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氧化银电池
✍ dations ◷ 2025-11-08 10:30:50 #氧化银电池
氧化银电池,又称银锌电池或锌-氧化银电池,是以银的氧化物作正极、锌作负极、碱性溶液作电解质的一种电池。既可做成一次电池,也可做成蓄电池,但两者的其他辅助成分与制造方式有些不同。它具有放电平稳、较高的能量与重量比等优点,但因为银的成本较高,一般以作成钮扣电池为主,或用在一些要求较高、又能承受此高成本的特定场合,例如某些鱼雷或潜水艇。常见氧化银电池的型号中,开头一般是 SR ,这是由 IEC 所制订的标准编码,其中 S 代表氧化银电池,R 代表圆型(包括圆筒型)。其化学反应如下:正极与负极的反应分别是:氧化银电池的电压较高,氧化银一次电池的公称电压标示为 1.55V,高于碱性电池的 1.5V 与水银电池的 1.35V。放电过程中,电压对放电时间的曲线平坦,也就是说,可长期保持近于相同的电压。与碱性电池随着电量减少,电压也逐步下降的情况不同。由于负极的锌与电解液中的成分可以产生化学反应,因而受腐蚀而消耗,这不但会减损电池的可用容量,且会产生氢气,造成电池内部压力增高而膨胀。为了抑制这样的作用,通常会在锌表面覆以少量水银,但也造成废弃的电池对环境产生汞污染。因此,氧化银电池应确实回收,以免污染环境。近年来由于腐蚀抑制剂与氢吸收剂的发展与使用,已有无汞的氧化银电池问市。Sony 公司于 2004 年首先宣布成功开发出不使用水银的氧化银电池。Maxell 公司也在 2009 年宣布导入无汞的氧化银电池,并在电池上标示 Hg 0% 以作识别。。目前钮扣电池并不在一般干电池的无汞禁令的范围之内,无汞的钮扣电池还不十分普及,必须依照环保单位的指示回收。
相关
- 根瘤菌目橙单胞菌科 Aurantimonadaceae 巴通体科 Bartonellaceae 拜叶林克氏菌科 Beijerinckiaceae 慢生根瘤菌科 Bradyrhizobiaceae 布鲁氏菌科 Brucellaceae 生丝微菌科 Hyphomicr
- 单链DNA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病毒(英语:DNA virus),又称DNA病毒,其遗传物质为DNA。一般为正链DNA病毒。医学导航: 病毒病病毒(蛋白质)/分类cutn/syst (hppv/艾滋病, 流感/疱疹/人畜共患)/人名体
- 杯状细胞杯状细胞(goblet cells)是一种上皮细胞,主要功能为分泌黏液,协助其表面所在的润滑。在身体内,杯状细胞能在气管、支气管、小肠、大肠、上眼睑等处发现:在气管内,负责分泌使气管湿润
- 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缺乏症(英文:Avitaminosis)是由维生素缺乏或者代谢转化(例如色氨酸转烟酸过程)缺损所引起的一系列慢性或长期的疾病,这类疾病根据与其有关的维生素的字母进行定名。与此相反
- 精囊精囊(英语:Seminal vesicle,亦称为储精囊),功用为提供和储存精液的分泌物,内含有黏液、果糖(精子能量)、凝集酵素、抗坏血酸、前列腺素,但并不储存精子。精液有60%左右的成分来自于此
- V01-Y98ICD-10 第二十章:疾病和死亡的外因,即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的第二十个编码分系统(从V01-Y99),其中包括了各种关于疾病及死亡的外在原因,及其分类详情。
- 库兴氏症候群库兴氏综合征(法语:Le syndrome de Cushing; 英语:Cushing's syndrome)亦称库欣氏综合征、柯兴氏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其中包括库欣氏病(Cushing's disease,专指由原发性脑下腺瘤
-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英语:genetic engineering,又称为遗传工程、转基因、基因修饰)是一种使用生物技术直接操纵有机体基因组、用于改变细胞的遗传物质的技术。包括了同一物种和跨物种的基
- 传播途径在医学、公共卫生、生物学、传染病学中,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原宿主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并入侵新感染者的过程。这词特指微生物从一个个体传播到另一个个体并可以
- CCL1CCL1(英语:Chemokine (C-C motif) ligand 1)是一小分子的细胞因子属于CC趋化因子家族,是由活化的T细胞分泌的糖蛋白。CCL1与细胞表面的趋化因子受体CCR8结合。CCL1对单核细胞,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