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卡什加人
✍ dations ◷ 2025-07-15 17:27:15 #卡什加人
卡什加人(Qashqai 、Qashqay, 和Kashkai),指生活在伊朗讲突厥语的一个民族,人数约184万,其中约96万人分布于伊朗境内,主要分布于伊朗法尔斯省、胡齐斯坦省和伊斯法罕省,在法尔斯省设拉子市及其临近地区人口比较集中。卡什加人原为游牧民族,现在基本过定居生活;信仰伊斯兰教,讲卡什加语;该民族以编织卡什加地毯而闻名。其他突厥语民族
(也包含分布地区 伊朗中部和南部
人口 1,840,000人。
所属分支 卡什加民族的源头纷杂,主要由突厥人组成,但也包括鲁尔人、库尔德人和阿拉伯人,是一个由许多氏族所构成的混合体。
语言日常使用突厥语的乌古斯语支(又称卡什加语),正式文书则使用波斯文(伊朗的官方语言)。伊朗法尔斯省、胡齐斯坦省、科吉卢耶-博韦艾哈迈德省、恰哈马哈勒-巴赫蒂亚里省和伊斯法罕省南部,尤其是在法尔斯省的设拉子城和法拉什班德城附近。历史上,突厥语被认为是11~12世纪之间自中亚传入伊朗的。中亚的部落迫于恶劣的生存环境,以及战争、冲突与动乱频繁等因素,当地的游牧民族时常会放弃本来生存的干草原地带,另觅新的放牧地。因此中亚地区的亚利安人、匈人、西哥德人先后入侵印度半岛、伊朗、欧洲。突厥人也遗弃了他们栖息了数世纪之久的区域,翻越阿尔泰山进入里海盆地,并不断发展壮大,最终遍布于伊朗边境至小亚细亚的广大疆域上。历史上,卡什加人被认为于11世纪时离开中亚,并于13世纪时进入伊朗,与成吉思汗西征的时间约略吻合。卡什加人的祖先随后在高加索山的山坡上茁壮了起来,他们被称为“白绵羊的部落”,并以历史上唯一一个有能力抵御帖木儿的侵扰的部落闻名于世。卡什加人在阿尔达比勒(伊朗西北部的古城)一带生活了数世纪,直到16世纪上半叶,由于伊斯迈尔一世(伊朗苏菲王朝的创立者)要求卡什加人的勇士捍卫国土,以抵御葡萄牙人的侵扰。卡什加人迁徙到了伊朗(波斯)南部的法尔斯省,与波斯湾之间只有一道莫克兰山的山脊作区隔。
卡什加人所组成的部落作为一个武装政治团体,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伊朗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卡什加人受到德国外交使节瓦思穆斯的影响,加入了同盟国的阵营,并成立游击队对抗进犯的英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卡什加人在纳粹德军无实际效用的援助之下,企图抵抗英苏两军的联合入侵,但最终不敌两军的强大火力。大军压境之下,伊朗巴列维王朝统治者礼萨汗退位,伊朗境内的德国侨民被全数驱离。自此,伊朗成为英苏两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交通要道。1945至1946年间,包含卡什加人在内的数个伊朗部落组成部落联盟,发起了一场大规模叛乱,英勇地抵御了苏联的入侵。
1962至1964年间,卡什加人多次起义以抵制伊朗白色革命中缺乏配套措施的土地改革,然而,这些反叛很快便被政府镇压,许多部落因而安份了下来,最终绝大多数卡什加人的部落领袖遭到政府流放。直至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推翻巴列维王朝后,当年被流放至美国与德国等国家的卡什加人才得以返回伊朗。在卡什加人的社会中,社会上层阶级由掌握较多政治参与机会的男性组成,通常为大地主,他们的财富源自于对土地以及兽群的掌控;社会中间阶层则由出租自己的劳动力给大地主的人所组成,这些劳工通常担任全职的牧羊人或骆驼骑士,抑或是短期的佃农;社会最底层则是由那些丝毫没有土地或兽群的人所组成,这些穷人不以金钱交易,而是以食物、布料、动物,或是其他物资进行交易。这些最底层的人们八岁时就被社会要求要自力更生以养活自己。
尽管卡什加妇女拥有的自由很少,她们仍在特定家庭事务上握有主导权,例如家中婚姻事宜的安排。然而,卡什加妇女最广为世人所知的,非她们专业的编织技艺莫属。卡什加各部落首领在20世纪前半时,由于武力强大和掌握政治实权,加上位居边境,能影响国家事务,在与政府互动时常能握有较大的发话权;然而自1960年代开始,由于政府经济政策转向,开始打压游牧产业,游牧人口减少,跟随部落移动的人数也随之降低,使得部落首领对卡什加部落的代表性逐渐降低,连带导致首领政治权力下降。自游牧转向定居放牧。
过去的卡什加人逐水草而居,夏天在什拉子城以北的高地上放牧,天气渐凉时则往南迁徙约莫480公里到位在什拉子城最南端,靠近波斯湾的较温暖、地势较低的冬季驻扎地“Qishlaq”,待温度回升时则北返回到夏季的驻扎地“Yailaq”。夏季时,卡什加人在札格罗斯山脉上3400~4500米的山坡上放牧;秋季时,卡什加人将阶段性的离开山区,前往他们冬季位于溪涧畔的驻扎地放牧,直到来年四月再度踏上相同的旅程。卡什加人的季节性迁徙由部落的酋长所规划与掌控,他们会谨慎的避开其他的村落与城镇诸如设拉子或伊斯法罕,因为他们多达七百万头的羊群很可能会对这些地方造成严重的损失。然而,多数卡什加人今日已不再以传统的游牧方式为生,而改采定居或部分定居的生活方式,这样的趋势在1960年代后有着显著的提升。尽管卡什加人信仰什叶派伊斯兰教,但他们鲜少遵从伊斯兰教的制度,甚至可以说相当地不虔诚。只有极少数的卡什加人会遵守穆斯林一天礼拜五次的教条,而伊斯兰教斋戒月时卡什加人也不斋戒,他们仅在婚事与丧葬方面遵守伊斯兰教的仪式。卡什加人可说是为了维护其政治利益才信仰伊斯兰教的。为了生存,游牧民族时常被迫与其他民族征战,他们经常得四处游荡,且没有以文件或书信档案纪录生活与历史的文化。每每夜幕低垂,长者便会在营火边讲述部落引以为傲的英勇战事给年轻人听,部落的史诗与传说便借由这种父传子,子传孙的口头方式一代代的传了下来。卡什加地毯罗斯坦生于1949年。在罗斯坦六岁时,卡什加人民族同盟首领的伊尔哈尼,同意罗斯坦进入他的帐篷学校学习,这是一所由卡什加企业家创立的学校,背后有美国和伊朗少数民族教育团体的金费赞助。1960年罗斯坦在父亲的建议下到法拉什班德(Farrashband)继续完成学业。1963年穆罕默德.李萨.巴列维(Mohammad Reza Pahlavi)在伊朗推行白色革命,推动伊朗现代化,希望能使伊朗成为一个经济和工业强国。他在由身为卡什加人的波斯坦统治的法尔斯省推动土地改革,巴列维将波斯坦驱逐出伊朗,并企图将卡什加人的土地没收,再将这些土地规划给使用波斯语且非游牧民族的佃农们。罗斯坦的父亲在这场抗争中去世,罗斯坦随即由法拉什班德回到家乡参加父亲的丧礼,这段期间他注意到了卡什加人与当地警察之间的冲突。1965伊朗政府获得美国在军事上的支持,政府因而加强了对于卡什加人的控制,罗斯坦和当地年轻人建立的反政府组织旋即被摧毁。事后,他回到家乡并认识了一位库尔德族少年萨南达吉(Sanandaj),罗斯坦从他那得知了伊朗境内的库尔德族与邻近伊朗地区及土耳其境内的库尔德族之间的问题,也意识到了许多少数民族处于被政府压迫的困境。1967年罗斯坦计划到欧洲拜访一位卡什加联盟的领导者,库斯洛可汗(Khusrow Khan)。库斯洛在被驱逐出伊朗后一直默默提供资金给卡什加青年,帮助他们前往欧洲,而罗斯坦正是他的其中一位。在欧洲的这几年,罗斯坦拜访了许多伊朗的少数民族群体,以库尔德族和俾路支人(Baluch)居多,他发现许多少数民族都同样受到政府的监控、经济压迫以及文化歧视,政府也经常忽略其诉求。
1980年的全国大选中,库斯洛被选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第一届神职人员,却在选举后遭到神职人员的怀疑,并被革命卫兵追捕,库斯洛随即逃亡到南方卡什加人生活的区域,随后卡什加人建立了防御组织。1982年的春天,反抗组织遭到包围,在一位设拉子市的中介人物的帮助下,库斯洛和几位重要的成员偷偷前往设拉子市,不料却在几日后遭到几位族人揭露了他藏匿的地点。卫兵很快便包围库斯洛,并在法拉什班德将他处决,同时驱逐组织多数重要成员。罗斯坦也遭到革命卫兵包围并被当场射杀,事后他的尸体被粗暴的丢入Land Rover。罗斯坦的家人始终不知道罗斯坦被卫兵带去何处。卡什加部落联盟主要由达勒苏里(Dareshuri)、法西玛丹(Farsimadan)、雪许伯鲁基(Sheshboluki)、阿玛烈(Amaleh)、卡许库里(Kashkuli)五个部落组成。出产于安纳托利亚东部的传统卡什加地毯卡什加人的毡帐内部卡什加妇女们卡什加妇女卡什加语
卡什加足球俱乐部
突厥裔伊朗人
卡什加地毯
相关
- 牛津辞典《牛津英语词典》(英语: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OED)是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卷词典,截至2005年11月30日,该词典收录了301,100主词汇,字母数目达3亿5千万个。词典亦收录了157
- 谷氨酰胺合成酶结构 / ECOD结构 / ECOD谷氨酰胺合成酶(英语:glutamine synthetase,GS)是一种控制氮代谢的酶。谷氨酰胺这种氨基酸,不仅被细胞用来合成蛋白质,也是用来运输氮的。自由的铵离子对生
- 黄原胶黄原胶(英语:Xanthan gum,音译作三仙胶),俗称玉米糖胶、汉生胶、山羊胶,是一种糖类(葡萄糖、蔗糖、乳糖),经由野油菜黄单孢菌(英语:Xanthomonas campestris)发酵产生的复合多糖体。在美
- 埃维昂莱班1法国统计部门在计算土地面积时,不计算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池塘、冰川和河口。埃维昂莱班(法语:Évian-les-Bains),简称为埃维昂(Évian),是法国的一个市镇,位于上萨瓦省北部的
- 锥体系皮层脊髓束(英语:Corticospinal tract,又称皮质脊髓路径、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径),又称锥状束(pyramidal tract),为一种大脑皮质及脊髓间大量聚集之轴突集结。皮质脊髓束大部分由运
- Cusub2/subO氧化亚铜是一价铜的氧化物,分子式为Cu2O,红色至红褐色结晶或粉末。它不溶于水及有机溶剂,但可溶于稀盐酸、稀硫酸、氯化铵溶液。溶于浓氨溶液形成无色配合物Cu(NH3)2+,其在空气
- 亚历山德里亚亚历山德里亚(Alexandria, Louisiana),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拉皮德县县治,位于红河南岸,是路易斯安那州的地理中心,面积69.9平方公里。它是亚历山德里亚大都会区(人口147,000)的中心城市
- 谢苗·沃尔夫科维奇谢苗·伊萨科维奇·沃尔夫科维奇(俄语:Семён Исаакович Вольфкович,1896年11月23日-1980年11月12日),生于阿纳聂夫(今属奥德萨州),苏联化学家,发明家,苏联科学
- 财团法人财团法人(foundation)是一具有法人资格的“财产的集合体”,由捐助人捐助一定数额的财产,并经一定法定程序而成立之法人团体。中华民国依据2018年立法院通过《财团法人法》,视创立
- 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加拿大太平洋铁路(英语:Canadian Pacific Railway)是加拿大的一级铁路之一,由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Canadian Pacific Railway Limited)营运。其网络横跨西部温哥华至东部蒙特利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