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

✍ dations ◷ 2024-12-22 18:58:41 #超导
超导现象是指材料在低于某一温度时,电阻变为零的现象,而这一温度称为超导转变温度(Tc)。超导现象的特征是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超导现象是指材料在低于某一温度时,电阻变为零(以目前观测,即使有,也小至10−25欧姆·平方毫米/米以下)的现象,而这一温度称为超导转变温度(Tc)。超导现象的特征是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金属导体的电阻会随着温度降低而逐渐减少。然而,对于普通导体如铜和银,即使接近绝对零度时,仍然保有最低的电阻值,这是纯度和其他缺陷的影响所致。另一方面,超导体的电阻值在低于其"临界温度"时,一般出现在绝对温度20 K或更低时会骤降为零。在超导体线材里面的电流能够不断地持续而不需提供电能。如同磁性和原子能谱等现象,超导特性也是种量子效应。这种性质无法单纯靠传统物理学中理想化的“全导特性”来理解。超导现象可在各种不同的材料上发生,包括单纯的元素如锡和铝,各种金属合金和一些经过布涂的半导体材料。超导现象不会发生在贵金属像是金和银,也不会发生在大部分的磁性金属上。在1986年发现的铜氧钙钛陶瓷材料等系列,即所谓的高温超导体,具有临界温度超过90K的特质,基于各种因素促使学界又再度燃起研究的兴趣。对于纯研究的领域而言,这些材质呈现一种现象是当时BCS理论所无法解释的。(依BCS理论,当温度超过39K,库珀对会不稳定而无法维持超导状态。)而且,因为这种超导状态可在较容易达成的温度下进行,尤其若能发现具备更高临界温度的材料时,则更能实现于业界应用。超导体的分类没有唯一的标准,最常用的分类如下:1908年,荷兰物理学家海克·卡末林·昂内斯成功将氦气液化,随后在1911年春,昂内斯在用液氦将汞的温度降到4.15 K时,发现汞的电阻降为零。他把这种现象称为超导性。后来昂内斯和其他科学家陆续发现其他一些金属也是超导体。昂内斯因为对生产液氦的贡献以及发现超导现象而获得191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33年,德国物理学家瓦尔特·迈斯纳(Walther Meissner)和罗伯特·奥克森菲尔德(Robert Ochsenfeld) 发现了超导体的完全抗磁性,即当超导体处于超导状态时,超导体内部磁场为零,对磁场完全排斥,即迈斯纳效应。但当外部磁场大于临界值时,超导性被破坏。解释超导现象最早的理论是由弗里茨·伦敦和海因茨·伦敦兄弟在1935年提出的伦敦方程。这套方程基于经典电磁学理论并能有效的解释迈斯纳效应。根据伦敦方程,超导体内部的电场 E 以及磁场 B 可以表述为以下关系(高斯单位制cgs):∂ j s ∂ t = n s e 2 m E , ∇ × j s = − n s e 2 m B . {displaystyle {frac {partial mathbf {j} _{s}}{partial t}}={frac {n_{s}e^{2}}{m}}mathbf {E} ,qquad mathbf {nabla } times mathbf {j} _{s}=-{frac {n_{s}e^{2}}{m}}mathbf {B} .}第一个方程说明了超导体零电阻,即无穷大电导的特性,第二个方程结合麦克斯韦方程组可以推导出磁场只能穿透超导体的表面,这个穿透深度称之为伦敦穿透深度,超导体内部的磁场则为零,即是迈斯纳效应。1957年,美国物理学家约翰·巴丁、利昂·库珀、约翰·施里弗提出了以他们姓氏首字母命名的BCS理论,用于解释超导现象的微观机理。BCS理论认为:晶格的振动,称为声子(Phonon),使自旋和动量都相反的两个电子组成动量为零、总自旋为零的库珀对,称为电声子相互作用。由于库珀对的总自旋为零,适用量子统计力学中玻色子的理论,库珀对如同超流体可以绕过晶格缺陷杂质流动从而无阻碍地形成超导电流。巴丁、库珀、施里弗因此获得197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不过,BCS理论并无法成功的解释所谓非常规超导体(英语:Unconventional superconductor),或高温超导的现象。自1911年发现超导现象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物理学家认为超导的上限温度不会超过30 K。后来发现的超导临界温度高于30 K的都被称为高温超导体。1953年,科学家发现了合金超导体硅化钒。1986年1月,德国科学家约翰内斯·贝德诺尔茨和瑞士科学家卡尔·米勒发现陶瓷性金属氧化物可以作为超导体,开启了铜基高温超导体的时代,从而获得了198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87年,美国华裔科学家朱经武与台湾物理学家吴茂昆以及大陆科学家赵忠贤相继在钇-钡-铜-氧系材料上把临界超导温度提高到90K以上,液氮的“温度壁垒”(77K)也被突破了。1987年底,铊-钡-钙-铜-氧系材料又把临界超导温度的记录提高到125K。从1986年-1987年的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临界超导温度提高了近100K。大约1993年,铊-汞-铜-钡-钙-氧系材料又把临界超导温度的记录提高到138K。2008 年,东京工业大学的细野秀雄(Hideo Hosono)与其合作者发现了新的一类铁基超导体LaO1-xFxFeAs(超导临界温度26 K)。随后,铁基超导体的超导临界温度很快被提高到55 K。2012年,清华大学的薛其坤及起合作者发现生长在SrTiO3衬底上的单原子层FeSe具有高于77 K的超导临界温度,这也是目前铁基超导体的最高超导临界温度记录。铜基超导体和铁基超导体都是非传统超导体,即是非BCS超导体,电子声子耦合不能解释这两个体系的超导现象,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理论来解释这两类非传统超导体。2015年,物理学者发现,硫化氢在极度高压的环境下(至少150GPa,也就是约150万标准大气压),约于温度203K (-70 °C)时会发生超导相变,是目前已知最高温度的超导体。非常有趣的是,硫化氢属于传统BCS超导体,这一发现也重新开拓了传统超导体的新领域。2018年3月仅21岁的中国物理学生曹原在《自然》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两篇论文,内容是试验发现两层石墨烯以1.1度的偏转夹角叠起来时实现了1.7K温度下的超导,此种超导方式虽然离高温超导甚远,但重大价值在于向揭开超导原理的成因迈出一大步,一种绝缘体或不良导体透过参杂与变换突然变成超导体,是众多当前热门铜氧系超导材料的特性,所以石墨这种本质上如此常见的物质仅仅是薄化成了石墨烯再用特定方式堆叠就出现超导特性,大大减少了推理解决超导之谜的参数复杂度,此发现的重大线索特性让自然杂志在论文刊出3天后撰写了一篇编辑评论《惊人的石墨稀发现与解开超导秘密》,认为这种思维路径很可能指引一条道路最终解开超导之谜,从而能用推演设计法制造出一种地球环境的常温超导体。罗伯特·劳夫林(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发表文章认为这给出了“一个令人目眩的暗示”也许超导体成因没有想像中复杂,终有一天能轻易用一套物理计算法算出怎样的物质在怎样情境下能超导,那时瞬间就能推理设计出常温超导体,大幅改变科技进程。

相关

  • Health Level 7HL7指的是一组用于在各种医疗服务提供者所使用之软件应用程序之间,传输临床和管理数据的国际标准。这些标准侧重于应用层,即OSI模型中的“第7层”。 HL7标准由国际标准组织Hea
  • 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英语:Immunosuppressive drug)是对免疫系统有免疫抑制效用的物质,分为外原的免疫抑制药,一类压制人体免疫反应的相关药物,用于器官移植与各种自体免疫疾病。和内原的免
  • Libman–Sacks endocarditis利-萨二氏心内膜炎(Libman–Sacks endocarditis)是一种与全身性红斑性狼疮有关的非细菌性心内膜炎。为红斑性狼疮最常见的心脏病变之一。本疾病最早于1924年由纽约西奈山医院(
  • 乔治·贝克莱乔治·贝克莱(英语:George Berkeley,1685年3月12日-1753年1月14日),著名英裔爱尔兰哲学家,同时为圣公会驻爱尔兰科克郡克洛因镇的主教,与约翰·洛克和大卫·休谟被认为是英国近代经
  • 匈牙利王国匈牙利王国(匈牙利语:Magyar Királyság)由伊什特万一世于1000年创建,是为阿尔帕德匈牙利王国。1301年,匈牙利国王安德烈三世去世,死后无嗣,阿尔帕德王朝灭亡。卡洛伊一世继位,是为
  • 亚历珊德拉·厄巴科扬亚历山德拉·阿萨诺芙娜·埃尔巴金(俄语:Алекса́ндра Аса́новна Элбакя́н;1988年11月6日-)是一位哈萨克斯坦籍研究生、 计算机程序员以及Sci-Hub的
  • 先天与后天先天与后天(nature versus nurture)是心理学上,争论个人的天生品质(先天)与个人经验(后天)在决定个人心理和行为特性中的重要性或因果关系的问题。以前,当讨论到这个问题时主要是考
  • 博物学家自然历史(拉丁语:Historia Naturalis)又译自然史、博物学,是人类在演化过程中对地球上各种生物(动物、植物、菌类、微生物)以及它们周边生存环境中各种事物的不断的观察记录与分析
  • 利古里亚利古里亚(意大利语:Liguria)是意大利西北部的一个邻海大区,是意大利众大区中第三小的。大区西临法国,北界与皮埃蒙特大区相邻,东临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及托斯卡纳大区。该区位于利
  • HIO次碘酸(HIO)是用氧化汞与碘水混合时制得的。它很不稳定,迅速发生歧化反应:活泼的次碘酸盐可由碱金属氢氧化物与碘单质反应制得。它们也能迅速歧化成碘化物和碘酸盐。理论上次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