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达尼布

✍ dations ◷ 2025-04-03 12:20:42 #尼达尼布
尼达尼布(英语:Nintedanib)为一种新一代治疗癌病及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口服药物,是一种三重血管激酶抑制剂,可同时针对抑制三个导致血管更生与肿瘤增长的主要受体,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与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FGFR)。在肿瘤学范畴,“尼达尼布 ”于 2014 年 11 月获欧洲议会获批准上市,可联合欧洲紫杉醇 (docetaxel)应用于一线化疗后,治疗出现局部晚期、变种或局部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肺腺癌成年患者,是新一代抗癌标靶药中具三重能力同时针对抑制三个主要癌细胞受体。“尼达尼布 ”会以 Vargatef 的商名于欧盟成员国作抗癌药物上市,而其他欧盟以外地区的上市申请正被多国的卫生部门审核中,相信很快会于其他国家及地区上市。在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方面,“尼达尼布”可减慢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恶化速度,其疗效突破医学界的传统局限。美国食物及药品管理局(FDA)早前已颁布优先检讨与突破性治疗(Breakthrough Thearpy)法审程序,以加快批核“尼达尼布”的申请,希望能尽快帮助有需要的患者。于 2014 年 10 月,美国食物及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尼达尼布”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在欧洲,“尼达尼布”亦被欧洲药物管理局确认获得特快审批,并于 2015 年 1 月被批准于欧盟地区以 Ofev 的商品名作为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药物上市销售。血管更生是身体正常生长与发展中一个很重要的过程,于重要功能如胎儿发展、伤口痊合与运送血液往受破坏的组织时均不可或缺。然而,此功能亦助长肿瘤生长并扩散至其他的器官,当肿瘤生长扩大至某个体积后,便需要有新的微血管运送氧气和养分来助其生长。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显示,有三种受体在形成和维持新血管(血管更生)功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故只要阻塞这些受体的运作,便可抑制血管更生和肿瘤的增长。“尼达尼布 ”运用抗血管更生策略,阻挠血管更生所需的讯息管道,以影响肿瘤的增长与扩散。故此,“尼达尼布 ”有异于其他已被批准用作针对血管更生的疗法。“尼达尼布 ”的分子结构小,可针对性阻扰下列被认定与血管更生和肿瘤增长的三个受体:“尼达尼布 ”可抑制 VEGFR 与 FGFR 受体,被认定对肿瘤内血管增长有一定的影响。再且,“尼达尼布 ”抑制 FGFR 与 PDGFR 受体亦有可阻碍血管的成熟与维护等功能,从而抑制肿瘤生长与扩散。“尼达尼布”针对导致肺纤维化病理机制的生长因子受体,尤其是血小板衍生长因子受体(PDGFR)、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透过阻隔促进纤维化过程的讯号传递以减缓肺部功能衰退,从而减慢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恶化速度。LUME-Lung 1 为一个随机、双盲的第三期临床研究,对患有局部性晚期/变种非小细胞肺癌并已经过第一线疗法的患者,分组比较使用“尼达尼布 ”搭配欧洲紫杉醇或接受安慰剂搭配欧洲紫杉醇患者组的疗效。LUNE-Lung 1 第三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经过第一线化疗的晚期肺腺癌患者接受“尼达尼布 ” 搭配欧洲紫杉醇疗法,整体平均存活期超过一年(12.6 个月),而接受安慰剂搭配欧洲紫杉醇的患者平均只存活 10.3 个月。此外, 数据证实若第一线化疗药物治疗失效, 并越早改用搭配“尼达尼布 ”治疗,可为晚期肺腺肺癌患者提供更大的存活优势。在 LUME-Lung 1 研究中,服用“尼达尼布 ”的副作用仍处于可控制范围内,该副作用亦不会损害患者的整体生活健康质素。将“尼达尼布 ”加添欧洲紫杉醇的疗法,比只用欧洲紫杉醇, 不会造成大幅停药率。此外,患者服用“尼达尼布 ”搭配欧洲紫杉醇后,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肠胃不适与可逆转的肝酵素上升问题,两者均可透过辅助疗法和/或减轻剂量得以改善。INPULSIS -1 及 2 为两个全球性第三期临床研究,以评估“尼达尼布”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的疗效与安全性。 有关研究是从美欧亚澳四大洲中 24 个国家内招募 1,066 位患者,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组研究。有关研究结果已于美国胸肺学会的国际会议中发表,并刊登在 2014 年 5 月份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中。对于大部分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包括早期发病 (FVC>90% pred)经电脑扫描显示肺部组织并无呈蜂窝状及/或同时患肺气肿的患者,每天服用“尼达尼布”胶囊可将患者的肺功能年均衰退率减慢约 50%,因而可延缓疾病恶化速度。“尼达尼布”亦可减少 68%的急性恶化情况。此项结果至关重要,因为约一半因急性特发性肺纤维化恶化的患者会在住院期间死亡。研究资料显示,“尼达尼布”组别中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腹泻。所有组别中出现严重副作用的患者比率大致相同。“尼达尼布 ”作为三重血管激酶抑制剂,能同时针对三种促进血管更生受体,包括VEGFR、PDGFR 与FGFR,有潜力提供重要临床效益以治疗广泛类别的癌病及特发性肺纤维化。“尼达尼布 ”现被研究于医治不同实质固态肿瘤的患者,研究包括第三期临床研究有关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大肠癌与卵巢癌,以及第二期临床研究有关间皮癌、肾脏癌(肾细胞癌)与肝癌(肝细胞癌)。现正进行针对广泛多项适应症的大型第二期临床研究计划,与及针对非小细胞肺癌、 大肠癌与卵巢癌的第三期临床研究计划,相信可提供更多的临床数据,进一步显示及确定“尼达尼布 ”于治疗其他癌病的药效与安全性。

相关

  • 夫西地酸夫西地酸(英语:Fusidic acid)是一种甾类抗生素,通常局部用于面霜和眼药水,也可作为片剂或注射剂全身使用。在全球范围内,细菌抗生素抗药性的提高引起了人们对其使用的新兴趣。多可
  • Es5f11 7s22, 8, 18, 32, 29, 8, 2主条目:锿的同位素锿(英语:Einsteinium,台湾称鑀,旧译作䥺)是一种人工合成元素,符号为Es,原子序为99。锿是第7个超铀元素,属于锕系元素。锿是在1952年
  • 鲁霍拉·霍梅尼赛义德鲁霍拉·穆斯塔法维·穆萨维·霍梅尼(波斯语:سید روحاللّه مصطفوی موسوی خمینی‬‎,转写:Sayyid Rūhollāh Musavi Khomeinī  发音 帮助·
  • 巴勃罗·鲁道明巴勃罗·鲁道明(Pablo Rudomín,1934年6月15日-)是墨西哥神经生物学家。鲁道明于1934年6月15日出生在墨西哥城的一个犹太人家庭。母亲来自苏联赫梅利尼茨基(今属乌克兰),父亲来自斯
  • 结构材料材料按其应用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结构材料就是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比如强度、韧性及高温性能等等)用作结构件的材料。而具有特殊的电、磁、热、光等物理性
  • 诱导偶极在非极性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合,不存在偶极,但在外电场:极性分子的永久偶极电场的影响下,非极性分子变成具有一定偶极的极性分子。这种在外电场力作用下产生的偶极称为诱导偶极
  • 可塑性神经可塑性(英语:Neuro-plasticity)是指重复性的经验可以改变大脑的结构,由Richard J. Davidson 在 1992 年提出。神经可塑性是近期的发现,过去的科学家往往认为在婴儿关键期后,大
  • 形式因四因说(four causes),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将世界上事物的变化与运动的背后原因(古希腊语:αἴτιον)归纳为四大类。四因包括:亚里士多德认为,凡感性实体,包括自然物和人
  • 一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旧称青少年糖尿病或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糖尿病其中一种类型,患者的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导致血糖水平过高,典型症状包括:多尿、口渴、易饿以及体重下降;其他症状
  • 聚核糖体多核糖体(Polysome)是一束或一组核糖体。这些核糖体可以附着在mRNA上,同时进行转译,使得蛋白质的转译速度大大加快。这一现象最早由 Jonathan Warner, Paul Knopf 和 亚历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