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顶洞人
✍ dations ◷ 2025-10-29 00:13:20 #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指发现于中国北方的晚期智人化石。因化石地点在周口店龙骨山顶部,北京猿人洞穴上方的“山顶洞”内而得名。其重要化石及遗物均在1941年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同北京猿人标本一起丢失而下落不明。山顶洞堆积已全部挖光,原来的洞顶已被挖掉。今后也不会再有新的发现。虽然山顶洞人化石已难于寻觅,但当时对重要的化石均制作了品质精良的模型。原始模型目前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学家基本可以通过对模型的观测研究化石提供的信息。1930年,在对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堆积物的清理过程中,于龙骨山顶部发现了一个新的洞口,因此称其为“山顶洞”。1933年至1934年间,由中国地质调查所的裴文中主持,对该洞穴进行了系统发掘。出土化石材料包括三具相当完整的头骨,还有其它不完整的颅骨、下颌骨及牙齿标本,总共代表至少8个遗体。山顶洞人3个头骨(化石编号分别为PA·101,PA·102,PA·103)分属于老年男性、中年女性和青年女性。头骨硕大,上面部低矮,整个面部中等程度的突出,眼眶较低,梨形孔较阔,其下缘呈鼻前窝形,与现代黄种人相似。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约为1.1—1.8万多年前,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末,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距今约3万年。而柳江人是中国以至整个东亚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晚期智人。柳江人的生存年代目前尚无确切数据,依据铀系法测定的结果,最小值为距今约6.7万年,最大值距今约22.7万年—10.1万年。山顶洞人的文化遗物丰富多样。石器很少而且制作粗糙,与北京猿人石器相差不多。骨器中有一根骨针,针身光滑,微弯,一端有针孔(用其他带尖器物挖成的),可见山顶洞人已经会缝制衣物,并能制造和使用细的纤维。装饰品丰富多彩,有穿孔的兽牙、蚶壳、石珠、小砾石、鱼的眶上骨、短的骨管和去除横突和棘突的鱼类脊椎骨。牙齿和砾石的孔是从两面对钻或挖而成。孔的周围多带红色,可能是用红色的条带串连所致。意味着山顶洞人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生活中也有休暇不需终日劳累了。山顶洞中还发现48种哺乳动物化石,除少数为绝灭种(洞熊、最后鬣狗等),其中多为现生种(赤鹿、亚洲象等),其中有落入洞隙的熊和虎的骨架,还有现在生活在炎热地带的猎豹和鸵鸟化石,说明当时气候相当温暖。山顶洞人骨周围散布着红色的赤铁矿粉末,这是埋葬死者的标志。1930年代,魏敦瑞(英语:Franz Weidenreich)(Franz Weidenreich)对山顶洞人化石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分析,认为三具头骨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现代人群:101号头骨接近“原始蒙古人种”(primitive Mongoloid),102号头骨类似美拉尼西亚人(Melanesoid),103号头骨则属于爱斯基摩人类型(Eskimoid)。山顶洞人的头骨具有一系列与蒙古人种有关的特征,可能代表原始的蒙古人种类型。他强调山顶洞人并非现代中国人祖先的代表,也许移居自别处。后来,中国人类学家吴新智对山顶洞人头骨模型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发现山顶洞人的三个头骨有许多共同的原始特征,同时也具有许多现代蒙古人种的基本特征。吴新智认为,魏敦瑞推断三具头骨分属三个不同人种的形态学特征依据实际与中国人、爱斯基摩人和美洲印第安人相近,这3具头骨不能据此归入三个不同的群体类型,而都应归于正在形成的蒙古人种,而头骨之间的特征差异说明一些蒙古人种形态细节尚未完全形成。此后几十年中,学术界普遍认为,山顶洞人代表着尚未分化完成的古老型蒙古人种(Archaic Mongoloid)、原始蒙古人种(Primitive Mongoloid)或原蒙古人种(Proto Mongoloid)。
相关
- 悲剧公地悲剧(英语:Tragedy of the commons),或共有财悲歌,是一种涉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对资源分配有所冲突的社会陷阱。这个字起源于英国作家威廉·佛司特·洛伊(英语:William Forste
- 健康科学医疗卫生科学(又称:医疗科学、健康科学、保健科学)与应用科学息息相关,旨在运用理工及技术之知识,解决与生物健康有关的问题。除了传统的医学外,此类学科还包括护理、公共卫生等学
- 图尔战役估计15,000至20,000,其他估计有30,000至80,000。据阿拉伯史料,约400,000多人。估计20,000至25,000,其他估计上限为80,000,一般常见估计为50,000。110012,000图尔战役又称普瓦捷
- 上院上院可指:
- 刚果红刚果红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当pH低于3.0时呈蓝色,高于5.2时呈红色。化学式为C32H22N6Na2O6S2;分子量696.66 g/mol。在生物学上可用刚果红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原理如下:刚果红可与纤
- 异象异象(英语:vision)是《圣经》常见的词汇,指从神而来、特别的启示和引导,意思相似于《圣经》其他的“启示”、“默示”等词。《圣经》记载的许多异象是看见超自然的景象,或是有关未
- 大阴唇大阴唇(Labia Majora)是女性生殖器的一部分。它位于两大腿内侧,是位于女阴两侧、阴阜下方的一对纵长的呈隆起状的皮肤皱襞,皮下含丰富的脂肪组织、弹性纤维及静脉丛,在会阴处相连
- 生殖结节生殖结节(英语:genital tubercle),是存在于生殖系统发育过程中的组织体,形成于哺乳动物胚胎的腹部尾侧区域,是阴茎或阴蒂的原基。人类胎儿生殖结节在妊娠第4周左右形成,到第9周时,可
- 防晒油防晒霜(英语:sunscreen)是防止皮肤受紫外线晒伤的护肤品。有不同的防御指数SPF(Sun Protection Factor),指在一段情况下可延长避免晒伤的时间。如用SPF4太阳油,则在每平方公分的皮
- 遮罗迦本集遮罗迦本集(梵语:चरक संहिता,转写:caraka-saṃhitā)是一部以梵语撰写的阿育吠陀(印度传统医学)文献。它与《妙闻集(英语:Sushruta Samhita)》共同为古印度在此领域中流传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