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维也纳乐派

✍ dations ◷ 2025-10-19 22:22:58 #古典主义作曲家,音乐史

第一维也纳乐派(First Viennese School),通常指十八世纪晚期在维也纳的三位古典主义古典音乐作曲家:沃夫冈·阿玛迪斯·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法兰兹·舒伯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有时也被归类于此。

在德语系国家,“维也纳古典乐派”(Wiener Klassik)及字面的“维也纳古典时期”(Viennese classical era/art)经常概括指称古典主义音乐整体,作为区分其他被通俗称为古典乐的巴洛克音乐、浪漫主义音乐。

1834年,奥地利音乐学者拉斐尔·乔格·杰塞维特(Raphael Georg Kiesewetter)首次使用了“维也纳乐派”(Viennese School)一词,他只将海顿、莫札特计入此乐派中,此后其他学者如法炮制,最终将贝多芬也加入学派成员。而为了避免与第二维也纳乐派混淆,定名为“第一”乐派。

相关

  • 四百击《四百击》(Les quatre cents coups),又译《胡作非为》、《四百下》。是特吕弗导演的1959年法国电影。特吕弗按照他的少年时期的坎坷经历拍摄了这部自传性质的电影。这部电影是
  • 穆尔市穆尔(Moore)是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克利夫兰县的一座城市。根据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共有54165人,其中白人占84.63%、土著美国人占4.14%、非裔美国人占2.92%、亚裔美国人占1.62%。
  • 马克·沃纳马克·罗伯特·沃纳(Mark Robert Warner,1954年12月15日-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美国政治家、商人,美国民主党成员,曾任弗吉尼亚州州长(2002年-2006年)。
  • 镱的同位素镱(原子量:173.04(3))的同位素,其中有7个同位素是在观测上稳定的。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有经过实验的证明,只是理论推测而已,而用括号括起来的代表数据不确定性。
  • 恐龙文艺复兴恐龙文艺复兴(英文:Dinosaur renaissance)是一次小规模的科学革命,改变了恐龙的生理学理论,以及在大众文化中的形象。恐龙文艺复兴开始于1960年代晚期,当时有新发现与研究指出恐龙
  • 螫蝇螫蝇(),一般称为厩螫蝇。双翅目(Diptera)蝇科(Muscidae),有时放在另立的螫蝇科(Stomyxyidae)。是一种凶狠的吸血蝇,从哺乳动物吸收血液。
  • 正红旗正红旗(满语:ᡤᡠᠯᡠ ᡶᡠᠯᡤᡳᠶᠠᠨ ᡤᡡᠰᠠ,穆麟德:,太清:),又作“整红旗”,清代八旗之一,以旗色纯红而得名,为下五旗之首。同为下五旗的还有镶白旗、镶红旗、正蓝旗和镶蓝旗。正
  • 大濑良大地大濑良大地(Osera Daichi,1991年6月17日-)是一名出身于日本长崎县大村市的棒球选手,司职投手,目前效力于日本职棒广岛东洋鲤鱼。71 高信二 | 75 广瀬纯 | 76 仓义和 | 80 山田和利
  • 徐道焜徐道焜(1848年-?),号仲文,江西省吉水县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同治九年,优贡生。光绪元年,江西乡试中举。光绪三年,登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六年,任工部候补主事。光绪十八年,任
  • 葛焕昭葛焕昭,现任淡江大学校长,同时担任该校资讯工程学系教授。毕业于国立中兴大学园艺科学学系、美国俄勒冈大学资讯科学学系博士。葛焕昭的专长研究领域有资料探勘、临床医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