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EG-1

✍ dations ◷ 2025-08-10 17:20:13 #影像科技,电脑术语,影片编解码器,音频编解码器,MPEG,影片压缩技术

MPEG-1是MPEG组织制定的第一个视频和音频有损压缩标准,也是最早推出及应用在市场上的MPEG技术,其原来主要目标是在CD光盘上记录影像,后来被广泛应用在VCD光盘。视频压缩算法于1990年定义完成。1992年底,MPEG-1正式被批准成为国际标准。

MPEG-1是为CD光盘介质定制的视频和音频压缩格式。一张70分钟的CD光盘传输速率大约在1.4Mbps。而MPEG-1采用了块方式的运动补偿、离散余弦变换(DCT)、量化等技术,并为1.2Mbps传输速率进行了优化。MPEG-1随后被Video CD采用作为核心技术。VCD的分辨率只有约352×240,并使用固定的比特率(1.15Mbps),因此在播放快速动作的视频时,由于数据量不足,令压缩时宏区块无法全面调整,结果使视频画面出现模糊的方块。因此MPEG-1的输出质量大约和传统录像机VCR相当,这也许是Video CD在发达国家未获成功的原因。MPEG-1音频分三代,其中最著名的第三代协议被称为MPEG-1 Layer 3,简称MP3,目前已经成为广泛流传的音频压缩技术。MPEG-1音频技术在每一代之间,在保留相同的输出质量之外,压缩率都比上一代高。第一代协议MP1被应用在LD作为记录数字音频以及飞利浦公司的DGC上;而第二代协议MP2后来被应用于欧洲版的DVD音频层之一。

MPEG-1具有以下特点:

MPEG-1规定了以下几个参数限制:

MPEG-1可以按照分层的概念来理解,一个MPEG-1视频序列,包含多个GOP,每个GOP包含多个帧,每个帧包含多个slice。

帧是MPEG-1的一个重要基本元素,一个帧就是一个完整的显示图像。帧的种类有四种:

Reference: ISO/IEC JTC1/SC29/WG11 (June 1996)

相关

  • 诺姆诺姆(源自希腊语:Νομός,意为“行政区”;埃及语:Gau)是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前王朝时期最早形成的国家形式。其象形文字是一块被很多水渠分为若干片的土地,很像中国《尔雅
  • 掌上游戏机掌上游戏机(英语:Handheld game console),又名便携式游戏机、手提游戏机、携带型游乐器,简称掌机,指方便携带的小型专门游戏机,它可以随时随地运行电子游戏软件。现时有部分手机都
  • 胶质母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英语:glioblastoma),又称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英语:glioblastoma multiforme,缩写:GBM),是一种最常见也是最具侵袭性的脑癌。胶质母细胞瘤的体征和症状最初呈非特异性。患
  • 热带大草原气候热带莽原气候 (又称热带干湿草原季气候、萨瓦纳气候、热带疏林莽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地区位于赤道多雨气候的高纬两侧,具体位于非洲撒哈拉以南高原、马达加斯加岛西部、西
  • 树艺师树医师或树医生(Arborist)亦称树艺家(Arboriculturist),为专门从事树艺相关工作的从业人员,工作内容为栽植、研究、经营管理单独一株树木、灌木、藤本植物或其他多年生木本植物。
  • 王大珩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2011年7月21日),江苏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日本东京,中国光学专家。中国光学界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光学研究及光学
  • 莫切人莫切文化(Moche civilization),又译摩奇文明,是秘鲁西北部海岸拉利伯塔德大区(La Libertad)茄攀省(茄攀省)莫切河附近发现的一个古代印第安文明。这个文明比印加文明还要早,属于早期
  • 香瓜茄香瓜茄又名人参果,是原产南美洲安第斯山的一种水果。香瓜茄属于茄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甘肃武威地区等地引进栽种。近年来依据神话中的人参果改名。台湾台南市左镇区、
  • 小热昏小热昏,曾名“小锣书”,是一种流行于江浙、上海等地的说唱艺术,始创者为清末民初的杭州艺人杜宝林。小热昏以小锣、三巧板伴奏,主题为讥讽时事。由于说唱者兼卖梨膏糖,因而又俗称
  • 领域特定语言领域特定语言(英语:domain-specific language、DSL)指的是专注于某个应用程序领域的计算机语言。又译作领域专用语言。不同于普通的跨领域通用计算机语言(GPL),领域特定语言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