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问题

✍ dations ◷ 2025-10-16 10:31:19 #天体力学

三体问题(英语:Three-body problem)是天体力学中的基本力学模型。

它是指三个质量、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都是任意的可视为质点的天体,在相互之间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问题。

现在已知,三体问题不能精确求解,即无法预测所有三体问题的数学情景,只有几种特殊情况已研究。

例如太阳系中,考虑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它们彼此以万有引力相吸引,若假设三个星球都可设为质点,并且忽略其他星球的引力,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即可以视为三体问题。

在1887年,为了祝贺自己的60岁寿诞,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赞助了一项现金奖励的竞赛,征求太阳系的稳定性问题的解答,这是三体问题的一个变种。

法国数学家庞加莱简化了问题,提出了限制性三体问题:即三体中其中两体的质量极大,以至于第三体的质量完全不能对其造成任何扰动。面对这个问题,庞加莱运用了他发明的相图理论,并且最终发现了混沌理论。虽然庞加莱没有成功给出一个完整的解答,他的工作令人印象深刻,以至于他还是在1888年赢得了奖金。

庞加莱发现这个系统的演变经常是混沌的,意思是说如果初始状态有一个小的扰动,例如一个体的初始位置有一个小的变动,则后来的状态可能会有极大的不同。如果该小变动不能被我们的测量仪器所探测,则我们不能预测最终状态为何。

裁判之一,著名的数学家卡尔·魏尔施特拉斯说:“这个工作不能真正视为对所求的问题的完善解答,但是它的重要性使得它的出版将标志着天体力学的一个新时代的诞生。”

魏尔斯特拉斯并不知道他自己的预测有多准确。在庞加莱的论文中,他描述了例如同宿点(homoclinic points)之类的新思想。这些概念在1890年的备忘录中出版,后来该书在编辑途中被发现一个理论上的错误,然而该错误实际上导致了庞加莱一些进一步的发现,它们现在被视为混沌理论的开端。

相关

  • 加夫里尔·伊里扎洛夫加夫里尔·阿布拉莫维奇·伊里扎洛夫(俄语:Гавриил Абрамович Илизаров,1921年-1992年),俄罗斯科学家,医学家。他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伊里扎洛夫固定器用于肢
  • 阿尔伯特·迈克耳孙阿尔伯特·亚伯拉罕·迈克耳孙(英语:Albert Abraham Michelson,1852年12月29日-1931年5月9日),又译“迈克耳孙”、“迈克耳逊”,波兰裔美国藉物理学家,以测量光速而闻名,尤其是迈克耳
  • 李斯法家系列条目战国:李悝、吴起、慎到、申不害、   商鞅、李斯、韩非李斯(前284年-前208年),字通古,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方)人,是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曾
  • 胜论胜论学派(梵语:वैशॆषिक,转写:Vaiśeṣika), 古印度六派哲学之一,其创始人为羯那陀(Kanada),理论载于《胜论经》(Vaiśeṣika-sūtra)中,该经写定于公元前2世纪。唐玄奘翻译有《胜
  • 独联体杯独联体杯(俄语:Кубок чемпионов Содружества, Кубок Содружества, Кубок чемпионов содружества стр
  • 卡尔·戴维·安德森卡尔·戴维·安德森(英语:Carl David Anderson,1905年9月3日-1991年1月11日),美国物理学家,因发现了正电子而获得193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安德森出生在美国纽约,父母是瑞典移民。安德
  • 玛利亚·约瑟珐公主 (萨克森)玛利亚·约瑟珐(德语:Maria Josepha,1867年5月31日-1944年5月28日)是奥地利帝国大公夫人和萨克森王国公主。她是奥匈帝国末代皇帝卡尔一世的母亲。玛利亚·约瑟珐是萨克森国王格
  • 苏慧伦苏慧伦(Tarcy Su,1970年10月27日-),是台湾女歌手、女演员,出生于台北市。苏慧伦于台北市怀生国中毕业后,入华冈艺校读戏剧科。她当初在柯一正老师介绍之下去试音,之后便与朱雀文化制
  • 幸福空间居家台幸福空间居家台,英文简称为GSTV,为幸福空间旗下的综合频道,节目多以居家装潢设计为主轴。目前于全国多数有线电视系统业者及中华电信MOD播出。 幸福空间官方网站幸福空间居家台
  • 斯特兰斯基-克拉斯坦诺夫生长斯特兰斯基-克拉斯坦诺夫生长简称S-K生长,是薄膜在结晶表面外延成长的三种主要模式之一。此生长机制包含两个过程:首先在衬底上吸附成薄膜并开始层状累积,达到临界厚度时,会因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