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唇闪音是一种不常见的非R音(英语:Rhotic consonant)的闪音,国际音标(IPA)写作⟨ⱱ̟⟩或⟨b̆⟩。在一般情况下,它几乎总是作为唇齿闪音的同位异音出现,但在班达语(英语:Banda languages)等语言中则做为首选的音素使用。
在刚果的莫诺语(英语:Mono language (Congo)),将双唇闪音描述如下:
第一步骤,将下唇缩回口腔至上排牙齿以内。同时,上唇的位置下降,包覆住上排牙齿。第二步骤,下唇快速向前移动,离开口腔时向上唇拍打,造成闪音。在此调音过程中使其为浊音。此外,在调音过程中,舌头在嘴的后部聚集,给此音增加了一软颚音的部分。
对于介于双唇闪音与唇齿闪音之间的同位异音:
此音的调音过程分称成两个阶段。第一步骤,将下唇缓慢地缩回口腔至上排牙齿以内。其次,下唇在快速移出口腔时,撞击上唇或上排牙齿。
在文献中,此音通常被写成带超短音修饰符的,即⟨w̆⟩。
2005年,国际语音学学会通过采用“带右钩的V”符号作为唇齿闪音的音标。从那以后,双唇闪音的音标就多改成带较前(英语:Relative_articulation)修饰符的唇齿闪音,即⟨ⱱ̟⟩。由于闪音和发音时间短暂的塞音相似,此音也可以改写作⟨b̆⟩。
当符号成对出现时,左边的是清音,右边的是浊音。阴影区域表示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发音。
表内成对的元音分别为不圆唇/圆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