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右旋糖酐
✍ dations ◷ 2025-05-15 07:43:17 #右旋糖酐
右旋糖酐(瑞典语,英语,德语:Dextran)是一种复合且支链的葡聚糖(由许多葡萄糖分子构成的多糖),构成它的链长度不同(从3到2000千道尔顿不等),是牙菌斑的主要成分。在药用方面,它被作为抗血栓药(抗血小板)以降低血液黏性,并且在贫血症方面用于扩增血容量。右旋糖酐中的直链部分由经α-1,6糖苷键相连在一起的葡萄糖分子组成,而支链由α-1,3糖苷键引出(若希望查阅葡萄糖中碳原子数量的信息,请见葡萄糖)。一些特定的乳酸菌可以将蔗糖合成为右旋糖酐,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肠系膜明串珠菌与变形链球菌这两种乳酸菌。牙菌斑中也富含右旋糖酐。右旋糖酐还可由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一种乳酸菌)在生成太阳菌菇或酸乳酒等发酵饮料晶体时产生,据称这些饮料能促进身体健康。右旋糖酐是由路易·巴斯德以一种微生物产品的形式首先发现的。右旋糖酐常被显微外科手术专家用来减少血管的血栓形成。右旋糖酐的抗血栓形成影响的机制是借由这样的途径来介导的:右旋糖酐将自己结合到红细胞、血小板与血管内皮以增加他们的电负性并因此减少红细胞聚集与血小板粘着。右旋糖酐亦会减少因子VIII-Ag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而使得血小板的功能减弱。在使用右旋糖酐后形成的血凝块更容易被分解掉,这是因为她改变了血栓结构(具有更粗糙的纤维蛋白的更加有规律分布着的血小板)。通过抑制α-2纤溶酶抑制剂,右旋糖酐充当了纤溶酶原激活剂,因此有着溶血栓药的特征。除了这些特征之外,无法穿过血管的分子量更大的右旋糖酐是有力的渗透剂,因此它被作为紧急治疗血容量不足的药物。使用右旋糖酐扩充容量所导致的血液稀释可以改善血流,与其他同类型的药相比,右旋糖酐可能造成的副作用的种类相对较少,但这些副作用都是较为严重的。使用右旋糖酐容易引起的副作用包括:过敏、心脏容量超负荷、肺水肿、脑水肿、血小板功能异常等。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右旋糖酐渗透效应导致的不常见但值得关注的并发症。
dextran可以用来治疗脑水肿及降脑压,副作用是脑水肿是不是矛盾了?果聚糖:菊粉 · 果聚糖β2→6甘露聚糖:低聚木糖:半乳聚糖:
相关
- 复制复制(英文:Copying;中文音译:拷贝)是将某事物通过某种方式制作成相同的一份或多份的行为。在中文里,台湾和港澳地区亦将英文中表示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
- 血管收缩血管收缩(vasoconstriction),亦即血管收窄,是指体内血管管腔收窄,这会造成血压的上升。它的相反过程称为血管舒张。血管收缩可以是由血管收缩剂造成。血管收缩剂是针对特定的受体
- 婴儿死亡婴儿死亡率(英语:infant mortality rate,缩写为IMR)是指每1000名活产儿中在一岁前死亡的人口数。这个比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健康水平的指标。由于婴儿死亡率只统计一岁以下的数据,
- 单鞭毛生物后鞭毛生物 Opisthokonta 变形虫界 Amoebozoa单鞭毛生物(英语:Unikont)是指细胞中拥有(或其祖先拥有)单个鞭毛的真核生物。现今的研究猜测单鞭毛生物会是后鞭毛生物(动物、真菌和
- 放射虫门放射虫门(学名:Radiozoa)又名放线虫,为海中浮游生物,有如球形对称,带有硅壳,壳上有美丽的花纹。身体内有膜质中央囊,囊面穿有许多小孔,将身体分为内外两部分,外部被胶状物质,多有液泡,内
- 肽肽(英语:peptide,来自希腊文的“消化”),旧称胜,即胜肽,又称缩氨酸,是天然存在的小生物分子,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物质。由于氨基酸的分子最小,蛋白质最大,而它们则是氨基酸单体组
- 大陆会议大陆会议(英语:Continental Congress),或作大陆议会,是指北美十三州在1774年至1789年间组成的联合议会,是为美国国会的前身。大陆会议与美国革命息息相关。18世纪中叶,英国与其北美
- 肠道寄生虫肠道寄生虫(英语:Intestinal parasite)是指主要寄生在人类或其他动物之肠道的寄生虫,主要透过受污染的食物或食水而感染。肠道寄生虫的类型包括蛔虫、蛲虫(线虫)、钩虫、绦虫及肝
- ICD-9-CM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英语:I
- 平均动脉压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简称MAP)为医学上用来描述个体平均血压的词汇,其定义为一个心跳周期(英语:cardiac cycle)中平均的动脉血压。总周边血管阻力(Total Peripheral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