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隼

✍ dations ◷ 2025-10-28 11:24:12 #游隼
17–19, see text夏季侯鸟繁殖区  留鸟繁殖区  冬季侯鸟  过境侯鸟Falco atriceps HumeFalco kreyenborgi Kleinschmidt, 1929Falco pelegrinoides madens Ripley & Watson, 1963Rhynchodon peregrinus (Tunstall, 1771)and see text游隼(学名:Falco peregrinus),是隼属中较大的一种,又名花梨鹰、鸭虎,是一种昼行性中型猛禽。分布范围从北极苔原到热带。除了酷寒极地、非常高的山、大多数热带雨林外,几乎存在地球任何角落;唯一例外是新西兰。游隼飞行速度很快,俯冲时速可达每小时389千米,是世界上飞得第一快的鸟类,水平飞行速度很慢,通常时速为50至100千米,这种时候它们就经常狩猎失败。游隼主要栖息在草原、海岸、空旷地、废弃的采石场,甚至连纽约市的郊区或是一些空军基地附近都有它们的踪迹,在亚洲一些地方是候鸟,受到相当严格的保护。游隼主要捕食野鸭、燕子、鸽子,它们会先飞到猎物上方,再将翅膀收到后方,让自己成为“·自由落体”垂直而下,以极快的速度循螺旋线飞行路径俯冲而下,用脚爪附近的肉团打昏猎物,或是直接抓住猎物的头部再慢慢享用。游隼通常在悬崖、山壁附近筑巢,有纪录显示还有游隼在密西西比河河畔的核能发电厂烟囱上筑巢,事后被国家地理频道拍成一支纪录片。1950至1970年代由于有机氯农药(杀虫剂),特别是滴滴涕的大量使用而导致游隼曾经被列为濒危物种。杀虫剂中的有机氯会积聚于游隼的脂肪组织,令其产下的蛋的蛋壳缺乏钙质,减低了孵育中幼鸟的生存率。经过世界各地的保育工作和对滴滴涕的使用限制,1999年8月游隼从濒危名单中剔出。游隼体长约40厘米,翼展大约80~120厘米(31~47英寸)。雄性和雌性差不多,但雌性比雄性大,更有纪录雌性大雄性30%。雄性重440至750克(16至26盎司),雌性重910至1,500克(32至53盎司)。头部和颈侧羽毛黑色、微带蓝色,并贯以黑纹;上体其余主要为灰蓝色,下体白色缀有黑斑。

相关

  • 脂肪脂肪是室温下呈固态的油脂(室温下呈液态的油脂称作油),多来源于人和动物体内的脂肪组织,是一种羧酸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与糖类不同,脂肪所含的碳、氢的比例较高,而氧的比
  • 发炎炎症反应、炎性反应,俗称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及局部损伤所发生的防御性为主的反应,中心环节是血管反应,是生物组织受到外伤、出血或病原感染等刺激,激发的
  • 血浆血浆(英语:Blood Plasma)是血液的清液成分,血细胞悬浮于其中。人体含有2750-3300毫升血浆,约占血液总体积的55%。血浆的绝大部分是水(体积的90%),其中溶解的物质主要是血浆蛋白,还包
  • 达托霉素达托霉素 (Daptomycin),是脂蛋白抗生素,用来治疗威胁系统和生命的革兰氏阳性菌所造成的感染。达托霉素自然存在于土壤腐生营养玫瑰孢链霉菌(英语:Streptomyces roseosporus)中。达
  • 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瑞典语:Nobelpriset i fysik)是瑞典皇家科学院为表彰在物理学作出最杰出的贡献,自1901年起一年一度颁发的奖项;奖金由诺贝尔基金会发出。奖项是阿尔弗雷德·诺贝
  • 性清洁性清洁(Sexual cleansing;kusasa fumbi)是一个非洲的部落传统宗教风俗,奉行于肯亚西部、赞比亚、马拉维、乌干达、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安哥拉、科特迪瓦、刚果、尼日利亚,等非洲
  • 南亚南亚(英语:South Asia)是术语,以替换百年老词“印度次大陆”,这老词用来代表亚洲大陆的南部地区,主要是位于印度板块和向南投射到印度洋的地方。是亚洲的一个亚区(英语:subregion),泛
  • 美尔奎宁美尔奎宁(Mefloquine),常见商品名疟宁(Lariam),为一种治疗及预防疟疾的药物。当用于预防时,需在暴露疟原虫前一至二周开始用药,每周一次。暴露后则须维持四周,每周一次。本品可用于治
  • 扁桃体扁桃腺,又称扁桃体,是人和两栖类以上动物,鼻后孔的顶壁或咽与口腔、鼻腔交界处粘膜下淋巴组织所集成的团块的通称,因为外形像扁桃一样而得名。一般所说的扁桃腺是指肉眼可见的颚
  • 丁糖丁糖(Tetrose),又称为四碳糖,是含有四个碳的单糖,分为丁醛糖和丁酮糖两类。D-赤藓酮糖是唯一存在于自然界的丁酮糖。果聚糖:菊粉 · 果聚糖β2→6甘露聚糖:低聚木糖:半乳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