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吞噬作用
✍ dations ◷ 2025-04-26 13:56:51 #吞噬作用
吞噬作用(英语:phagocytosis,来自古希腊语φαγεῖν)亦称吞食、噬菌作用,是吞噬细胞和原生动物通过细胞膜从周围环境摄取固体颗粒,并在其内部形成吞噬体的过程。吞噬作用是细胞内吞作用的特殊形式,是将周围环境中的固体颗粒例如细菌等通过小泡的形式吞食进入细胞内部,这点与吞饮外部液体的胞饮作用等内吞作用的其他形式相区分。对于一些细胞而言,吞噬作用是为了获取营养物质,而在免疫系统中,这一细胞机制更多地用于清理病原体和细胞碎片等。细菌、死亡的组织细胞以及矿物质微粒都可以成为被吞噬的对象。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吞噬作用与进食活动是同源的,而对于除丝盘虫以外的多细胞生物而言,这一机制更多地服务于细胞碎片与病原体的清理,而非为细胞活动提供能量。吞噬作用首先由加拿大医生威廉·奥斯勒(1876)注意到,后来由埃黎耶·埃黎赫·梅契尼可夫(1880,1883)研究并命名。哺乳类动物免疫细胞的吞噬作用是通过附着在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而启动的,并可以激活NF-κB信号通路。例如C3b和抗体等调理素可以作为附着点,并辅助吞噬细胞进行吞噬作用。对外部颗粒的吞噬过程由肌凝蛋白-肌动蛋白收缩系统辅助完成,包裹有被吞噬颗粒的吞噬体之后会与溶酶体相融合,并逐渐降解。降解过程可分为赖氧型和非赖氧型两类:除了吞噬细胞外,其它的一些细胞例如树突状细胞也可能参与到吞噬作用中来。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凋亡的细胞需要由巨噬细胞通过胞葬作用,使其被周围组织吸收。凋亡细胞的一明显特征是其细胞内的分子外翻到细胞外表面,例如钙网织蛋白、磷脂丝氨酸、膜联蛋白A1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等,这些分子会被巨噬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所识别,抑或被一些可溶性受体(例如血小板反应蛋白1等)识别,而这些可溶性受体本身又与巨噬细胞表面的受体(例如αVβ3受体)相连。胞葬作用的失效会导致凋亡的细胞无法被正常清除,这通常情况下与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机制受损有关,不断积累的凋亡细胞会导致自体免疫的紊乱,因此药理学上一般采用增强细胞吞噬作用的方法来治疗一些自体免疫紊乱。对于很多原生生物,细胞吞噬是一种从外界获取其所需部分或者全部营养物质的途径,这种途径叫做吞噬营养型,与渗透营养型相区分,后者是通过吸收而非吞噬的方法获取营养物质。通过吞噬作用产生的吞噬体会与包含多种消化酶的溶酶体融合在一起,形成吞噬溶酶体。食物颗粒会被消化,营养物质会被输送到细胞质基质中以供给其它新陈代谢过程使用。兼养微生物(英语:mixotroph)可以同时通过吞噬作用和光合作用来获得营养。
相关
- 喹诺酮喹诺酮(英语:quinolone)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基本结构,对细菌DNA螺旋酶具有选择性抑制的抗菌剂。1962年最早的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首先用于临床,由于其抗菌谱窄、口服吸收差
- 地壳在地理上,地壳(英语:Crust)是指一个星球最外层的实心薄壳,可以用化学方法将它与地幔区别。地球,月球,水星,金星,火星以及其它星球的地壳大部分都是由火成岩形成的,星球的地壳比起它们
- 科科(英文: family, 拉丁语:familia)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级,位于目和属之间,现时生物界约有800个科,科下也分亚科,而在其上亦有总科。亚科是生物分类法的一级,在科和属之间,有时亚科和属
- 专性需氧专性需氧微生物(英语:obligate aerobe)是一类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存活的微生物。这类生物通过有氧呼吸将糖类或脂肪转化为其生活所需的能量,在其呼吸中,氧被用作电子传输链的末端电
- 晶体晶体是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周期性,在结晶过程中,在空间排列形成具有一定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晶体的分布非常广泛,自然界的固体物质中,绝大多数是晶体。气体、液体和非
- 材料科学材料科学,涉及物质的性质及其在各个科学和工程学领域的整合应用,是一个研究材料的制备或加工工艺、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材料宏观性能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跨领域学科。涉及的理论
- 基因遗传遗传学是研究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史前时期,人们就已经利用生物体的遗传特性通过选择育种来提高谷物和牲畜的产量。而现代遗传学,其目的是寻求了
- 蟑螂蟑螂是一种有着1亿年演化历史的杂食性昆虫。过往泛指所有属于“蜚蠊目”(Blattodea)的昆虫,目前已发现大约有4100多种,与人类的食性重叠,而只有部分蟑螂才会进入到人类的家居,它们
- 慢性梗阻性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语: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缩写为COPD),常简称为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性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阻塞性肺疾病(英语:Obstructive lung disease)。其
- 医疗医疗可以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