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活检
✍ dations ◷ 2025-09-17 22:34:52 #活检
活体组织切片(biopsy),从动物或人类身上取下少量活组织作病理学诊断的一种检查方法。活检对肿瘤的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确定其组织分类,还可确定其良性或恶性,为治疗提供依据。活检方式很多,采取手术切除、内视镜或针头穿刺吸取等,在身体中取出活的组织切片后交给病理专家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异常。可检测肿瘤细胞的发生与发展状况,也可用来确认手术切除是否完全。是一向临床上十分有效且快速的工具。若是病患有可能罹患癌症,可以应用许多不同的活体组织切片协助诊断。切除活检(excisional biopsy)是试图移除整个病变部位,再进行切片。在采取试样时,除了进行诊断外,另外也会检取一些病变部位附近无关的组织,称为手术组织边缘(surgical margin)来确认疾病是否有扩散到进行活体组织切片以外的部位。Clear margins或negative margins是指在组织切片范围边界的组织没有病变。Positive margins指手术组织边缘有发现有病变,依诊断方式需进行较大范围的切除。若因为一些原因,无法移除组织时,可以用切口活检(incisional biopsy)采集一块楔型的组织。有些情形可以用特殊设备咬合待检查的部位,并且取下一小块组织。有许多不同粗细的针可以收集管腔中的组织(核心活检),较细直径的针可以采集细胞及细胞簇,即为细针抽取细胞检查(英语:Needle aspiration biopsy)组织切片的病理学可以判断病变组织是良性肿瘤或癌症,也可以再细分是哪一种的癌症。有些活体检查只是针对病变组织切片进行检查,而较大切除标本(称为resection)一般是因为外科医生设法切除已知的病变部分,再将检体交给病理学家检定。例如病理学家可能会检查乳房切除术的样本,即使以前的非切除式的乳房活检已经确立了乳腺癌的诊断,再检查乳房切除后的样本可以确认癌症的确切性质(肿瘤分类及组织学上的“分级”),也可以看出其扩散的情形(癌症分期)。液态活检(英语:liquid biopsy)(liquid biopsy)不是真正的活体组织切片,而是有类似性质的血液检查。液态活检可分为两种: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分析以及无细胞DNA(英语:cell-free circulating tumor DNA)(cell-free circulating tumor DNA)检查。这些方式是非侵入式的检查,可以多次进行,取代侵入式的活检,评估癌症中的突变,并且计划个体化的治疗。此外,因为癌症是异质性的基因疾病,单一次切除性的活检对于快速变化的肿瘤,只能看到该时间下的情形,这方面液态活检比活体组织切片要有些优势。而且活体组织切片不太能在不同的时间反复进行,也无法对于了解肿瘤进展和转移的动力学。根据检测及量化血液中循环肿瘤细胞及无细胞DNA的基因变化,液态活检可以提供肿瘤进展阶段,治疗有效程度和癌症转移风险的实时信息。这些技术发展使得以后有可能可以透过重复的血液检查来诊断及管理癌症,而不是透过传统的活体组织切片。循环肿瘤细胞测试正由Epic Sciences(英语:Epic Sciences)开发中,此测试会分析外周循环肿瘤细胞(CTC)。对于容易检测和访问的部位,可以用活体组织切片来评估可疑病变。最早是用在皮肤或是浅层组织,之后X射线、CT、MRI及超声波配合内视镜的使用扩展其使用范围。若病患可能有血管炎,一般会进行颞动脉(英语:temporal arter)的活体组织切片。若是炎症性肠病(例如克隆氏症及溃疡性结肠炎,会频繁的进行组织切片,以确认疾病的情形,并且评估是是否可能会导致恶性肿瘤的变化。若疾病的原因不确定,或是其程度其程度或确切性质仍有疑问时,一般会在病变部位进行活体组织切片。例如血管炎常常是透过活体组织切片诊断出来的。可以通过十二指肠或胃,进行胰腺的针芯活检或抽吸。若是肝豆状核变性,会用活检来检查组织内的含铜量。在进行切片后,会将组织分片送到病理学实验室。会由专门诊断疾病(例如癌症)的病理学家用显微镜进行检查。当实验室(参考组织学)收到切片后,会处理组织,由切片上除去极薄的组织,并附着在载玻片上。其余的组织会保留做后续的研究。若有需要,会由染料处理组织,会让特定的细胞可以更明显,以方便观察。之后载玻片会交给病理学家,在显微镜下检查,看是否有其他异常的情形,之后病理学家会制作报告,列出组织分片中异常或是重要的部分,之后报告会交给进行组织分片的医师。最早期的活体组织切片之一是由阿拉伯医生宰赫拉威(1013–1107)所进行的,他用针刺进甲状腺肿中,分析所得的组织活体组织切片的英文Biopsy是源自古希腊语,由βίος(生命、生活)及ὄψις opsis(看见)组成。法国皮肤科医生欧内斯特·贝斯尼(英语:Ernest Besnier)在1879年的医学社群中首次用到了biopsie这个词。
相关
- 鼻病毒人类鼻病毒A (Human rhinovirus A) 人类鼻病毒B (Human rhinovirus B) 人类鼻病毒C (Human rhinovirus C)鼻病毒(学名:rhinovirus,rhino-是希腊文“鼻”的意思)是最常造成一般感
- AAT艺术与建筑索引典(英语:Art & Architecture Thesaurus,AAT)是一个用来描述关于艺术、建筑和物质文化项目的受控词表。AAT收录各种通用术语,如“大教堂”,但不收录专有名词,如“圣母
- 人类自愿灭绝运动人类自愿灭绝运动(英语:Voluntary Human Extinction Movement,简称VHEMT)是一场号召所有人放弃生育,逐步实现自愿性人类灭绝的环保运动。运动的支持者认为人类灭绝可以防止环境恶
- 表观遗传学表观遗传学(英语:epigenetics)又译为表征遗传学、拟遗传学、表遗传学、外遗传学以及后遗传学,在生物学和特定的遗传学领域,其研究的是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通过某些机制引起可
- 立克次氏体痘立克次氏体痘(英文:Rickettsialpox)是由立克次氏体属病原体(Rickettsia akari(英语:Rickettsia akari))引起的、由螨传播的传染性疾病。1946年,该种疫情在纽约一片公寓群爆发后,医师罗
- 长生不老长生不老,指寿命长而不会衰老。相近的辞汇还有长生不死(在安全无外力状况下拥有无限的寿命,但依旧会老化)、不老不死(在安全无外力状况下不会衰老与死亡)、不朽(Immortality)与永生(
- 虾虾,俗称虾子,是多种生活在水中的长身甲壳亚门节肢动物的共同泛称,其具体语义可变。一般语境中虾多指软甲纲十足目下的真虾下目与枝鳃亚目;在较严格的语境中可能仅指代真虾下目或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再成形术又名球囊动脉成形术、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简称PTCA),也称作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 奇恒之腑脏腑,是中医对内脏的总称,通称五脏六腑。根据《素问‧五脏别论篇》,“脏”指的是人体内的五脏,即:肝、心、脾、肺、肾(加上心包即为六脏),主要功能为生化和蓄存精气;以及六腑,即:胆、小
- 克里克弗朗西斯·哈利·康普顿·克里克,OM,FRS(英语: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1916年6月8日-2004年7月28日),英国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及神经科学家。他最重要的成就是1953年在剑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