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嗜冷生物
✍ dations ◷ 2025-04-26 13:20:02 #嗜冷生物
嗜冷生物是嗜极生物的一种,能够在低温的环境保持生长和繁殖的能力。与之对比的是通常生活在高温环境的嗜热生物。嗜冷细菌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因为地球表层很大一片区域的温度都低于15度。它们通常存在于高山或极地土壤、高纬度地区及大洋深处,也存在于被冰、雪、或冰川覆盖的地方。天体生物学家对嗜冷生物很感兴趣,他们试图通过其创建一个关于地外生命可能性的理论。在地球微生物学中,嗜冷细菌也被用来研究微生物在地球化学过程中的活动。嗜冷生物有着许多不同的新陈代谢方式,包括光合作用、化学自养(也被称为化能自养)、异养以及形成强健的、多样性的种群。大多数嗜冷生物属于细菌或古菌,它们在微生物谱系中也分布广泛。另外,有研究发现在高山雪原低氧地区存在嗜冷的真菌。另外一类真核耐寒生物是雪生藻类,可致西瓜雪的发生。鉴别嗜冷生物主要观察下列特征:脂类细胞膜在化学上能否抵御由极寒带来的硬化,使得其内蛋白质呈现出“抗冻能力”,在水的熔点以下仍然能够保持其内环境为液态并且保护其DNA免受伤害。1. Yoshinori Murata, et al., "Genome-wide expression analysis of yeast response during exposure to 4C," Extremophiles (2006) 10:117–1282. Jill A. Mikucki, et al., "A Contemporary Microbially Maintained Subglacial Ferrous 'Ocean' " Science 324, 397 (2009);
相关
- 戒烟戒烟是指吸烟者戒除吸用尼古丁的毒瘾,亦是目前世界各国一项主要健康议题。当人类吸入尼古丁后,会影响脑中的奖赏路径(reward pathways),使吸食者感到愉悦,不少初期吸食者均认为自
- 神经外科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神经外科,也常称作脑外科,是外科的一个
- 影像诊断学影像诊断学(英语:Radiology)是通过特殊手段,展示患者身体内部结构的影像,揭示有无病变及对病变进行定性和/或定量分析,是现代医学极其重要的一个分支,也是现代医学中发展最快,取得成
- 磷3s2 3p32, 8, 5蒸气压((白磷))第一:1011.8 kJ·mol−1 第二:1907 kJ·mol−1 第三:2914.1 kJ·mol−1 (主条目:磷的同位素磷(拉丁语:Phosphorum,化学符号:P)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原子
- 微需氧微需氧微生物(Microaerophile)是一类必须要靠氧气才能生存的微生物。但是,它们能生存环境中的氧气含量低于现在大气中的氧含量(大气中氧含量通常为20%-21%,而这种生物生存环境
- 双球菌双球菌(拉丁语:diplococcus,复数diplococci)是球菌的一类,其细胞沿一平面分裂,而子细胞成双排列。代表种类有脑膜炎双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等
- 材料科学材料科学,涉及物质的性质及其在各个科学和工程学领域的整合应用,是一个研究材料的制备或加工工艺、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材料宏观性能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跨领域学科。涉及的理论
- CACNA1Sn/an/an/an/an/an/an/an/an/an/aCav1.1又称为L型钙通道α1亚基(calcium channel, voltage-dependent, L type, alpha 1S subunit,CACNA1S),为一种由CACNA1S基因翻译而成的蛋白质
- 肥皂肥皂,又名香皂、雪文(台湾话)、茶箍(台湾话)、饼药(潮汕话)、番枧(广府话),是用作个人清洁用品的表面活性剂,通常以固体块状的形式存在。古代不管是东西方,最早的洗涤成分不外乎都是碳酸
-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英语: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或称DPP-4 抑制剂或列汀类药物,是一种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来发挥作用的口服抗糖尿病药 ,用来治疗2型糖尿病。第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