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层电容器

✍ dations ◷ 2025-11-12 19:23:37 #电容器,电子元件


双电层电容器(EDLC)有时也称为电双层电容器,或超级电容器,是拥有高能量密度的电化学电容器,比传统的电解电容容量高上数百倍至千倍不等。

一个标准电池大小的电解电容电容为几十微法拉,但同样大小的EDLC的则可以达到几法拉,差别可达五个数量级。截至在2010年,最高商业化双电层电容器的能量密度为30 W⋅h/kg (0.1 MJ/kg)。高达85 W⋅h/kg的能量密度已在室温实验室实现,但仍然比锂离子电池低。

2011年,在实验室的双电层电容器的能量密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EDLC的价格亦正在下降:在2000年成本为5000美元的3 kF电容在2011年只需50美元。

双电层电容器主要用于能源储存,而非通用电路元件,特别适用于精密能源控制和瞬间负载设备。EDLC也有作为能量储存和KERS设备在车辆使用,另外亦有用于其他小型系统,例如需要快速充/放电的家用太阳能系统。

在传统的电容器中,电荷在电场中会受力而移动,当导体之间有了介质,则阻碍了电荷移动而使得电荷累积在导体上,造成电荷的累积储存,储存的电荷量则称为电容。

双电层电容器的原理:插入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电极表面与液面两侧会出现符号相反的过剩电荷,从而使相间产生电位差。那么,如果在电解液中同时插入两个电极,并在其间施加一个小于电解质溶液分解电压的电压,这时电解液中的正、负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会迅速向两极运动,并分别在两上电极的表面形成紧密的电荷层,即双电层,它所形成的双电层和传统电容器中的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的极化电荷相似,从而产生电容效应,紧密的双电层近似于平板电容器,但是,由于紧密的电荷层间距比普通电容器电荷层间的距离更小得多,因而具有比普通电容器更大的容量。双电层电容器没有传统的电介质,而是使用绝缘体隔开。这个绝缘层可以让电解液中的正负离子通过。该电解液本身不能传导电子。所以当充电结束后,电容器内部不会发生漏电(电子不会从一极流向另外一极)。当放电的时候,电极上的电子通过外部电路从一极流向另外一极。结果是电极与电解液中的离子吸附显著降低。从而使电解液中的正负离子重新均匀分布开来。

双电层电容器具有远高于电池的功率密度。

因此,虽然现有的双电层电容器的能量密度是传统电池的1/10,但其功率密度是后者的10至100倍。它们适用于电化学电池(持续的能量释放),静电电容器 (瞬间能量释放)之间的应用。

相关

  • 苯甲酸钠苯甲酸钠(化学式:C6H5CO2Na),E编号E211,是苯甲酸的钠盐。苯甲酸钠是很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有防止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在世界各国均被广泛使用。然而近年来对其毒性的顾虑使得
  • 45布罗德曼45区(简称BA45)是大脑皮质的额叶的一个细胞结构分区。它位于额叶的外侧部,布罗德曼44区之前,布罗德曼9区之下,与布罗德曼46区之后。BA44的上界为额下沟,后界为外侧沟(Later
  • 去氧孕烯去氧孕烯(英语:Desogestrel;品牌名为“妈富隆”、Cerazette、Mircette等许多品牌销售),是一种口服孕激素药物,用于女性避孕药。它还用于治疗女性更年期症状。该药物可单独使用或与
  • 叛教叛教或叛道,指叛离道、违背道。中文“叛道”二字的出处:“孔子曰:‘博学约之,弗叛矣夫’;夫学而不约,必叛道也”,又有“离经叛道”一词。道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广韵》:“道
  • 东沙环礁国家公园东沙环礁国家公园为中华民国第七座国家公园、第一座海洋国家公园,隶属中华民国内政部营建署,于2007年1月17日成立,并于该年的10月4日成立海洋国家公园管理处管理之。东沙环礁国
  • 冰川时期大冰期(英语:Ice Age),又称“冰川期”或“冰川期”,是指地球大气和地表长期低温导致极地和山地冰盖大幅扩展甚至覆盖整个大陆的时期。大冰期内部又分为几次冰期(glacial period、g
  • 台湾大学土地公庙台湾大学土地公庙,又称台大土地公庙、台大福德宫、台大伯公亭,坐落于国立台湾大学位于台北市公馆地区的校总区校地内,台大尊贤会馆与国立台湾大学第二学生活动中心之间。主祀“
  • 圣保禄学院圣保禄学院(葡萄牙语:Colégio de São Paulo;或称天主圣母学院)是耶稣会在1594年于澳门创立的一间天主教高等学院(接近当时欧洲的大学),亦为中国的第一所西式高等教育学校,位置座落
  • 汉平帝汉平帝刘衎(前9年-6年2月3日),原名刘箕子,后改名.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
  • 日本银带鲱日本银带鲱(学名:),俗名丁香鱼、魩仔,为辐鳍鱼纲鲱形目鲱科的其中一种。本鱼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包括东非、红海、马尔代夫、塞舌尔群岛、斯里兰卡、印度、马来西亚、印尼、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