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溶液
✍ dations ◷ 2025-05-14 23:23:06 #溶液
在化学中,溶液(英语:Solution),又称为单一相均匀混和物(英语:Homogeneous Mixture),是由两种或以上纯物质所混合成的均相、稳定的分散体系;可能是固态、液态或是气态甚至是其组合;可能导电也可能不导电;可能是固体、胶体或具流动性。溶液不是纯物质,不具有一定的组成及一定的性质。但是组成溶液的粒子均匀,肉眼上无法分辨,也无法用倾析法分离组成物。尽管如此,所有的溶液仍可以在物理或化学方法的范围内分离出内容物。溶液形成,物质分散的过程称为溶解。在溶解的过程中,有一物质的相没有发生变化,称此物质为溶剂;通常溶剂是体积最大的物质(或水);溶液中除了溶剂以外都称为溶质。溶质在每单位溶剂内的多寡称为浓度;溶质在稳定态下所能达到的最大浓度称为溶解度;浓度低于溶解度的称为未饱和溶液,浓度等于溶解度的称为饱和溶液,浓度大于溶解度的称为过饱和溶液。常见的溶液包括:溶解是指溶剂分子和溶质分子或离子吸引并结合的过程。 当离子溶解时,它们会散布开来并被溶剂分子包裹。 离子越大,能包裹它的溶剂分子就越多。 有时,溶解会产生放热、吸热的现象。浓度(英语:Concentration),是指一定量溶液或溶剂中,一溶质的量。常见表示法包括:值得注意的是,在讨论溶液时,“浓”和“稀”两术语任意用于表明一溶液含相当少或相当多的溶质,但他们之间并无一定界线。此二名词常与“未饱和”和“饱和”混淆,但这两组名词所欲表达的性质根本不同。举例来说,硫酸钡的饱和水溶液极稀,溶解度
d
i
l
u
t
e
d
(
0.002
g
/
L
H
2
O
,
18
∘
C
)
{displaystyle mathrm {diluted} (0.002g/L mathrm {H_{2}O} ,18^{circ }mathrm {C} )}
;但饱和的硫代硫酸钠却很浓,溶解度
c
o
n
c
e
n
t
r
a
t
e
d
(
500
g
/
L
H
2
O
,
25
∘
C
)
{displaystyle mathrm {concentrated} (500g/L mathrm {H_{2}O} ,25^{circ }mathrm {C} )}
。非理想溶液下,溶质溶解后的体积并没有加成性;且不同的溶质溶解后的体积缩小率不同。其中,溶解后体积增大的称为正偏差溶液,体积减少的称为负偏差溶液。溶解性或溶解度(英语:Solubility)是指一种物质能够被溶解的最大程度。溶解度主要取决于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平衡常数(溶度积)、温度、极性、和压强;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下的溶解度不尽相同;相同溶剂在不同溶质下的溶解度不尽相同;即便是相同的溶质和溶液,在不同的环境因素下溶解度也不尽相同。若二物质能无限制量相互溶解,称其为无限互溶;若溶解度有限制,称为部分互溶;若溶解度极小,称为不互溶。宏观下,任一组分在全部浓度范围内都符合拉乌尔定律的溶液称为理想溶液。理想溶液在分子尺度上,各分子的大小及作用力彼此相似,当一种分子被另一种取代时,没有能量的变化或空间结构的变化,符合加成性。固溶体也称作固体溶液,是指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中而仍保持溶剂类型的合金相。通常以一种化学物质为基体溶有其他物质的原子或分子所组成的晶体,在合金和硅酸盐系统中较多见,在多原子物质中亦存在。当溶剂的晶体结构添加溶质后可以稳定存在且保持均相,则该种混合物可以被视作溶液。一些混合物可以在很多种浓度情况下形成固溶体,而有一些混合物根本不能形成固溶体。两种物质混合而形成固溶体的倾向是一个复杂的事情,涉及化学、晶体学及量子物理学。水溶液是指溶剂是水的溶液。在化学反应中,若反应物或生成物为水溶液,一般会在其化学式右下方加上
(
a
q
)
{displaystyle _{(aq)}}
识别。例如食盐
N
a
C
l
{displaystyle NaCl}
的水溶液,会用
N
a
C
l
(
a
q
)
{displaystyle NaCl_{(aq)}}
表示。由于水是自然界蕴含丰富的良好溶剂,因此在化学中常用到水溶液。具有疏水性的物质不溶于水中,而具有亲水性的物质才能形成水溶液。像食盐即为亲水性的物质。若依照酸碱电离理论,酸和碱也是亲水性物质。物质是否溶于水,主要是根据物质和水之间是否可以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而且需要大于水和水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若将无法溶于水的固体物质加入水中,则会产生沉淀。电解质溶液中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能导电。
相关
- 弓浆虫弓形虫(学名:Toxoplasma gondii),亦称为弓浆虫、弓虫,或连同种小名一起称作龚地弓形虫,是肉孢子虫科弓形虫属的唯一物种,属于寄生性生物。已确定的宿主是猫,而弓形虫的携带者包括了
- 急性间质性肺炎急性间质性肺炎又称为Hamman-Rich症候群,是一种原因不明之罕见且严重的急性肺病,属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病的一种。往往看上去完全健康的人极偶尔会患这种病。至2005
- 耳部疾病ICD-10 第八章:耳和乳突疾病,为世界卫生组织创建的ICD-10中涉及耳与乳突的疾病分类。外耳疾病(H60-H62)中耳和乳突疾病(H65-H75)内耳疾病(H80-H83)耳的其他疾患(H90-H95)
- LL00-L08 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感染L10-L14 大疱性疾患L20-L30 皮炎和湿疹L40-L45 丘疹鳞屑性疾患L50-L54 荨麻疹和红斑L55-L59 与辐射有关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疾患L60-L75 皮肤附件
- 基础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基础医学(BMS),属于基础学科,是现代医学的
- 衣原体门衣原体门(学名:Chlamydiae)是一门细菌。它们的生长完全在其它生物的细胞内进行,是专性寄生菌。衣原体原先多被归入衣原体属(Chlamydia),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目前根据系统发育树分
- α-变形菌门α-变形菌(Alphaproteobacteria)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下的一个纲。此纲的成员变异性极大,且共通点极少,但他们确实系出同源。α-变形菌大多都是革兰氏阴性菌,而有些包内寄生
- 子实体在真菌学中,子实体(英语:Sporocarp、fruiting body)是高等真菌产生的多细胞的有性产孢结构,其上附有产孢的子囊、担子等构造。子实体是真菌生活史中的有性阶段,无性阶段则是营养生
- 酦酵发酵作用(英语:fermentation)有时也写作酦酵,其定义由使用场合的不同而不同。通常所说的发酵,多是指生物体对于有机物的某种分解过程。发酵是人类较早接触的一种生物化学反应,如今
- IL10n/an/an/an/an/an/an/an/an/an/a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白介素-10),也称为人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因子(cytokine synthesis inhibitory factor,CSIF),是一种抗炎症细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