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婴保护舱

✍ dations ◷ 2025-11-22 19:32:55 #弃婴保护舱
弃婴保护舱(baby hatch)是一种容器或场所,让因为某些理由而无法继续养育婴儿(通常是新生儿)的家长,能匿名的将婴儿放置于其中,之后会有特定人士前来收取并照顾。这样的设施在中世纪和十八至十九世纪间相当常见,当时称为“弃婴轮盘”(foundling wheel)。弃婴轮盘在1880年代晚期渐渐消失,直到近代以“弃婴保护舱”的新形态在1996年首次出现,2000年起许多国家皆设有弃婴保护舱,其中在德国目前约设置有80个弃婴保护舱。在以使用德语为主的国家中,弃婴保护舱被称为 Babyklappe,是英语的 Baby(婴儿)加上德语的 klappe(有舱、会发出声音的门盖之意)的组合单字,或称作 Babyfenster(婴儿窗口);在意大利语中则是 Culle per la vita(生命的摇篮)。在日本被称为“赤ちゃんポスト”,为婴儿邮箱之意。保护舱通常设置于医院或社会服务中心,外表是一扇小门,打开之后其中会有一张柔软的床,可能会有暖气装置或至少不会太过寒冷。在床上装有侦测感应器,当婴儿被放入时,能自动通知负责管理的特定人士,以便即时前来取走并照顾婴儿。在德国,将婴儿放置于保护舱的家长可以在八周内反悔,并前来取回自己的孩子,而不须负担任何法律责任。八周后被弃置的婴儿将会开放领养。数个世纪以来,弃婴保护舱一直以各种形式存在。这套系统在中世纪时非常普遍。最早在1198年,第一个弃婴轮盘(ruota dei trovatelli)在意大利设立,在教宗诺森三世指示下装设,教宗认为这样将能够让母亲以隐密的方式放弃自己的婴儿,而不是用杀害婴儿的方式。弃婴轮盘是一个圆柱形状的装置,设在建筑物的外墙,与旋转门类似。母亲将婴儿放入圆柱内,将圆柱旋转之后就能将婴儿送入教堂内,接着再以旁边的铃铛通知教堂内的人。今天在教廷内的 Santo Spirito 医院仍然可以看到这种装置,这个弃婴轮盘是在中世纪设置,并一直被使用直到十九世纪。在德国汉堡市,一名德国商人于1709年在一间孤儿院内设置了弃婴轮盘(Drehladen)。但在五年后(1714年)便关闭不再使用,因为弃婴的数量实在太多,已经超出孤儿院的财务负担范围。其他早期著名的弃婴轮盘设置在卡塞尔(1764年)和美因茨(1811年)弃婴保护舱也带来一些法律上的争议,许多人认为孩子有权力知道自己的身份为何,联合国的儿童权力公约第八条也也肯定了这点。此外,弃婴保护舱可能也会让父亲失去知道自己孩子状况的权力。奥地利法律将在保护舱内发现的婴儿定义为“弃婴”(foundlings)。当地的儿童和青少年社会服务机构会照顾弃婴六个月,之后便会送交相关单位准备让其他家庭领养。而女性则没有匿名生产的权力。捷克社会事务部门在2006年证实弃婴保护舱符合该国法律规范。但是一位警察克隆奈尔·安纳·皮斯科瓦(Colonel Anna Piskova)却表示警方将会设法找出抛弃婴儿的母亲。对此捷克弃婴保护舱机构的主导人路德维克·海斯(Ludvik Hess)提出抗议,并受到国际性组织“拯救孩童”(Save the Children)的正式支持。在法国,维希政府于1941年9月2日通过了一项关于生育保护的法案,允许女性匿名生产。这项法律在几经修正后,成为现今法国的匿名生产权(accouchement sous X),并在“法国社会活动和家庭法”(French Social Action and Families Code, Art.22-6)中规范。

相关

  • 细胞激素细胞因子(英语:cytokine,又称细胞介素、细胞激素、细胞素、细胞活素),是一组蛋白质及多肽,在生物中用作信号蛋白。这些类似激素或神经递质的蛋白用作细胞间沟通的信号。细胞因子多
  • 万古霉素万古霉素(Vancomycin,INN)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用来治疗许多细菌感染的抗细菌药抗生素。治疗皮肤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骨关节感染以及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
  • 纵隔纵膈(mediastinum)是描述胸腔中心为疏松结缔组织所包围的构造,并无一个明显的界限。本区域包含许多解剖构造,包含心脏及其周围血管系统、食道、气管、膈神经(英语:phrenic nerve)、
  • 遗传密码遗传密码(英文:Genetic code)是一组规则,将DNA或mRNA序列以三个核苷酸为一组的密码子转译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以用于蛋白质合成。几乎所有的生物都使用同样的遗传密码,称为标准
  • 空肠弯曲菌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菌体轻度弯曲似逗点状,长1.5~5 μm,宽0.2~0.8 μm。菌体一端或两端有单鞭毛,运动活泼,在暗视野镜下观察似飞蝇。无荚膜,不形成芽胞。微需氧菌,在含5
  • 抗辐射奇异球菌抗辐射奇异球菌(学名:Deinococcus radiodurans)是一种对辐射有免疫力的嗜极生物,可以承受能杀死人类3000倍和蟑螂无法抵抗的15倍辐射。
  • 夫西地酸夫西地酸(英语:Fusidic acid)是一种甾类抗生素,通常局部用于面霜和眼药水,也可作为片剂或注射剂全身使用。在全球范围内,细菌抗生素抗药性的提高引起了人们对其使用的新兴趣。多可
  • 介白素白细胞介素或介白素(interleukin)是一组细胞因子(分泌的信号分子)。最早发现在白细胞中表达作为细胞间信号传递的手段。实际上,白细胞介素可以由多种细胞产生。免疫系统的功能,在
  • 群体免疫群体免疫(英语:herd immunity或community immunity)是指人或动物群体中的很大比例因接种疫苗而获得免疫力,使得其他没有免疫力的个体因此受到保护而不被传染。群体免疫理论表明,
  • 柳氮磺胺吡啶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缩写为SSZ,是一种磺胺类药物,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以及克罗恩病。柳氮磺胺吡啶最早于1950年在美国获批上市,目前仍然是治疗类风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