的死亡,是计算周产期死亡率的基础。周产期死亡率的标准定义较多样,特别是涉及到是否须把早期胎儿和晚期新生儿死亡纳入
  • 体液学说体液学说(英语:Humorism,Humoralism或Humorae theory),起源于古希腊的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由四种体液构成-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这四种体液对应到四种元素、四种气质,四种体液
  • 爱因斯坦卫星爱因斯坦卫星(Einstein Observatory)是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和美国宇航局研制的X射线天文卫星,于1978年11月13日发射升空,原名“高能天文台2号”(HEAO-2),为纪念著名物理学家爱
  • 氢-4氢-4是氢的同位素之一,它包含了质子和三个中子。在实验室里,是用氘的原子核来轰炸氚的原子核,来合成一个氢4的原子核。在这过程中,氚的原子核会从氘的原子核上吸收一个中子。氢4
  • 乌克兰格里夫纳荷林夫纳或赫里夫尼亚(乌克兰语:гривня,发音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
  •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抗甲状腺自身抗体或简称抗甲状腺抗体(a
  • 苯丙酮苯丙酮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为无色、有香甜气味的液体,难溶于水,和有机溶剂混溶。苯丙酮可以通过丙酸和苯的FC反应制备,它也可以通过苯甲酸和丙酸在乙酸钙与氧化铝上的ketonization
  • 威斯敏斯特教堂坐标:51°29′58″N 0°07′39″W / 51.49944°N 0.12750°W / 51.49944; -0.12750威斯敏斯特圣彼得协同教堂(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 at Westminster),通称威斯敏斯
  • 邪恶帝国“邪恶帝国”(Evil empire)一词,是已故美国保守派、冷战鹰派总统雷根用作形容前苏联的词语。1983年3月,里根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全国福音派协会发表演说,称苏联为“邪恶帝国”。
  • 查瓦卡诺语查瓦卡诺语是以西班牙语为基础的菲律宾克里奥尔语。用于菲律宾的南三宝颜,北三宝颜,巴西兰,甲米地,特尔纳特,哥打巴托,北拉瑙,南拉瑙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