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容率
✍ dations ◷ 2025-04-26 13:15:11 #电容率
在电磁学里,介电质响应外电场的施加而电极化的衡量,称为电容率。在非真空中由于介电质被电极化,在物质内部的总电场会减小。电容率关系到介电质传输(或容许)电场的能力。电容率衡量电场怎样影响介电质,怎样被介电质影响。电容率又称为“绝对电容率”,或称为“介电常数”。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容率的测量单位是法拉每米(F/m)。真空的电容率,称为真空电容率,或“真空介电常数”,标记为
ε
0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_{0}}
。
ε
0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_{0}}
≈8.854187817…×10⁻¹² F/m。电势移
D
{displaystyle mathbf {D} }
的定义式为其中,
E
{displaystyle mathbf {E} }
是电场,
P
{displaystyle mathbf {P} }
是电极化强度。对于均向性的、线性的、均匀介电质,电极化强度
P
{displaystyle mathbf {P} }
与电场
E
{displaystyle mathbf {E} }
成正比:其中,
χ
e
{displaystyle chi _{text{e}}}
是电极化率所以,电势移与电场的关系方程为其中,
ε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
是电容率。假若,介电质是异向性的,则电容率是一个二阶张量,可用矩阵来表示。一般而言,电容率不是常数,可以随着在介电质内的位置而改变,随着电场的频率、湿度、温度或其它参数而改变。对于一个非线性介电质,电容率有可能会随着电场强度而改变。当电容率是频率的函数时,它的数值有可能是实数,也有可能是复数。真空电容率
ε
0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_{0}}
的意义是电势移
D
0
{displaystyle D_{0}}
与电场
E
0
{displaystyle E_{0}}
在真空里的比值,其值的定义式如下:其中,
c
{displaystyle c}
是光波在真空中的光速,
μ
0
{displaystyle mu _{0}}
是真空磁导率。其中,真空磁导率的定义值为
μ
0
=
4
π
×
10
−
7
{displaystyle mu _{0}=4pi times 10^{-7}}
T·m/A。在国际单位制里,常数
c
{displaystyle c}
和
μ
0
{displaystyle mu _{0}}
都是准确值(参阅NIST)。所以,关于米或安培这些物理量单位的数值设定,不能采用定义方式,而必须设计精密的实验来测量计算求得。由于
π
{displaystyle pi }
是个无理数,
ε
0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_{0}}
的数值只能够以近似值来表示。真空电容率
ε
0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_{0}}
也出现于库仑定律,是库仑常数
k
=
1
4
π
ε
0
{displaystyle k={frac {1}{4pi varepsilon _{0}}}}
的一部分。所以,库仑常数
k
{displaystyle k}
也是一个准确值。对于线性介质,电容率与真空电容率的比率,称为相对电容率
ε
r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_{text{r}}}
:请注意,这公式只有在静止的、零频率的状况才成立。对于各向异性材料,相对电容率是个张量;对于各向同性材料,相对电容率是个标量。对于常见的案例,均向性介质,
D
{displaystyle mathbf {D} }
和
E
{displaystyle mathbf {E} }
是平行的矢量,电容率
ε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
是会造成双折射的二阶张量。介质的电容率和磁导率
μ
{displaystyle mu }
,共同地决定了,电磁波通过介质时的相速度
v
p
{displaystyle v_{text{p}}}
:对于线性介电质,电极化强度
P
{displaystyle mathbf {P} }
与电场
E
{displaystyle mathbf {E} }
成正比:将这方程代入电势移的定义式,可以得到电势移与电场的关系式:所以,电容率与电极化率的关系式为一般物质对于含时外电场的响应,跟真空的响应大不相同。一般物质的响应,通常跟外电场的频率有关。这属性反映出一个事实,那就是,由于物质具有质量,物质的电极化响应无法瞬时的跟上外电场。响应总是必需合乎因果关系,这需求可以以相位差来表达。因此,电容率时常以复函数来表达(复数允许同步的设定大小值和相位),而这复函数的参数为外电场频率
ω
{displaystyle omega }
:
ε
→
ε
^
(
ω
)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rightarrow {widehat {varepsilon }}(omega )}
。这样,电容率的关系式为其中,
D
0
{displaystyle D_{0}}
和
E
0
{displaystyle E_{0}}
分别是电势移和电场的振幅。请注意,时间相关性项目的正负号选择(指数函数的指数的正负号),决定了电容率虚值部分的正负号常规。在这里采用的正负号惯用于物理学;在工程学里,必须逆反所有虚值部分的正负号。一个介电质对于静电场的响应,是由电容率的低频率极限来描述,又称为“静电容率”
ε
s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_{text{s}}}
:在高频率极限,复电容率一般标记为
ε
∞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_{infty }}
。当频率等于或超过等离子体频率(plasma frequency)时,介电质的物理行为近似理想金属,可以用自由电子模型来计算。对于低频率交流电场,静电容率是个很好的近似。随着频率的增高,可测量到的相位差
δ
{displaystyle delta }
开始出现于
D
{displaystyle mathbf {D} }
和
E
{displaystyle mathbf {E} }
之间。出现时候的频率跟温度、介质种类有关。在中等的电场强度
E
0
{displaystyle E_{0}}
状况,
D
{displaystyle mathbf {D} }
和
E
{displaystyle mathbf {E} }
保持成正比:由于介质对于交流电场的响应特征是复电容率,为了更详细的分析其物理性质,很自然地,必须分离其实数和虚值部分,通常写为:其中,虚值部分
ε
″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
关系到能量的耗散,而实值部分
ε
′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
则关系到能量的储存。由于复电容率是一个发生于多重频率的色散现象的叠加,其描述必须能够兼顾到这些色散现象。因此,复电容率通常会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参数为频率的函数,称为“介电函数”。电容率
ε
^
{displaystyle {widehat {varepsilon }}}
的极点必须匹配虚值部分为正值的频率,因此满足克拉莫-克若尼关系式。但是,在一般作业的狭窄频率值域内,电容率可以近似为跟频率无关,或者以适当的模型函数为近似。依据电容率和电导率
σ
{displaystyle sigma }
,物质可以大致分为三类:导体、介电质、其它一般介质。高损耗物质会抑制电磁波的传播。通常,这些物质的
σ
ω
ε
≫
1
{displaystyle {frac {sigma }{omega varepsilon }}gg 1}
,可以被视为优良导体。无损耗或低损耗物质,
σ
ω
ε
≪
1
{displaystyle {frac {sigma }{omega varepsilon }}ll 1}
,可以被视为介电质。其它不包括在这两种限制内的物质,被分类为一般介质。完美介电质是电导率等于0的物质,通常只允许有小量的位移电流存在。这种物质储存和归还电能的性质就好像理想电容器一样。对于高损耗介质案例,当传导电流不能被忽略时,总电流密度
J
tot
{displaystyle J_{text{tot}}}
是其中,
J
c
{displaystyle J_{c}}
是传导电流密度,
J
d
{displaystyle J_{d}}
是位移电流密度,
σ
{displaystyle sigma }
是介质的电导率,
ε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
是介质电容率的实值部分,
ε
^
{displaystyle {widehat {varepsilon }}}
是介质的复电容率。位移电流跟外电场
E
{displaystyle E}
的频率
ω
{displaystyle omega }
有关。假若外电场是个静电场,则位移电流等于0。采用这形式论,复电容率定义为通常,介电质对于电磁能量有几种不同的吸收机制。受到这几种吸收机制的影响,随着频率的改变,电容率函数的样子也会有所改变(例:压电材料)。上述两种效应时常会合并起来,使得电容器产生非线性效应。例如,当一个充电很久的电容器被短暂地放电时,它无法完全放电的效应称为“介电质吸收”。一个理想电容器,经过放电后,电压应该是0 伏特。但是,实际的电容器会余留一些电压,称为“残余电压”。有些介电质,像各种不同的聚合物薄膜,残余电压小于原本电压的1~2%。但是,电解电容器(electrolytic capacitor)或超高电容器(supercapacitor)的残余电压可能会高达15~25%。在量子力学里,电容率可以用发生于原子层次和分子层次的量子作用来解释。在较低频率区域,极性介电质的分子会被外电场电极化,因而诱发出周期性转动。例如,在微波频率区域,微波场促使物质内的水分子做周期性转动。水分子与周边分子的相互碰撞产生了热能,使得含水分物质的温度增高。这就是为什么微波炉可以很有效率的将含有水分的物质加热。水的电容率的虚值部分(吸收指数)有两个最大值,一个位于微波频率区域,另一个位于远紫外线(UV)频率区域。这两个共振频率都高于微波炉的操作频率。在中间频率区域,高过促使转动的频率区域,又远低于能够直接影响电子运动的频率区域,能量是以共振的分子振动形式被吸收。对于水介质,这是吸收指数开始显著地下降的区域。吸收指数的最低值是在蓝光频率区域(可见光谱段)。这就是为什么日光不会伤害像眼睛一类的含水生物组织。在高频率区域(像远紫外线频率或更高频率),分子无法弛豫。这时,能量完全地被原子吸收,因而激发电子,使电子跃迁至更高能级,甚至游离出原子。拥有这频率的电磁波会导致电离辐射。虽然,从开始到最后,对于物质的介电行为,做一个完全的计算机模拟,是一个可行之计。但是,这方法还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替代地,科学家接受现象模型为一个足以胜任的方法,可以用来捕捉实验行为。德拜弛豫和德拜–洛伦兹模型(Lorentz model)都是很优秀的模型。物质的电容率可以用几种静电测量方法来得到。使用各种各样的介电质光谱学(英语:Dielectric spectroscopy)(dielectric spectroscopy)方法,在广泛频率值域内,任何频率的复电容率都可以正确地评估出来。这频率值域覆盖接近21个数量级的大小值,从10−6到1015 赫兹。另外,使用低温恒温器(cryostat)和烤炉,科学家可以测量出,在不同的温度状况下,物质的介电性质。椭圆偏振技术可以用在红外线频段和可见光频段。也有一些方法用于介电常数的测量。介电常数在微波的范围可以由共振方法测量。
相关
- 马克·安德森马克·洛厄尔·安德森(英语:Marc Lowell Andreessen,1971年7月9日-),美国企业家、投资者、软件工程师。他是著名的Mosaic浏览器共同开发者,第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浏览器;网景通讯公司的
- 纵隔膜纵膈(mediastinum)是描述胸腔中心为疏松结缔组织所包围的构造,并无一个明显的界限。本区域包含许多解剖构造,包含心脏及其周围血管系统、食道、气管、膈神经(英语:phrenic nerve)、
- 紧急洗眼器洗眼器是实验室等需处理危险性物质的场所之常见安全设备 ,是在化学品进入眼睛时用以即时洗清的器具,以在送医急救前降低对眼睛的伤害。洗眼器已经被广泛使用在全球各地方。在
- 肉肉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三十个(六划的则为第十三个)。俗称提肉旁。就正体中文中,肉部归于六划部首。肉部通常以左、上、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
- 铹5f14 7s2 7p12, 8, 18, 32, 32, 8, 3第一:478.6 kJ·mol−1 第二:1428.0 kJ·mol−1 第三:2219.1 kJ·mol六方密堆积主条目:铹的同位素铹符号Lr,元素之一,原子序103,为一人工合成
- 枪支拥有权宪法正文I ∙ II ∙ III ∙ IV ∙ V ∙ VI ∙ VII其它修正案 XI ∙ XII ∙ XIII ∙ XIV ∙ XV XVI ∙ XVII ∙ XVIII ∙ XIX ∙ XX XXI ∙ XXII ∙ XXIII ∙
- 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英语:International Campaign to Abolish Nuclear Weapons, ICAN;/ˈaɪkæn/ EYE-kan)为一个全球公民社会联盟,致力于遵守与全力执行《禁止核武器条约》,并在
- 共形变换数学上,共形变换(英语:Conformal map)或称保角变换,来自于流体力学和几何学的概念,是一个保持角度不变的映射。更正式的说,一个映射称为在 z
- 冯·卡门环形山冯·卡门环形山(Von Kármán)是月球背面南半部一座巨大的古撞击坑,约形成于45.5-39.2亿年前的前酒海纪,其名称取自匈牙利裔美籍工程师暨物理学家“西奥多·冯·卡门”(1881年-19
- 冲量冲量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在时间上的累积。冲量的量纲和单位都与动量一样。(kg· m/s或N·s ) 一个随时间改变的力对一个物体的冲量指这个力的作用对时间的积累效果。即力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