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重音

✍ dations ◷ 2025-04-24 18:52:24 #高低重音
高低重音或音高重音(英语:Pitch accent),是一种重音。在高低重音语言里,一个词里的每个音节的音调取决于该音节在词里出现的位置。而声调语言中,每个音节有自己固定的声调,它的声调和它在词里出现的位置无关。世界上很多语言(如日语、吴语等)都含有的高低重音系统(另一种是轻重重音)。比如对于同样都只有低高两调之分的音高重音语言和声调语言,一个双音节词, 在音高重音语言里只有两种可能的音调:或。而在声调语言中可能有四种:低低调、高高调、高低调、低高调 。日语通常被认为有高低重音。不过不像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日语只有20%的词汇有音高重音,另外80% 则没有重音。音位降阶或许比音高重音能更准确地描述日语的重音特点。一个词的音调不断上升直到音位降阶,之后音调急剧下降。在双音节词里,这表现为高-低和低-高的对立。无重音词也是低-高,但是后继音节的音调使它有别于有重音词.吴语特别是上海话、宁波话已经逐渐从声调语言演变成一种音高重音语言。以上海话为例。上海话每个字单独读时,依然有固定的声调:阴平(调值53)、阴去(调值34)、阳去(调值13)、阴入(调值5)、阳入(调值2)。但是在口语的词句里,字的声调消失,而代之以高、中、低三个音调。词首如果是阳去或阳入字,则该字只可能是低音调(调值22或11);词首如果是阴去或阴入字,则该字只可能是中音调(调值33);词首如果是阴平字,则该字只可能是高音调(调值55)。多音节词里,第一个字的音调决定了该词里其他所有字的音调。如果第一个字是高音调,后面的字都读中音调;如果第一个字读中音调或低音调,那么第二个字读高音调,再后面的字读中音调。吴语临绍小片慈溪话只剩4个声调,4个无任何辨义作用的声调:阴舒,阳舒,阴入,阳入。阴阳是可以通过声母的清浊来区别的,而舒入则是和韵母有关。也就是说,在慈溪话中,声调已经是没有了作用。那它就已经可以说完全是一种音高重音语言了。

相关

  • 妇产科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妇产科学是医学中的一门学科,简称OB/GY
  • 宫颈举痛宫颈举痛(英语:cervical motion tenderness)或宫颈刺激(cervical excitation),是一类妇科盆腔检查症状。它通常都病发于盆腔炎和宫外孕中,并用于区分盆腔炎和阑尾炎。它也被口语称
  • 血吸虫病血吸虫病(英语:schistosomiasis、bilharzia、snail fever、Katayama fever)又称裂体虫病、曼森氏病,是一个由血吸虫类的寄生虫所导致之疾病,属于WHO所宣布的六大热带医学疾病之一
  • 范康尼氏症候群范康尼氏症候群(Fanconi syndrome、范科尼氏症候群、范科尼氏综合征)是一种肾脏近曲小管(Proximal convoluted tubule)的疾病, 病征在于其中的葡萄糖,氨基酸,尿酸,磷酸盐和碳酸
  • 结晶紫结晶紫(英语:crystal violet)或称龙胆紫(gentian violet),也称“甲基紫10B”,是一种三苯甲烷系染料。使用于组织学染色,也用在革兰氏染色试验中以区别不同类的细菌。具有抗菌、抗真
  • 豆类豆类指双子叶植物中离瓣植物豆科的泛称,因而概称为豆科植物,亦或称豆子,指其使用的种子。本文特指供作食用或作为动物饲料的种类。豆类植物种类极多,全世界有近二万种,大部分用作
  • 克利福德威廉·金顿·克利福德(William Kingdon Clifford,1845年5月4日-1879年3月3日),英国数学家兼科学哲学家。他和赫尔曼·格拉斯曼发明了现在称为几何代数的范畴。数学物理上的克利福
  • 颤抖颤抖或震颤(英语:Tremor)是身体部位因不自主肌肉收缩而造成的震动。最常发生在手部;通常是心脉所致,是正常生理现象。不过震颤严重者可能患有疾病。
  • 昼夜节律昼夜节律(英语:circadian rhythm /sɜːrˈkeɪdiən/),又译日夜节律、概日节律、日变周期、生理时钟,一种生理现象,以内源性、持续的,呈现以约24小时为周期的变动。包括植物、动物
  • 连词连词(英语:conjunction; 西班牙语:conjunción)又称连接词,是用来连接词语、短语、句子、段落等的词,表示被连接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连不同的逻缉关系。连接词和词组的连词,跟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