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头鲸

✍ dations ◷ 2025-11-28 05:18:06 #弓头鲸
弓头鲸(学名:Balaena mysticetus,旧称北极鲸,又称格陵兰露脊鲸、格陵兰鲸、巨极地鲸、北极露脊鲸),是一种属于鲸目的海洋哺乳动物。长成后长度可达20米 (雌性比雄性大)。体形粗壮,体色呈深色,无背鳍,上颚窄,下颚呈弓形。有长达3米的鲸须 (为同类动物中最长者)以滤食水中的小动物为生。颅骨大而厚实,用以自水下撞击冰面呼吸 (有伊努伊特人报告,其撞穿的冰层可达60公分厚)。鲸脂厚达43–50 公分,比任何其他动物都厚。本种在1758年首次见于林奈的《自然分类》 (Systema Naturae)第十版。其属名Balaena一直以来都只有一种。而在1849年由丹麦生理学家、动物学家丹尼尔·腓特烈·埃施里赫特 (Daniel Frederik Eschricht)提出的Leiobalaena是其异名。弓头鲸在分类上一直与露脊鲸分开,自1821年约翰·爱德华·格雷的研究把后者辨别出来以后一直如此,但这种分类并没有基因支持。的确,科学家认为两者的区别比弓头鲸与须鲸科的小。在未来的分类中两属的四个品种有很大机会被划入同一个属中。在化石纪录方面,在中新世 (距今约1000万年)至更新世 (距今约150万年)中五种同属的化石中,Balena prisca可能与现代的弓头鲸一样。这与更早的化石纪录,埋藏于距今2300万年前南美洲地层中的、与之最接近的Morenocetus中间有一段空隙。在所有须鲸中只有弓头鲸一生都在北极及附近水域渡过的。阿拉斯加的族群冬天会到白令海西南方,然后在春天北上,沿着浮冰的间隙进入楚科奇海和波弗特海,捕食磷虾和浮游动物。弓头鲸泳速缓慢,通常独来独往,或者结成最多六头的小群体。它们可以在水中逗留40分钟,但并非潜水能手。弓头鲸拥有一副洪厚的嗓子,在迁移、进食、和社交时用以互相沟通。其中一些长而重复的鲸歌可能是交配的讯号。其他动作包括跃出水面、在水面拍打尾巴和在水中直立。弓头鲸到10 至15 岁时达到性成熟。其交配期约在每年的三至八月,受孕期主要在三月。交配时组合可以是一雄一雌或数组雄性群体与一至二头雌鲸。每3 至4 年雌鲸会诞下一头幼鲸,幼鲸出生时长约4.5 米,重1 公吨。1岁时可成长至9 米。从前的估计寿命约60~70 年,与其他鲸类相若。但在1993、1995和1999年在鲸体内发现旧的象牙矛尖,触发了对鲸眼结构的研究,因此可以得出可靠的结论:至少部分个体是可以活到150~200岁的。另一项研究则显示雌鲸到了90岁仍然有生殖能力。由于其寿命之长,雌性也可能有更年期的现象。这从极大的个体并无幼兽在侧的情形中得到证实。天敌有虎鲸和人类。自古以来弓头鲸因为其脂肪、肉、油、骨和鲸须而被人类捕猎。在古老的鱼叉上可能沾有鲸脂,从而判断其年龄和被捕方式。它们与其近亲露脊鲸都有泳速缓慢和死后在水中漂浮的特性,因而成为了捕猎的上选。在商业化捕鲸时代来临以前,北方的水域估计有超过5万头弓头鲸。自1611年在斯瓦尔巴德群岛和格陵兰周围水域开始商业捕鲸,把当地增长缓慢的弓头鲸捕杀殆尽以后,人们便到新的海域继续捕鲸。在北太平洋的捕鲸活动始于19世纪中期,只花了20年的时间就把超过60%的鲸猎杀了,弓头鲸近乎于灭绝。目前作为弓头鲸数目下降的主要原因的商业捕鲸活动已经中断,其中阿拉斯加 (又称白令-楚科奇-波弗特群)的族群自此恢复过来,但当地的居民每年仍然捕猎少量鲸(25到40头/年)作基本食粮—这并不影响其复原。1990年其数量仍维持在7,800头,大约是大规模捕鲸前的41%。其他族群的情况资料较少,但估计数目已经很少,大概只有数百头。故全球数目约为8,000至9,000头。弓头鲸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被列入附件一,即“受到灭绝威胁的物种”。在美国《濒危物种法》中亦属濒危。其于红皮书的数据如下:

相关

  • 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英语:United Nations Office at Geneva,缩写为UNOG)是联合国秘书处驻瑞士日内瓦的一个办事处,是规模仅次于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的联合国机构,又称为联合国欧洲
  • 火箭核热力火箭是把工作流体,如氢在核反应堆中加热,接着从火箭发动机喷管中喷出产生推力的一种热力火箭。目前NERVA被建造出来验证核热力火箭。目前的核热力火箭使用的是核裂变技
  • 以弗所的索拉努斯索兰纳斯(英语:Soranus),约于公元1世纪至公元2世纪前后活动。生于以弗所的希腊医生,2世纪上半期行医并著有医学著作。现仅存的几部作品(用希腊语撰写)中包括四卷有关妇科的《论妇女
  • 舌头舌(舌头)是口腔底的肌肉,帮助咀嚼、吞咽、构音和感受味觉。舌能辨别酸、甜、苦、辣、咸、鲜味,舌表面的大部分粘膜上皮中含味蕾。因为舌是帮助发声的器官之一,在一些语言中,比如在
  •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国际纯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英语: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简称IUPAC,/ˈaɪjuːpæk, ˈjuː-/),又译为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国际纯化学与应用
  • 匍蜚蠊科见内文匍蜚蠊科(学名:Blaberidae),又名硕蠊科,是蜚蠊目匍蜚蠊总科之下两个科之一,也是蜚蠊目之下仅次于姬蜚蠊科的第二大物种分类。
  • 世界反兴奋剂组织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英语:World Anti-Doping Agency,法语:Agence mondiale antidopage,简称WADA,或称为世界反兴奋剂组织)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发起成立的独立国际组织。总部位于加拿
  •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英语: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 IRES)是一个长数百碱基对(bp)的基因工程元件。IRES最初发现于病毒中,后来发现一部分真核细胞的mRNA上也带有IRES元件。IR
  • 加拿大官方反对党主席加拿大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加拿大君主 (女皇伊莉莎伯二世)枢密院政府现今国会 (第43届) 加拿大上议院加拿大下议院议会选区 选举制度 最新选举最高法院其余次级联邦法院 《加拿
  • 荷鲁斯之眼荷鲁斯之眼又称真知之眼、埃及乌加眼,是一个自古埃及时代便流传至今的符号,也是古埃及文化中最令外人印象深刻的符号之一。荷鲁斯之眼顾名思义,它是鹰头神荷鲁斯的眼睛,代表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