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容率
✍ dations ◷ 2025-04-02 11:20:23 #电容率
在电磁学里,介电质响应外电场的施加而电极化的衡量,称为电容率。在非真空中由于介电质被电极化,在物质内部的总电场会减小。电容率关系到介电质传输(或容许)电场的能力。电容率衡量电场怎样影响介电质,怎样被介电质影响。电容率又称为“绝对电容率”,或称为“介电常数”。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容率的测量单位是法拉每米(F/m)。真空的电容率,称为真空电容率,或“真空介电常数”,标记为
ε
0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_{0}}
。
ε
0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_{0}}
≈8.854187817…×10⁻¹² F/m。电势移
D
{displaystyle mathbf {D} }
的定义式为其中,
E
{displaystyle mathbf {E} }
是电场,
P
{displaystyle mathbf {P} }
是电极化强度。对于均向性的、线性的、均匀介电质,电极化强度
P
{displaystyle mathbf {P} }
与电场
E
{displaystyle mathbf {E} }
成正比:其中,
χ
e
{displaystyle chi _{text{e}}}
是电极化率所以,电势移与电场的关系方程为其中,
ε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
是电容率。假若,介电质是异向性的,则电容率是一个二阶张量,可用矩阵来表示。一般而言,电容率不是常数,可以随着在介电质内的位置而改变,随着电场的频率、湿度、温度或其它参数而改变。对于一个非线性介电质,电容率有可能会随着电场强度而改变。当电容率是频率的函数时,它的数值有可能是实数,也有可能是复数。真空电容率
ε
0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_{0}}
的意义是电势移
D
0
{displaystyle D_{0}}
与电场
E
0
{displaystyle E_{0}}
在真空里的比值,其值的定义式如下:其中,
c
{displaystyle c}
是光波在真空中的光速,
μ
0
{displaystyle mu _{0}}
是真空磁导率。其中,真空磁导率的定义值为
μ
0
=
4
π
×
10
−
7
{displaystyle mu _{0}=4pi times 10^{-7}}
T·m/A。在国际单位制里,常数
c
{displaystyle c}
和
μ
0
{displaystyle mu _{0}}
都是准确值(参阅NIST)。所以,关于米或安培这些物理量单位的数值设定,不能采用定义方式,而必须设计精密的实验来测量计算求得。由于
π
{displaystyle pi }
是个无理数,
ε
0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_{0}}
的数值只能够以近似值来表示。真空电容率
ε
0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_{0}}
也出现于库仑定律,是库仑常数
k
=
1
4
π
ε
0
{displaystyle k={frac {1}{4pi varepsilon _{0}}}}
的一部分。所以,库仑常数
k
{displaystyle k}
也是一个准确值。对于线性介质,电容率与真空电容率的比率,称为相对电容率
ε
r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_{text{r}}}
:请注意,这公式只有在静止的、零频率的状况才成立。对于各向异性材料,相对电容率是个张量;对于各向同性材料,相对电容率是个标量。对于常见的案例,均向性介质,
D
{displaystyle mathbf {D} }
和
E
{displaystyle mathbf {E} }
是平行的矢量,电容率
ε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
是会造成双折射的二阶张量。介质的电容率和磁导率
μ
{displaystyle mu }
,共同地决定了,电磁波通过介质时的相速度
v
p
{displaystyle v_{text{p}}}
:对于线性介电质,电极化强度
P
{displaystyle mathbf {P} }
与电场
E
{displaystyle mathbf {E} }
成正比:将这方程代入电势移的定义式,可以得到电势移与电场的关系式:所以,电容率与电极化率的关系式为一般物质对于含时外电场的响应,跟真空的响应大不相同。一般物质的响应,通常跟外电场的频率有关。这属性反映出一个事实,那就是,由于物质具有质量,物质的电极化响应无法瞬时的跟上外电场。响应总是必需合乎因果关系,这需求可以以相位差来表达。因此,电容率时常以复函数来表达(复数允许同步的设定大小值和相位),而这复函数的参数为外电场频率
ω
{displaystyle omega }
:
ε
→
ε
^
(
ω
)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rightarrow {widehat {varepsilon }}(omega )}
。这样,电容率的关系式为其中,
D
0
{displaystyle D_{0}}
和
E
0
{displaystyle E_{0}}
分别是电势移和电场的振幅。请注意,时间相关性项目的正负号选择(指数函数的指数的正负号),决定了电容率虚值部分的正负号常规。在这里采用的正负号惯用于物理学;在工程学里,必须逆反所有虚值部分的正负号。一个介电质对于静电场的响应,是由电容率的低频率极限来描述,又称为“静电容率”
ε
s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_{text{s}}}
:在高频率极限,复电容率一般标记为
ε
∞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_{infty }}
。当频率等于或超过等离子体频率(plasma frequency)时,介电质的物理行为近似理想金属,可以用自由电子模型来计算。对于低频率交流电场,静电容率是个很好的近似。随着频率的增高,可测量到的相位差
δ
{displaystyle delta }
开始出现于
D
{displaystyle mathbf {D} }
和
E
{displaystyle mathbf {E} }
之间。出现时候的频率跟温度、介质种类有关。在中等的电场强度
E
0
{displaystyle E_{0}}
状况,
D
{displaystyle mathbf {D} }
和
E
{displaystyle mathbf {E} }
保持成正比:由于介质对于交流电场的响应特征是复电容率,为了更详细的分析其物理性质,很自然地,必须分离其实数和虚值部分,通常写为:其中,虚值部分
ε
″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
关系到能量的耗散,而实值部分
ε
′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
则关系到能量的储存。由于复电容率是一个发生于多重频率的色散现象的叠加,其描述必须能够兼顾到这些色散现象。因此,复电容率通常会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参数为频率的函数,称为“介电函数”。电容率
ε
^
{displaystyle {widehat {varepsilon }}}
的极点必须匹配虚值部分为正值的频率,因此满足克拉莫-克若尼关系式。但是,在一般作业的狭窄频率值域内,电容率可以近似为跟频率无关,或者以适当的模型函数为近似。依据电容率和电导率
σ
{displaystyle sigma }
,物质可以大致分为三类:导体、介电质、其它一般介质。高损耗物质会抑制电磁波的传播。通常,这些物质的
σ
ω
ε
≫
1
{displaystyle {frac {sigma }{omega varepsilon }}gg 1}
,可以被视为优良导体。无损耗或低损耗物质,
σ
ω
ε
≪
1
{displaystyle {frac {sigma }{omega varepsilon }}ll 1}
,可以被视为介电质。其它不包括在这两种限制内的物质,被分类为一般介质。完美介电质是电导率等于0的物质,通常只允许有小量的位移电流存在。这种物质储存和归还电能的性质就好像理想电容器一样。对于高损耗介质案例,当传导电流不能被忽略时,总电流密度
J
tot
{displaystyle J_{text{tot}}}
是其中,
J
c
{displaystyle J_{c}}
是传导电流密度,
J
d
{displaystyle J_{d}}
是位移电流密度,
σ
{displaystyle sigma }
是介质的电导率,
ε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
是介质电容率的实值部分,
ε
^
{displaystyle {widehat {varepsilon }}}
是介质的复电容率。位移电流跟外电场
E
{displaystyle E}
的频率
ω
{displaystyle omega }
有关。假若外电场是个静电场,则位移电流等于0。采用这形式论,复电容率定义为通常,介电质对于电磁能量有几种不同的吸收机制。受到这几种吸收机制的影响,随着频率的改变,电容率函数的样子也会有所改变(例:压电材料)。上述两种效应时常会合并起来,使得电容器产生非线性效应。例如,当一个充电很久的电容器被短暂地放电时,它无法完全放电的效应称为“介电质吸收”。一个理想电容器,经过放电后,电压应该是0 伏特。但是,实际的电容器会余留一些电压,称为“残余电压”。有些介电质,像各种不同的聚合物薄膜,残余电压小于原本电压的1~2%。但是,电解电容器(electrolytic capacitor)或超高电容器(supercapacitor)的残余电压可能会高达15~25%。在量子力学里,电容率可以用发生于原子层次和分子层次的量子作用来解释。在较低频率区域,极性介电质的分子会被外电场电极化,因而诱发出周期性转动。例如,在微波频率区域,微波场促使物质内的水分子做周期性转动。水分子与周边分子的相互碰撞产生了热能,使得含水分物质的温度增高。这就是为什么微波炉可以很有效率的将含有水分的物质加热。水的电容率的虚值部分(吸收指数)有两个最大值,一个位于微波频率区域,另一个位于远紫外线(UV)频率区域。这两个共振频率都高于微波炉的操作频率。在中间频率区域,高过促使转动的频率区域,又远低于能够直接影响电子运动的频率区域,能量是以共振的分子振动形式被吸收。对于水介质,这是吸收指数开始显著地下降的区域。吸收指数的最低值是在蓝光频率区域(可见光谱段)。这就是为什么日光不会伤害像眼睛一类的含水生物组织。在高频率区域(像远紫外线频率或更高频率),分子无法弛豫。这时,能量完全地被原子吸收,因而激发电子,使电子跃迁至更高能级,甚至游离出原子。拥有这频率的电磁波会导致电离辐射。虽然,从开始到最后,对于物质的介电行为,做一个完全的计算机模拟,是一个可行之计。但是,这方法还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替代地,科学家接受现象模型为一个足以胜任的方法,可以用来捕捉实验行为。德拜弛豫和德拜–洛伦兹模型(Lorentz model)都是很优秀的模型。物质的电容率可以用几种静电测量方法来得到。使用各种各样的介电质光谱学(英语:Dielectric spectroscopy)(dielectric spectroscopy)方法,在广泛频率值域内,任何频率的复电容率都可以正确地评估出来。这频率值域覆盖接近21个数量级的大小值,从10−6到1015 赫兹。另外,使用低温恒温器(cryostat)和烤炉,科学家可以测量出,在不同的温度状况下,物质的介电性质。椭圆偏振技术可以用在红外线频段和可见光频段。也有一些方法用于介电常数的测量。介电常数在微波的范围可以由共振方法测量。
相关
-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种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的累积过程。其基本要素除了包括经济成长所带来的总量产出与收入结构变化外,经济结构的变迁、人民生活品质提高与福利改善、社会政治体制的变
- 重水反应堆重水反应堆简称“重水堆”或“HWR”(Heavy Water Reactors),是一类利用重水作为中子慢化剂的核反应堆。最常见的重水反应堆是CANDU反应堆。重水反应堆中利用的慢化剂——重水是
- 斯特西克鲁斯斯特西克鲁斯(英语:Stesichorus),(前640年-前555年)。古希腊抒情诗人之一,名为“特伊西亚斯”,住在希墨拉。作为合唱诗人,他写有长篇叙事抒情诗,演唱时由里拉伴奏。他的诗收集在六本书
- Pliny the Elder盖乌斯·普林尼·塞孔杜斯(拉丁语:Gaius Plinius Secundus,23年-79年8月24日),常称为老普林尼或大普林尼,古罗马作家、博物学者、军人、政治家,以《自然史》(一译《博物志》)一书留名
- 现代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医学是以诊断、治疗和预防生理和心理
- 奥利佛·萨克斯奥利佛·萨克斯,CBE(Oliver Sacks,1933年7月9日-2015年8月30日),英国伦敦著名医生、生物学家、脑神经学家、作家及业余化学家。他根据他对病人的观察,而写了好几本畅销书。他侧重于
- 保罗·伯格保罗·伯格(英语:Paul Berg,1926年6月30日-),美国生物化学家。1926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他在1980年因为有关核酸的研究贡献,而与沃特·吉尔伯特以及弗雷德里克·桑格共同获得诺贝
- Rhinovirus人类鼻病毒A (Human rhinovirus A) 人类鼻病毒B (Human rhinovirus B) 人类鼻病毒C (Human rhinovirus C)鼻病毒(学名:rhinovirus,rhino-是希腊文“鼻”的意思)是最常造成一般感
- 抽屉抽屉通常作为家具的组成,是一个盒状的容器放置在家具中,使其可以背水平拉出、获取储藏物品的空间。抽屉的构造分为前板、后板、左侧板、右侧板及底板,板材接合的方式有分为钉接
- J06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J06(免疫血清和免疫球蛋白)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