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唇闪音

✍ dations ◷ 2025-04-04 06:56:22 #双唇音,闪音,肺部气流音

双唇闪音是一种不常见的非R音(英语:Rhotic consonant)的闪音,国际音标(IPA)写作⟨ⱱ̟⟩或⟨b̆⟩。在一般情况下,它几乎总是作为唇齿闪音的同位异音出现,但在班达语(英语:Banda languages)等语言中则做为首选的音素使用。

在刚果的莫诺语(英语:Mono language (Congo)),将双唇闪音描述如下:

第一步骤,将下唇缩回口腔至上排牙齿以内。同时,上唇的位置下降,包覆住上排牙齿。第二步骤,下唇快速向前移动,离开口腔时向上唇拍打,造成闪音。在此调音过程中使其为浊音。此外,在调音过程中,舌头在嘴的后部聚集,给此音增加了一软颚音的部分。

对于介于双唇闪音与唇齿闪音之间的同位异音:

此音的调音过程分称成两个阶段。第一步骤,将下唇缓慢地缩回口腔至上排牙齿以内。其次,下唇在快速移出口腔时,撞击上唇或上排牙齿。

在文献中,此音通常被写成带超短音修饰符的,即⟨w̆⟩。

2005年,国际语音学学会通过采用“带右钩的V”符号作为唇齿闪音的音标。从那以后,双唇闪音的音标就多改成带较前(英语:Relative_articulation)修饰符的唇齿闪音,即⟨ⱱ̟⟩。由于闪音和发音时间短暂的塞音相似,此音也可以改写作⟨b̆⟩。

当符号成对出现时,左边的是清音,右边的是浊音。阴影区域表示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发音。

表内成对的元音分别为不圆唇/圆唇。

相关

  • 泰妙林泰妙菌素又称为“硫姆林”“泰妙霉素”“泰妙林”“泰妙灵”“枝原净”“泰牧霉素”,是一用于猪和禽等动物的抗生素,属于截短侧耳素类抗生素。泰妙菌素为双萜类(英语:diterpene)
  • 运输虽然美国在铁路客运方面薄弱,且大都市普遍存在交通堵塞的问题,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交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17世纪之后,随着殖民地的发达,美国各地的交通网开始逐渐成形。1869年
  • 约翰·英索约翰·内维尔·英索(英语:John Nevil Insall;1930年-2000年)是英国籍的骨科医师。他是发展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先驱。他设计的四个全膝关节置换术系统大大地推进了该领域的发展,至今
  • 樱井草科无叶莲科(学名:Petrosaviaceae)也叫樱井草科,是无叶莲目(Petrosaviales)的唯一科,只包括2属—无叶莲属(Petrosavia)和樱井草属(Japonolirion)共4种,分布在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岛屿一带。1
  • 法国网球公开赛法国网球公开赛(法语:Les internationaux de France de Roland-Garros,英语:French Open)是5月中到6月初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一项网球大满贯赛事。法网固定在著名的罗兰·加洛斯球场
  • 马努斯板块马努斯板块(Manus Plate)是太平洋的小型板块,位于新畿内亚的东北部。马努斯板块的北面是北俾斯麦板块,而南面则是北俾斯麦板块。50. Bird, P. (2003) An updated digital model
  • 裁判员制度所谓裁判员制度(日语:裁判員制度/さいばんいんせいど),是指在每场特定的刑事审判中,由选民(市民)当中选出的裁判员与法官共同参与审理的日本的司法、审判制度。关于本制度的设计,是由
  • 远东共和国远东共和国(俄语:Дальневосточн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ДВР)是苏维埃俄罗斯政府在俄国远东和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建立的一个共和国。于1920年4月6日成
  • 张逸少张逸少(?-1748年),字天门,号青山,江南省镇江府丹徒县(今属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人。张玉书长子,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丁卯科举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甲戌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不久改授山
  • 二氯化二硫二氯化二硫,有时亦作一氯化硫,化学式S2Cl2。二氯化二硫是一种黄红色液体,有刺激性、窒息性恶臭,在空气中强烈发烟。遇水分解为硫、二氧化硫、氯化氢。溶于醚、苯、二硫化碳。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