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

✍ dations ◷ 2025-10-20 04:00:40 #火把节
火把节(凉山彝语:ꄔꊒ,Dutzie,音译“杜责”;白语:Huix‧zuit‧jiarx;佤语:Biag)一些民族又称星回节,是云南少数民族例如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节期一般是农历的六月廿五,也有在六月廿四过节的。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为彝族十月太阳历的一个年节。火把节就是上半年的过年日,因此又称过大年。关于火把节的由来有很多说法,其中《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两书记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闭城死,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传说在南诏时期,蒙舍诏皮逻阁想吞并其他五诏而密设松明楼于大理城西,然后以祭祀之名邀请五诏诏主赴宴。邓赕诏皮逻登的妻子白洁夫人聪明绝顶,早就猜到皮逻阁的阴谋而劝阻丈夫不要赴宴。结果皮逻登执意不听,被烧死在松明楼,白洁夫人根据她给丈夫带的铁镯而辨认出皮逻登的尸体。后来皮逻阁想霸占白洁夫人为妻,白洁夫人在为丈夫守孝一百天之后,跳入洱海自尽。当地民众为了纪念白洁夫人,把每年农历六月廿五定为火把节,流传至今。而在中国各个彝族地区中,流传的故事内容也多有不同,但普遍流传的是:在远古时候,天神恩体古兹不愿让彝族人过好日子,派了十个大力士来彝山破坏他们的庄稼,彝族人民也不甘示弱,派出了一位名叫包聪的小伙子,这小伙子与十位大力士摔跤较量赢得了比赛。天神很生气,于是撒下香灰,而香灰竟然就变成了数不清的害虫。彝族人民见状便点起火把,把害虫全部烧光。从此之后,每年的农历6月24日都要举行火把节。 石林彝族撒尼人则视火把节为纪念民众与恶魔斗争胜利的节日;武定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剑川白族的风俗是由村里当年生了儿子的家庭主持,首先合力去山上砍一棵松树做火把杆,然后向全村人搜集柴火绑成一个高15米左右的大火把。这些家庭还要挨家挨户的给老人敬酒,给小孩喝自制的糖水。傍晚时分,全村人需要合力把火把竖起来,火把顶部会挂上很多樱桃等果实,竖火把的时候,小孩子以抢这些小果子为乐。天黑之后点燃火把,村民纷纷聚集到火把边上聊家常。小孩子则用自制的松明“火药”,手拿秸秆火把互相“攻击”(白族话为“取”)。因为这是一个富裕红火的象征,老人都会主动让小孩“取”自己几把。秸秆火把由每家主动提供,小孩子们随意拿取。大火把上掉下来的木炭被视为吉祥之物,一般每家都会拿几块回家绑在猪圈上,能保佑该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在火把的最顶端会绑一个彩色的小男孩纸偶。只有在火把节的第二天,村民们才可以把这个小纸偶打下来拿回家,小纸偶可以保佑“生儿子”。近年来火把节的热闹气氛越来越淡,很多的程序被简化,人们庆祝的方式较传统有了很大改变。中国作曲家王西麟曾作有管弦乐《云南音诗》,其中的《火把节》一章十分著名。参见: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相关

  • 燃料核燃料(英语:nuclear fuel)是指可被核反应堆利用,通过核裂变或核聚变产生实用核能的材料。核燃料既能指燃料本身,也能代指由燃料材料、结构材料和中子减速剂及中子反射材料等组成
  • 帕拉塞尔苏斯Theophrastus von Hohenheim Phillipus Areolus; Bombastus帕拉塞尔苏斯(拉丁语:Paracelsus,,或译帕拉塞尔斯,1493年-1541年9月24日),出生时名为德奥弗拉斯特·冯·霍恩海姆,全名菲
  • 加尔达湖加尔达湖(意大利语:Lago di Garda)是意大利面积最大的湖泊,位于该国北部,约在威尼斯和米兰的半途之间,座落于阿尔卑斯山南麓,在上一次冰河时期结束时因为冰川融化而形成。现在的加
  • 让-巴普蒂斯特·柯尔贝尔让-巴普蒂斯特·柯尔贝尔(法语:Jean-Baptiste Colbert,1619年8月29日-1683年9月6日),是法国政治家、国务活动家。他长期担任财政大臣和海军国务大臣,是路易十四时代法国最著名的伟
  • 法国亦陷入反殖民战争泥潭阿尔及利亚战争是1954年至1962年期间阿尔及利亚争取独立的武装力量与法国之间的战争,最终法国同意阿尔及利亚独立。美国政府支持法国维持他们的殖民地。贾迈勒·阿卜杜-纳赛
  • i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加州大学出版社(英语: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UC Press),是属于美国加州大学的学术出版社。它成立于1893年,为1868年成立的加州大学的教授出版著作和论文。其总部位于加州
  •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英语:Pest control)是指针对性地消灭一些害虫物种,来保障粮食产量、人类健康以及生态平衡的农业过程。从事病虫害防治这一行当的专家在美国被称为“扑灭者”(英语:Exte
  • 内疚内疚,是一种在背离自定的行事准则或公认的道德标准后,因自己的信念或理解而产生在认知或情绪上的经验。该情绪与自责或自我产生的愤懑(英语:Resentment)等概念有密切关联。
  • 埃米·诺特埃米·诺特(德语:Emmy Noether,德语:.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
  • 鳍状肢鳍是一种平板状的肢、尾或其他构造,用于水中或其他液体中的游动,许多不同的生物皆演化出鳍,尤其是大多数的鱼类。在哺乳类中则有鲸鱼与海狮等动物拥有鳍。其他还有少数的爬虫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