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巴利语:khandha;梵语:स्कन्ध,转写:skandha;孟加拉语:স্কন্ধ,转写:skandha),又译为阴或聚,有积增聚合的意思,佛教术语,意指人类存在的基本要素。佛教将蕴分析成五种基本元素,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五者,又称五蕴(梵语:पञ्च स्कन्ध,转写:pañca-skandha;巴利语:pañcakkhandhā),旧译五阴、五聚、五众或五受阴;其中,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四者称为四蕴。
《大毘婆沙论》记载“蕴”有六种含义:
五蕴之定义如《杂阿含经·六一经》:
五取蕴之定义又如《杂阿含经·四六经》:
五蕴之缘起如《杂阿含经·五八经》:
五蕴的体性是:生灭、无常、苦、空、无我。
在《巴利三藏》中,有详细的解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开首就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这一个“五蕴”。
《楞严经》将“五蕴”译为“五阴”,而在经中的卷九及卷十,还特别举例讲述了每蕴修行次第的十种魔相,合为五十阴魔相。《楞严经》所讲述的修行次第,也就是相关于五蕴的次第顺序。《楞严经·卷十》对于五蕴(五阴)的论述,首先强调了:‘五阴本因,同是妄想。’,然后阐述了五种妄想─“坚固、虚明、融通、幽隐、颠倒”─而对应了“色、受、想、行、识”五蕴。然后阐述了五蕴的边际与次第关系而说:
也就阐明了,五蕴妄执的生起次第乃是“识、行、想、受、色”,所以其销破次第也就是反向的“色、受、想、行、识”。五蕴其实也就是觉知境界的五层存在次第。五蕴的五种觉知境界存在层次,也就是觉性的五种妄执障碍层次,也就是存在万象的显化层次,所以也就对应了菩萨修行习证的渐进次第。
按现代用语来说,五蕴可以指以下五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