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

✍ dations ◷ 2025-04-24 20:25:00 #暴力
暴力指基于故意侵犯或伤害他人的心理,而使用激烈且富有强制性力量之行为,包括有形物理或无形心理。暴力一般可被区分为“直接暴力”、“结构性暴力”和“文化暴力”。直接暴力意指直接造成肉体或心理伤害的作为,是中断或限制满足人类基本需求如生存、幸福、认同、自由的一种显然可见的暴力;结构性暴力是一种寄生于结构,即是由于政治、经济、社会体制所形成权力与资源分配的不平等而产生的隐性暴力,这种暴力可导致某些人的生存或基本需求间接地遭受威胁;文化暴力也可以被理解为文化霸权,这种暴力依靠对文化、教育、以及媒体上的控制,主导意义的诠释权以规范是非对错。此外,因为某些存在于文化体系中的元素会将直接暴力和结构性暴力合理化与合法化,故文化暴力亦被指是直接暴力与结构性暴力的生成源头。人类自古以来,为了生存,常透过暴力手段由自然界掠取生活必需品。在社会发展阶段,被压迫阶级通常以暴力手段推翻统治阶级。被压迫阶级在长期的压迫下,使得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处于劣势,但因人多,所以暴力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利器。列宁即认为“暴力是革命的火车头”。暴力往往要依赖于身体、技术、设备及武器等,工具的先进与否决定了暴力的效果。暴力是一种人与物的关系,施行暴力者总是要将他人压制在物的状态或者彻底消灭。基本上,对于暴力的行为,在法律上是不予鼓励,并且通常是禁止的,但是若能提出证据证明暴力手段的使用是出于正当防卫的目的,则通常刑责会被减免。如果一个国家对权力的行使依赖于暴力手段,往往使政权不能稳固,成为僭主暴政。国与国之间的战争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暴力行为,因此发动战争,在现代社会,是一种犯罪行为,违背国际法发动战争者会遭到国际的谴责与制裁,更甚者,其国家会遭到联合国派遣部队攻击,统治者会被送往国际法庭接受审判,除了在联合国的首肯下,“为国际秩序所发动者”除外。人际暴力主要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种是家庭暴力以及亲密伴侣暴力(英语: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以及亲密伴侣之间之暴力,多半是发生在家中,但也有例外的情形。另外一种是社区暴力,是指和没有亲属关系的人所发生的暴力行为,双方可能认识,也可能不认识,一般是发生在家庭以外的场所。第一种暴力包括了家庭中的虐待儿童、虐待老人、对亲密伴侣的暴力,也包括父母管教子女时失当而出现的暴力行为。第二种暴力则包括了青少年暴力、随机的暴力行为、对陌生人强奸或性侵犯、在学校、职场、监狱或是医疗机构等场所的暴力。若暴力是出现在家庭之中,会造成父母及子母心理层面的影响,也会影响其短期及长期的关系。有暴力倾向者遇事时,倾向以武力来解决问题,有此人生观可能是缘于他们的家庭成长环境、人生经历、朋党互相游说及影响等。儿童早期出现的行为问题,好像是在家庭中遭遇严厉体罚和虐待、父母疏忽正确监理、目睹家庭暴力、结交损友等人际关系因素,容易在进入青春期时发展成为暴力倾向,甚至延续到成年期。 一个人如果处于以暴力解决问题的家庭和社会,同时接触到酒精、毒品和武器的影响,也容易倾向以暴力解决矛盾。有部分观点指受到虚构的电影、电玩等影响,会产生条件反射的思维方法,增加现实的攻击行为。 从前的暴力行为令他们获得人际关系的优势,感觉对方害怕、退让、敬畏,从中获得优越的成就,因此强化了犯事者的暴力倾向之持续及升级。暴力倾向往往被认为是情绪商数低的表现,但两者并无直接关系,暴力倾向的人不一定因为冲动才使用暴力,只是更常使用暴力作为解决方法,或者喜爱使用暴力来作为舒缓压力的方式。暴力倾向不一定是施虐癖,后者是在对象处于痛苦状态时获得愉悦,而前者比较着重于使用暴力这行为本身,对于对象的感受不一定感兴趣。

相关

  • 汉斯·克里斯蒂安·革兰汉斯·克里斯蒂安·革兰(丹麦语:Hans Christian Gram,1853年9月13日-1938年11月14日),丹麦细菌学家。革兰氏染色法的发明人。1853年9月13日,革兰生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早年在哥本
  • 绿弯菌门绿弯菌门(Chloroflexi)是一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的细菌,又称作绿非硫细菌,尽管还有一部分称作热微菌的细菌也属于绿非硫细菌。它们具有绿色的色素,包括作为反应中心的菌绿素a和
  • 放射性放射性或辐射性是指某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从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而衰变形成另一种同位素(衰变产物),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衰变时放出的能量
  • 新拉丁语新拉丁语(拉丁语:Lingua Latina temporis humanistici、英语:New Latin 或 Neo-Latin)指在文艺复兴时期之后,20世纪前(约1375年至1900年之间)这段时间在学者间与科学文献上使用的拉
  • wikiWiki(i/ˈwɪkiː/)是在万维网上开放,且可供多人协同创作的超文本系统,由沃德·坎宁安于1995年首先开发。沃德·坎宁安将wiki定义为“一种允许一群用户用简单的描述来创建和连接
  • 艾滋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语: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HIV,又称艾滋病毒)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普遍认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导致艾滋
  • 子宫颈子宫颈(cervix、cervix uteri)是子宫底部狭窄的开口。连接阴道。形状是圆柱形或圆锥形。突出于阴道壁的前上方。子宫颈大约有一半长度可透过适当医学仪器看见。子宫颈伸入阴道
  • 巴特氏症候群2巴特氏症候群(Bartter syndrome)是一群肾小管病变的总称,它们的共同症状为低血钾、低血氯、代谢性碱中毒以及血中肾素浓度过高,但血压同时为正常。此症候群为肾小管上的数个离子
  • 胰泌素促胰液素(英语:secretin)为史上首个被发现的激素。是由十二指肠分泌的含27个氨基酸的激素。它的产生可由多种因素刺激,其中最强的刺激信号是胃酸中的盐酸。这种激素可作用于胰腺
  • 燃烧燃烧是物体快速氧化,产生光和热的过程。燃烧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广义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任何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叫燃烧。燃烧需要三种要素并存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