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夫冈·哈肯

✍ dations ◷ 2025-07-01 10:23:15 #1928年出生,在世人物,拓扑学家,德国数学家,美国数学家,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教师,基尔大学校友,在美国的德国人,柏林人,富尔克森奖得主

沃夫冈·哈肯(德语:Wolfgang Haken,1928年6月21日-)是一位德国数学家,主要研究为拓扑学,尤其是三维流形方面。1976年,他与伊利诺伊大学的同事凯尼斯·阿佩尔一道完成了著名数学定理:四色定理的最终证明。他们证明了:如果在平面上划出一些邻接的有限区域,那么在合适的条件下,必定可以用四种颜色来给这些区域染色,使得每两个邻接区域染的颜色都不一样。

哈肯的工作还包括引入了如哈肯流形(英语:Haken manifolds)、内色-哈肯有限性等重要概念。他的大部分工作都有算法方面的内容,也是对算法拓扑(英语:algorithmic topology)有重要影响的人之一。他在这一领域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验证纽结能否解开的算法。

1979年,哈肯因证明了四色定理而被美国数学学会授予富尔克森奖。

哈肯出生于德国柏林,在基尔大学学习数学、哲学与物理学。1953年获得博士学位。

1954年至1962年,哈肯在慕尼黑的西门子公司的研发部门从事微波技术方面的研发工作。在此期间,他仍旧进行着数学方面的研究,并在验证纽结是否可解的算法方面有不少发现。伊利诺伊大学因此邀请他为客座教授。1965年,他成为了全职教授。1990年,哈肯被法兰克福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头衔。

1967年,研究四色问题的数学家亨利·希尔为了利用电子计算机解决四色问题而访问美国,并认识了沃夫冈·哈肯。哈肯在1948年曾经旁听过希尔提出不可避免集的课程,之后对四色定理产生了持续的兴趣。两人通过信件交流合力作出了很多进展,为最终解决四色问题铺平了道路。1971年,阿佩尔也开始在哈肯的介绍下研究四色问题。然而当时哈肯对解决四色问题的前途感到悲观,因为寻找并验证合适的不可避免可约构形集实在过于复杂,即便借助计算机也需要过多的时间:193。

1975年,他们得到了当时还是博士学生的约翰·科赫(英语:John Koch)的支持,后者帮助他们提供了可约性验证算法工作上的帮助。1976年3月,哈肯和阿佩尔终于得到了一个由1936个构形组成的不可避免集,对应的放电过程由487条规则构成:26。同时伊利诺伊大学的主电脑也更换成运算速度更高的IBM 360,为计算节省了大量时间。经过电脑1200小时的验证,他们终于在6月得出:1936个构形都是可约构形。这代表着四色定理最终的解决:35。这时候他们的几个竞争对手如阿莱尔、斯瓦特等的工作也将近尾声。

1976年6月22日,哈肯和阿佩尔首次在美国数学协会于多伦多大学召开的美国数学学会夏季会议公布了他们的结果。不久,伊利诺伊大学数学系的邮戳上加上了“四色足够”(FOUR COLORS SUFFICE)的一句话,以庆祝四色猜想得到解决:24。9月,美国数学学会的公告专栏上刊登了两人证明四色定理的消息。

哈肯家中有六个儿子。长子亚民·哈肯是逻辑学家,哥哥赫曼·哈肯(英语:Hermann Haken)是著名物理学家,以激光理论和协同学理论方面的研究闻名。

相关

  • 去颤去颤(defibrillation),也称除颤,是指对于危及生命的心律不整(cardiac dysrhythmias)、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无脉性心室频脉(Pulseless VT(英语:Pulseless VT))一种常见的
  • 内温动物恒温动物(Homeotherms),俗称温体动物,与内温动物(Endotherms)不 同。在动物学指的是那些能够调节自身体温的动物,其活动性并不像变温动物那样依赖外界温度。在鸟和哺乳动物会通过新
  • 海蟾蜍海蟾蜍(学名:Bufo marinus),又名美洲巨蟾蜍、甘蔗蟾蜍、蔗蟾蜍或蔗蟾,是原产于中美洲及南美洲一种热带地区陆生的蟾蜍,后来被引入澳大利亚,广泛的分布在澳大利亚大陆的东海岸和北部
  • 中国文化大学华冈博物馆华冈博物馆(英语: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Hwa Kang Museum),座落于中国文化大学阳明山校区内,创立于公元1971年(民国六十年),是中华民国第一所综合型的大学博物馆。现任馆长为刘
  • 史矛革史矛革(英语:Smaug)是托尔金奇幻小说《霍比特人历险记》的虚构角色。史矛革是中土大陆最后的一条巨龙,它是书中主要的反派角色,早前已使河谷镇(Dale)荒废,占据了孤山(Lonely Mountain
  • 宋江起自花村刀笔吏 英灵上应天星 疏财仗义更多能 事亲行孝敬 待士有声名 济弱扶倾心慷慨 高名冰月双清 及时甘雨四方称 山东呼保义 豪杰宋公明宋江是中国北宋宣和年间的淮南军
  • 南燕南燕(398年-410年)是中国历史上五胡十六国时期,由鲜卑慕容部的慕容德所建立的国家,是慕容氏诸燕之一。国号燕,“南燕”之别称,始于当时人张诠所写《南燕书》(已佚),因相对于北燕位于南
  • 铈的同位素铈(原子量:140.116(1))的同位素,其中有1个同位素是稳定的,另外有3个目前归类为稳定的同位素,理论上都会进行双β衰变(衰变为钡或钕),但是半衰期都只有下界。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
  • 板桥区 (台湾)坐标:25°00′35″N 121°27′33″E / 25.0096703°N 121.4590989°E / 25.0096703; 121.4590989板桥区(台湾话:枋橋區,台罗:Pang-kiô-khu;客家话:Piông-khièu-khî;旧称枋桥、摆
  • 银川专区银川专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已撤消的专区。1954年置。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辖银川市及贺兰、永宁、宁朔、平罗、惠农、中卫、中宁、陶乐等县。专员公署驻银川市。原属甘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