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冷生物

✍ dations ◷ 2025-11-29 02:48:11 #嗜冷生物
嗜冷生物是嗜极生物的一种,能够在低温的环境保持生长和繁殖的能力。与之对比的是通常生活在高温环境的嗜热生物。嗜冷细菌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因为地球表层很大一片区域的温度都低于15度。它们通常存在于高山或极地土壤、高纬度地区及大洋深处,也存在于被冰、雪、或冰川覆盖的地方。天体生物学家对嗜冷生物很感兴趣,他们试图通过其创建一个关于地外生命可能性的理论。在地球微生物学中,嗜冷细菌也被用来研究微生物在地球化学过程中的活动。嗜冷生物有着许多不同的新陈代谢方式,包括光合作用、化学自养(也被称为化能自养)、异养以及形成强健的、多样性的种群。大多数嗜冷生物属于细菌或古菌,它们在微生物谱系中也分布广泛。另外,有研究发现在高山雪原低氧地区存在嗜冷的真菌。另外一类真核耐寒生物是雪生藻类,可致西瓜雪的发生。鉴别嗜冷生物主要观察下列特征:脂类细胞膜在化学上能否抵御由极寒带来的硬化,使得其内蛋白质呈现出“抗冻能力”,在水的熔点以下仍然能够保持其内环境为液态并且保护其DNA免受伤害。1. Yoshinori Murata, et al., "Genome-wide expression analysis of yeast response during exposure to 4C," Extremophiles (2006) 10:117–1282. Jill A. Mikucki, et al., "A Contemporary Microbially Maintained Subglacial Ferrous 'Ocean' " Science 324, 397 (2009);

相关

  • PNS周边神经病变(英语:Peripheral neuropathy,缩写PN)俗称神经系统疾病,是指神经系统的疾病或异常状态下的神经系统 。虽然在大众文化中神经病常常是一种代替精神病的说法,但神经病实
  • 骨软骨病骨软骨病或骨软骨病变(英语:Osteochondropathy)是指骨和软骨的疾病。常见分成以下两类疾病:
  • 物理治疗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物理治疗(英语:physical therapy,或作phy
  • 横膈膜在哺乳动物的解剖学中,横膈膜(英语:Thoracic diaphragm)是一层骨骼肌薄膜,延展及肋骨底部。横膈膜将胸腔与腹腔相分隔,并对呼吸执行重要功能。解剖学中的膈膜(英语:Diaphragm)也可以
  • 纳米比亚嗜硫珠菌Template:Taxobox and拆除 纳米比亚嗜硫珠菌(Thiomargarita namibiensis)为革兰氏阴性的球状变形菌,发现于纳米比亚大陆架的海洋沉淀物中。它是目前发现最大的细菌,半径0.1~0.3 
  • mRNA信使核糖核酸(英语:messenger RNA,缩写:mRNA),是由DNA经由转录而来,带着相应的遗传讯息,为下一步翻译成蛋白质提供所需的讯息。在细胞中,mRNA从合成到被降解,经过了数个步骤。在转录的
  • 牙龈炎牙龈病(gingival diseases)是指一种发生于牙龈组织的疾病,牙龈病病损范围限于牙龈,而不累计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骨质。牙龈病主要包括牙龈炎性损害和牙龈增生。牙龈病一般不侵犯
  • 药物药物(英语:drug)广义上指可以对人或其他动物产生已知生物效应的物质。食物通常不适用于这个定义,尽管它们也可以对生物物种产生生理效应。药理学上,药物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
  • 安乐死安乐死(英语:Euthanasia,源自于希腊语:εὐθανασία,“好的死亡”;εὖ为“好的”,θάνατος为“死亡”,此名称与实际作法不断地受到争议)是一种给予患有不治之症的人以无
  • 盗汗汗液,或汗,是由人等高等动物透过汗腺所分泌出的液体。汗的分泌受到植物性神经系统调节。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约占总成分的98%到99%,其余物质为氯化钠,极少量的尿素、氨和其他盐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