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问题

✍ dations ◷ 2025-11-20 21:34:22 #天体力学

三体问题(英语:Three-body problem)是天体力学中的基本力学模型。

它是指三个质量、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都是任意的可视为质点的天体,在相互之间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问题。

现在已知,三体问题不能精确求解,即无法预测所有三体问题的数学情景,只有几种特殊情况已研究。

例如太阳系中,考虑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它们彼此以万有引力相吸引,若假设三个星球都可设为质点,并且忽略其他星球的引力,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即可以视为三体问题。

在1887年,为了祝贺自己的60岁寿诞,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赞助了一项现金奖励的竞赛,征求太阳系的稳定性问题的解答,这是三体问题的一个变种。

法国数学家庞加莱简化了问题,提出了限制性三体问题:即三体中其中两体的质量极大,以至于第三体的质量完全不能对其造成任何扰动。面对这个问题,庞加莱运用了他发明的相图理论,并且最终发现了混沌理论。虽然庞加莱没有成功给出一个完整的解答,他的工作令人印象深刻,以至于他还是在1888年赢得了奖金。

庞加莱发现这个系统的演变经常是混沌的,意思是说如果初始状态有一个小的扰动,例如一个体的初始位置有一个小的变动,则后来的状态可能会有极大的不同。如果该小变动不能被我们的测量仪器所探测,则我们不能预测最终状态为何。

裁判之一,著名的数学家卡尔·魏尔施特拉斯说:“这个工作不能真正视为对所求的问题的完善解答,但是它的重要性使得它的出版将标志着天体力学的一个新时代的诞生。”

魏尔斯特拉斯并不知道他自己的预测有多准确。在庞加莱的论文中,他描述了例如同宿点(homoclinic points)之类的新思想。这些概念在1890年的备忘录中出版,后来该书在编辑途中被发现一个理论上的错误,然而该错误实际上导致了庞加莱一些进一步的发现,它们现在被视为混沌理论的开端。

相关

  • 新陈代谢代谢(英语:Metabolism /məˈtæbəlɪzəm/,来自希腊语:μεταβολή / metabolē “改变”),亦称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维持生命的化学反应的集合。代谢是生物体维持生命的化学
  • 白色体白色体(Leucoplast),泛指一种存在植物细胞中,不含色素的色素体,功能为储存养分或执行生物合成作用,储存养分的白色体会依储存的养分类别而特化成淀粉体、油粒体及蛋白质体。广义的
  • 唐纳德·格拉泽唐纳德·格拉泽(英语:Donald Arthur Glaser,全称唐纳德·阿瑟·格拉泽,1926年9月21日-2013年2月28日),美国物理学家,196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26年出生于俄亥俄州克利夫兰。1950
  • 西门坐标:25°02′31″N 121°30′31″E / 25.042069°N 121.508719°E / 25.042069; 121.508719台北府城西门,正式名称为宝成门,是台北府城的五座城门之一。西门由于连结艋舺商圈,
  • 量子化在物理学里,量子化是一种从经典场论建构出量子场论的程序。使用这程序,时常可以直接地将经典力学里的理论量身打造成崭新的量子力学理论。物理学家所谈到的场量子化,指的就是电
  • 电解水电解水通常是指含盐(如氯化钠)的水经过电解之后所生成的产物。电解过后的水本身是中性,可以加入其他离子,或者可经过半透膜分离而生成两种性质的水。其中一种是碱性离子水,另一种
  • 兵承育兵承育(1998年12月9日-),台湾演员,童星出身,幼年时期以演出《亲戚不计较》的“阿强”一角闻名,之后陆续参与戏剧演出,毕业于新北市立泰山高级中学。
  • 孟加拉苏丹国-谬乌王国战争孟加拉苏丹国-谬乌王国战争,是发生在1512年-1516年两国在16世纪早期的冲突。在重新征服阿拉干之后,谬乌王国成为孟加拉苏丹国的保护国。到了16世纪,谬乌多次挑战孟加拉国的霸权
  • 毕廷拱毕廷拱(?-?),字敬夫,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人,军籍,明朝政治人物。广东乡试第二十二名举人。正德六年(151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二百四十四名,登第二甲第八十六名进士。曾祖毕伯仁;祖父毕日雄;父
  • 伊丽莎白湾伊丽莎白湾(英文:Elizabeth Bay)是一个位于纳米比亚吕德里茨南方25公里处的滨海矿业城镇。 2000年左右,由于产矿停止,而一度被视为是一座鬼城。1908年,此地附近首度发现钻石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