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耳勺

✍ dations ◷ 2025-04-03 17:06:19 #挖耳勺
挖耳勺,也叫掏耳勺、耳扒子,是一种清除耳屎的工具,也可用于单纯搔痒。多为竹制或金属制,也有塑料、象牙、金银一类贵金属和玉石制品。唐朝宰相杜悰曾谓其为“铁了事”。手执挖耳勺进入耳道,掏出附在耳道上的耳屎。如果在开始时挖耳勺就接触到耳壁,有可能把勺外的耳屎反而更推向内耳。应在挖耳勺进入内部后再向外掏。挖耳朵既可以自己动手,也可以委托他人帮忙:被挖耳朵者多躺在挖耳朵者膝盖上。此多可见于亲子、恋人之间。有些耳勺另一端附有鹅毛,可在挖完耳朵后用来清理耳中碎屑。外耳一带的浅显部位,有耳屎或发痒时,有时可以用小指和指甲来除掉耳屎并搔痒。也有以类似的细长物件棉花棒、牙签、钉子等临时代替耳勺。但棉花棒之外,指甲等物件可能较锋利,会有损伤耳道乃至耳膜的可能。另外,日本有人发明了可视性挖耳勺,可以自己一边看一边挖。使用耳勺挖耳朵时有可能因用力把握不好、视线不清等原因伤及耳膜和听小骨。耳道受伤等将导致外耳炎、耳疖、中耳炎。耳勺多在东亚文化圈使用,或与东亚人的干性耳垢有关。 在中国、日本、越南、孟加拉等亚洲国家更有以挖耳朵为招牌的服务业。在前13世纪中国商朝的妇好墓里面,即已出土了当时的玉制挖耳勺。此之后时代的塔克西拉文化 、古希腊-古罗马的考古发现中,都有耳勺出土。江西曾出土三国时代东吴人所用的金质耳勺。此后欧洲也有银质等贵金属制成的耳勺。关于挖耳朵的俗语,有“挖耳当招”一词。出自明朝小说《醒世恒言》,意为把别人挖耳朵当成对自己打招呼。现在台湾仍有手工制作耳扒的作坊和工厂。从选竹材、原材料加工,到刀削成型,多靠手工完成。耳扒在另一端绑的鹅毛,也要经筛选去油等工艺。台湾的制品很多销往日本,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也有制作者改良部分机械。

相关

  • 空窗期空窗期(英语:window period)在医学检验的领域中,指的是:“从生物体受到疾病感染 那一刻开始直到医学检验可有效侦测到生物体受到疾病感染那一刻为止”中间的时期。例如:一个生物体
  • 分支杆菌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为放线菌门下的一个属,且为分枝杆菌科唯一的属。该属细菌包括许多已知在哺乳类动物中造成严重疾病的病原菌,包括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 信号转导信号转导(英语:Signal transduction;也译作讯息传导)是化学或物理信号作为一系列分子事件通过细胞传递的过程,最常见的是蛋白激酶催化的蛋白质磷酸化,最终导致细胞反应。负责检测
  • 肝功能衰竭肝衰竭(Liver failure或Hepatic insufficiency)是一种肝脏未能正常执行其蛋白合成以及代谢功能的情况。肝衰竭分成急性与慢性两种。 近来也渐渐的发现有第三种型式慢性肝衰竭
  • 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英语:Bioreactor)是指任何提供生物化学反应的适当环境或工程设备。通常是指利用酶(由一个或一群酵素所推动)或生物体(如微生物)使装置具有模拟生物的功能,可在细胞外进
  • 西班牙承认独立明斯特和约(Vrede van Münster),签定于1648年,和约中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四世正式承认荷兰为主权国家。明斯特和约被视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一部分,三十年战争和八十年战争结束的里
  • 汉尼斯·阿尔文汉尼斯·奥洛夫·哥斯达·阿尔文(瑞典语:Hannes Olof Gösta Alfvén,1908年5月30日-1995年4月2日),瑞典等离子体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致力于磁流体动力学领域的研究,其成果被广泛应
  • Nbsub2/subOsub5/sub五氧化二铌是铌的氧化物之一,化学式为Nb2O5。白色粉末。不溶于水,难溶于酸,可溶于熔融硫酸氢钾或碱金属碳酸盐和氢氧化物中。铌用硝酸和氢氟酸混酸溶解得氟铌酸,经萃取铌和反萃
  • 己二酰肼己二酰肼(ADH)是一种用于交联水基乳液的有机物,也可以用作某些环氧树脂的固化剂。它具有对称性的C4骨架,其活性基团为酰肼基(C=ONHNH2)。它可由己二酸和肼的反应制备。其它具有不
  • 抽搐 (消歧义)抽搐(抽动;颤动;Twitch)可能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