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宗教

✍ dations ◷ 2025-07-05 01:00:23 #吠陀宗教
印度吠陀时期兴都教(前1500年至前500年间)为印度河流域当地人们的原始信仰,被称为吠陀教(英语:Vedism)、吠陀宗教、早期印度教(ancient Hinduism)英国人称为婆罗门教(英语:Brahmanism)、吠陀婆罗门教(英语:Vedic Brahmanism),兴盛了一千年之久。在中世纪后,婆罗门教又融合一些民间信仰成为印度教,19世纪后逐渐改革为新印度教。婆罗门教相信轮回,传说第一个人类和第一个死去的人名叫阎摩,由他掌管亡灵的国度,后来成为了中国的阎罗王。许多起源于印度的宗教都吸收了婆罗门教的哲学和其他因素。它的三大纲领是:婆罗门教强调森严的等级制度,但是正是婆罗门在政治、文化、思想等领域的特权引发了人们对于社会现状革新的思潮,史称“沙门新思潮”、“沙门思潮”,其中就包含了后来的佛教。印度教三大主神可在吠陀中找到来源。以上者为“天启经典”,即被认为是神所说的。其余的论著还有很多。

相关

  • 割礼割礼(又名包皮切割),天主教名割损,是一种宗教仪式,通常是指对男孩施行的割礼,方法是把阴茎上的包皮割去。早期的山洞壁画和古埃及坟穴已有关于割礼的描述,中东的不少宗教也有施行割
  • 戏剧古希腊戏剧是指大致繁荣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4世纪初之间的古希腊世界的戏剧。当时古希腊的政治和军事中心雅典城同时也是古希腊戏剧的中心。雅典的悲剧和喜剧也包括在全世界
  • 电子流行病学电子流行病学(英语:E-epidemiology)是指通过互联网、移动电话、数字纸、数字电视等数字媒体获得、完善与应用流行病学知识信息的科学。此外还可指通过互联网的全球协作所促成的
  • 有机有机化合物(德语:Organische Verbindung;英语:organic compound、organic chemical),简称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但是碳氧化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氢氰酸
  • 弓部,为汉字索引里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五十七个(三划的则为第二十八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弓部归于三划部首。弓部通常是从下、左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
  • 透明国际透明国际(英语: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是一个监察贪污腐败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从1995年起,透明国际制定和每年公布腐败感知指数,提供一个可供比较的国际贪污状况列表。透明国
  • RNA → DNA结构 / ECOD(RNA-dependent DNA polymerase,RDDP)逆转录酶是一类存在于部分RNA病毒中具有逆转录活性、能以单链RNA为模板合成DNA的酶。由逆转录酶催化逆转录合成的DNA称为互补D
  • 米曲霉米麹菌(学名:Aspergillus oryzae),又名米曲霉菌、米麹霉、麹霉菌或曲霉菌。日文名“麹菌”。米麹菌是一种带有菌丝(hypha)的真菌与霉菌,在中国与日本料理中经常被用来发酵大豆来制
  • 冷冻保护剂冷冻保护剂(英语:cryoprotectant),是一种用于保护生物组织免于因冷冻而受损害(即由于冰晶形成的损害)的物质。极地的昆虫、鱼和两栖动物也能自行创造冷冻保护剂(如防冻液化合物和防
  • 氟地西泮氟地西泮(Fludiazepam)是由罗氏药厂(Hoffman-LaRoche)在20世纪60年代所开发的一种苯二氮平类药物之衍生药物,和地西泮有密切关联。在日本商品名(Erispan)、在台湾商品名 “愈利舒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