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神经外科
✍ dations ◷ 2025-08-08 16:54:48 #神经外科
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神经外科,也常称作脑外科,是外科的一个支系,以外科的方法来治疗神经系统的疾病。神经外科被公认为医学上地位最高的领域,其原因是要完成这样的手术对医生所需要的极其复杂的知识基础,以及获得进行这样的手术的允许所需要经过的严格的筛选。在允许进行神经外科手术前一个医生至少需要经过六至七年的训练,这也是所有医学专业中最长和要求最高的。神经外科的历史,要从公元前1700的古埃及说起。艾德温·史密斯纸草文稿是史上最早的医学著作,一般相信由埃及的医学之神印何阗撰写,其中详细记载四十八个外伤病例,包含对于脑部以及脑外伤的详细叙述。颅内各种原发或转移肿瘤。包括脑胶质瘤、垂体腺瘤、脑膜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脑转移瘤、脑干肿瘤、颅底肿瘤等。通过显微外科夹闭手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或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等脑血流重建。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烟雾病等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脑血管病、颅脑脊髓损伤等。癫痫、帕金森氏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痉挛性斜颈等。椎管内肿瘤、头颈结合部疾病、脊柱内血管病、脊髓空洞症等。高龄患者神经外科疾病包括脑血管病、颅内肿瘤、正常压力脑积水、慢性硬膜下血肿等。白血病累及脑和脊髓引起占位压迫或白血病、再障稳定期骨髓移植前伴有颅内肿瘤治疗、凝血异常如血友病等所致脑出血治疗等。脑积水、脑室系统周围疾病、脑出血、颅底肿瘤、脑深部手术等的内镜治疗或辅助治疗。颅底外科是一门以神经外科为主的边缘学科。专业范围包括神经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神经影像科、介入神经外科、整形外科、脊柱外科(上颈椎)等。治疗颅底内面肿瘤、侧颅底肿瘤等。
相关
- 克林霉素克林霉素(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Clindamycin /klɪndəˈmaɪsɨn/)是一种抗生素,可治疗中耳炎、骨骼或关节感染、骨盆腔发炎感染、链球菌咽炎、肺炎、心内膜炎等多种感染;有时也会
- 德米特里·伊凡诺夫斯基德米特里·约瑟福维奇·伊凡诺夫斯基(俄语:Ивановский, Дмитрий Иосифович,1864年10月28日-1920年6月20日)是一位俄国植物学家。是病毒的可滤性的发
- 低血糖低血糖(英语:Hypoglycemia、low blood sugar)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血糖),特别是血浆中的,低于正常水平的现象,一般是治疗糖尿病时的并发症,也可能是由多种原因所引起的,并导致一系
- 马凡氏综合征马凡氏综合征(Marfan syndrome)为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马凡氏综合征为体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生于FBN1基因(位于第15对,q21.1位置上),负责编码结缔蛋白原纤蛋白(fibrillin-1;一种
- 洪承畴洪承畴画像洪承畴(1593年10月16日-1665年4月3日),字彦演,号亨九,福建泉州府南安县英都(今英都镇良山村)人。崇祯时官至兵部尚书、蓟辽总督,松锦之战败战后降清,成为清朝首位汉人大学士
-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英语: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简称DIC),又称消耗性凝血病,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活化,使凝血酶增多,微
- 肽肽(英语:peptide,来自希腊文的“消化”),旧称胜,即胜肽,又称缩氨酸,是天然存在的小生物分子,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物质。由于氨基酸的分子最小,蛋白质最大,而它们则是氨基酸单体组
- 经济学分支JEL分类系统,是美国经济学会《经济文献杂志》(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所创立的对经济学文献的主题分类系统,并被现代西方经济学界广泛采用。该分类方法主要采用开头的
- 早搏早搏是过早搏动的简称,或称期外收缩。规则的心脏跳动之外出现突然提前的心跳称为过早搏动(早搏),早搏时可无症状,也可有心悸或心跳暂停感。频发早搏使心排血量降低,或会引起脑供血
- Po6s2 4f14 5d10 6p42, 8, 18, 32, 18, 6蒸气压主条目:钋的同位素钋是化学元素,化学符号Po,原子序84,是一种稀有且具有高度放射性的银白色金属元素(有时归为类金属),对人类极为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