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氰酸酯

✍ dations ◷ 2025-08-09 23:07:59 #异氰酸酯
异氰酸酯是一类由异氰酸衍生出的酯,通式为R-N=C=O,是氰酸酯R-O-C≡N的异构体。根据分子中酯基个数的不同,可分为单异氰酸酯、二异氰酸酯等。二异氰酸酯可用于生产聚氨酯。通常以少一个碳原子的胺为原料,通过与光气反应引入异氰酸基。实验室中,异氰酸酯可通过酰基叠氮的Curtius重排反应或异羟肟酸的Lossen重排反应制取。含有异氰酸酯官能基之有机化合物与醇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酯,具有2个异氰酸酯官能基之异氰酸酯称为二异氰酸酯(di-isocyanate),以二异氰酸酯为原料与polyols 可合成聚氨酯(polyurethanes)。 二异氰酸酯与胺的反应可合成聚脲。脂肪族的异氰酸酯自身聚合,生成的三聚体称为双缩脲。常见的单异氰酸酯如异氰酸甲酯(methyl isocyanate, MIC),用于生产杀虫剂。另外,亦有研究指电子烟亦会产犍异氰酸酯。常见的二异氰酸酯包括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赖氨酸二异氰酸酯(LDI)。在公元2000年, 全球市场对于二异氰酸酯之需求 4.4 million tonnes, 其中 61.3% 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methylene diphenyl diisocyanate, MDI), 34.1% 是甲苯二异氰酸酯 (toluene diisocyanate, TDI), 3.4% 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hexamethylene diisocyanate, HDI) 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sophorone diisocyanate, IPDI), 其他二异氰酸酯为 1.2%.

相关

  • 头部头在解剖学上是指动物的吻端部分,通常包括脑、眼、耳、鼻、口等器官(所有这些器官都支撑着各种感官功能,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有些非常低等的动物可能没有头部,但多数两侧
  • 氮循环氮循环(英语:Nitrogen cycle)是描述自然界中氮单质和含氮化合物之间相互转换过程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空气中含有大约78%的氮气,占有绝大部分的氮元素。氮是许多生物过程的
  • 三域系统三域系统 (Three-domain system) 是由美国微生物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卡尔·乌斯 (Carl Richard Woese)等人在1977年提出的细胞生命形式的分类,是古菌域 (Domain Archaea)、细
  • 磷壁酸磷壁酸(Teichoic acid)是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上的一种多糖,主要成分是由核糖醇或甘油残基经由磷酸二酯键相连而成的多聚物。可以分为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两种。细菌疾病 · 科莱
  • 鸟苷鸟苷(Guanosine)是核苷的一种,是由鸟嘌呤与核糖(呋喃核糖)环组成,两者之间由β-N9-配糖键相连。鸟苷经过磷酸化之后可变成鸟苷单磷酸(GMP)、环鸟苷单磷酸(cGMP)、鸟苷双磷酸(GDP)或鸟苷
  • 疹为皮肤感染疾病的病征之一,疹通常是皮肤上的红肿、痒或皮肤粗糙。疹并没有特定的病因,可以是任何疾病所引起的。通常的病因包括病毒、免疫系统过量、食物或环境过敏所引起的
  • 凯尔苏斯凯尔苏斯(英语:Aulus Cornelius Celsus),(前25年-50年)。生于提比略统治时期(公元14年至公元37年)。他著有一部涵盖多种主题的百科全书,前5卷与农业相关,但现仅存关于医学的八卷,被称为
  • 埃莉诺·罗斯福安娜·埃莉诺·罗斯福(英语:Anna Eleanor Roosevelt,/ˈɛlᵻnɔːr ˈroʊzəvɛlt/,1884年10月11日-1962年11月7日)是一位美国政治人物。第32任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
  • 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的结核性附睾炎苏木精-伊红染色,又称苏木素-伊红染色或“H&E染色”(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H&E stain),是组织学最常用的染色方法之一。这种染色方法的基础是组织结构对不同染料的结合
  • 博特氏病博特氏病(英语:Pott disease 或 英语:Pott's disease)是一种发生在椎骨(肺部以外)的结核菌感染。结核病能影响数种肺部以外的组织,包括脊椎,这是一种结核菌引起的椎间关节炎。此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