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夫冈·哈肯

✍ dations ◷ 2025-05-19 12:45:50 #1928年出生,在世人物,拓扑学家,德国数学家,美国数学家,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教师,基尔大学校友,在美国的德国人,柏林人,富尔克森奖得主

沃夫冈·哈肯(德语:Wolfgang Haken,1928年6月21日-)是一位德国数学家,主要研究为拓扑学,尤其是三维流形方面。1976年,他与伊利诺伊大学的同事凯尼斯·阿佩尔一道完成了著名数学定理:四色定理的最终证明。他们证明了:如果在平面上划出一些邻接的有限区域,那么在合适的条件下,必定可以用四种颜色来给这些区域染色,使得每两个邻接区域染的颜色都不一样。

哈肯的工作还包括引入了如哈肯流形(英语:Haken manifolds)、内色-哈肯有限性等重要概念。他的大部分工作都有算法方面的内容,也是对算法拓扑(英语:algorithmic topology)有重要影响的人之一。他在这一领域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验证纽结能否解开的算法。

1979年,哈肯因证明了四色定理而被美国数学学会授予富尔克森奖。

哈肯出生于德国柏林,在基尔大学学习数学、哲学与物理学。1953年获得博士学位。

1954年至1962年,哈肯在慕尼黑的西门子公司的研发部门从事微波技术方面的研发工作。在此期间,他仍旧进行着数学方面的研究,并在验证纽结是否可解的算法方面有不少发现。伊利诺伊大学因此邀请他为客座教授。1965年,他成为了全职教授。1990年,哈肯被法兰克福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头衔。

1967年,研究四色问题的数学家亨利·希尔为了利用电子计算机解决四色问题而访问美国,并认识了沃夫冈·哈肯。哈肯在1948年曾经旁听过希尔提出不可避免集的课程,之后对四色定理产生了持续的兴趣。两人通过信件交流合力作出了很多进展,为最终解决四色问题铺平了道路。1971年,阿佩尔也开始在哈肯的介绍下研究四色问题。然而当时哈肯对解决四色问题的前途感到悲观,因为寻找并验证合适的不可避免可约构形集实在过于复杂,即便借助计算机也需要过多的时间:193。

1975年,他们得到了当时还是博士学生的约翰·科赫(英语:John Koch)的支持,后者帮助他们提供了可约性验证算法工作上的帮助。1976年3月,哈肯和阿佩尔终于得到了一个由1936个构形组成的不可避免集,对应的放电过程由487条规则构成:26。同时伊利诺伊大学的主电脑也更换成运算速度更高的IBM 360,为计算节省了大量时间。经过电脑1200小时的验证,他们终于在6月得出:1936个构形都是可约构形。这代表着四色定理最终的解决:35。这时候他们的几个竞争对手如阿莱尔、斯瓦特等的工作也将近尾声。

1976年6月22日,哈肯和阿佩尔首次在美国数学协会于多伦多大学召开的美国数学学会夏季会议公布了他们的结果。不久,伊利诺伊大学数学系的邮戳上加上了“四色足够”(FOUR COLORS SUFFICE)的一句话,以庆祝四色猜想得到解决:24。9月,美国数学学会的公告专栏上刊登了两人证明四色定理的消息。

哈肯家中有六个儿子。长子亚民·哈肯是逻辑学家,哥哥赫曼·哈肯(英语:Hermann Haken)是著名物理学家,以激光理论和协同学理论方面的研究闻名。

相关

  • 纳瓦萨岛纳瓦萨岛(英语:Navassa Island、海地克里奥尔语:Lanavaz)是加勒比海无人居住的小岛,是美国的非建制领土,海地亦宣称所有。纳瓦萨岛面积大约5.2平方公里(2平方英里)。岛的经度和纬度
  • 乌佐酒乌佐酒(希腊语:ούζο, 希腊语发音:)是一种茴香味的开胃酒,是茴香酒的一种,也被人分为茴香味力娇酒。乌佐酒在希腊和塞浦路斯十分热销,是希腊文化的象征。Ouzo是由tsipouro(英语:ts
  • 格林加德保罗·格林加德(英语:Paul Greengard,1925年12月11日-2019年4月13日),美国生物医学家。格林加德出生于美国纽约。1953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博士学位。1983年至今,担任纽约市洛
  • 邻苯二甲酸二(2-丁氧基)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氧基乙基酯(英语:Dibutoxy ethyl phthalate)是一种邻苯二甲酸酯,结构简式C6H42,是聚氯乙烯和聚醋酸乙烯酯生产过程中常用的塑化剂,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密度为0.93
  • 侧耳属侧耳属(学名:Pleurotus)是蕈褶菇类的其中一属。本属包含最广泛的食用菇类之一,平菇。就像其他的担子菌门真菌,本属可经由沿着长菌丝出现的扣子体而辨认。
  • 吴郁生吴郁生(1854年-1940年),字蔚若,号钟斋、钝斋,晚号钝叟,江苏苏州人。清末重臣,1910年末代军机大臣。光绪三年(1877年)丁丑科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六年四月,散馆后,授翰林院编
  • 李家维李家维(Chia-Wei Li,1953年9月17日-)台湾生物学家,澎湖县人,现任教于国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系,台湾中文版《科学人》杂志总编辑。李家维于1953年生于澎湖县,初中时迁往台中市。1975年
  • 科格威尔工艺学院科格威尔工艺学院(Cogswell Polytechnical College)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森尼韦尔的一所私立的营利性学院,创立于1887年,当时是一所女子高中。 1930年成为学院,现在它持有西部
  • 蛔虫总科蛔虫总科(学名:Ascaridoidea)是蛔目之下的一个总科,由5个科组成,包括有:在Levin(1968)关于人畜寄生线虫的分类系统,当时的蛔目仍未包括今日小杆目的物种。当时的蛔总科由下列三个科组
  • 啸岩站啸岩站(朝鲜语:소암역;嘯巖驛)曾为朝鲜铁路咸北线上的一个车站,位于咸镜北道稳城郡,在1944年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