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

✍ dations ◷ 2025-07-18 15:48:39 #水经注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由于书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献中很多在后世散失了,所以保存了许多资料。《水经注》一书首见于《隋书·经籍志》,唐代诗人陆龟蒙有诗“高抱相逢各绝尘, 水经山疏不离身”,可见唐代已大为流行。至北宋时已经缺5卷。清代王先谦认为郦道元注《水经》的目的在于“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右”。《水经》记载的河流仅137条,大量的支流被忽略了;《水经注》则记录更小的支流,所以《注》里记述的大小河流竟多至1252条,是《水经》的10倍,《渐江水》原本只有“渐江水出三天子都,北过余杭,东入于海”十六字,《水经注》中的注解竟长达六千字。此外还有五百多处湖泊和沼泽,湖泊类型名称有14个,即湖、泽、海、坈、陂、浦、渊、潭、池、薮、渚、塘、淀、沼等。二百多处泉水和井水等地下水,伏流有三十余处,瀑布六十多处,岩溶洞穴四十六处,温泉三十一处,各种桥梁超过九十座,津渡亦有九十余处;建筑方面记有中外古塔三十多处,宫殿一百二十余处,各种陵墓二百六十余处,寺院二十六处。而且观察得也很仔细,例如对温泉温度分5个等级,依次为“暖”、“热”、“炎热特甚”、“炎热倍甚”和“炎热奇毒”。有些地方详细记下了河谷的宽度、河床的深度、水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含沙量、冰期等,如洞庭湖“湖水广圆五百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华池“池方三百六十步”,黄河孟津河段的冰层厚度“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河水〉一篇,专讲黄河及其上游水系,是《水经注》全书最长的一篇,凡五卷,占《水经注》全文的七分之一,《水经注》对二次黄河改道称之为“大河故渎”和“王莽河”。〈河水〉卷五甚至描述了古印度的恒河、印度河和孟加拉湾的水文地理。《水经注》不仅讲河流,还详细记载了河流所经的地貌、地质矿物和动植物,所记矿物如金、银、铜、铁、锡、汞等,非金属矿物有雄黄、硫黄、盐、石墨、云母、石英、玉、石材等有20余种,岩石19种。《水经注》中记载了许多古生物残骸化石和遗迹化石,渭水上游成纪县(今甘肃庄浪县)僵人峡还有人类化石。后世可以从中了解古代的耕作制度、古代植物种类和植被分布,动物的地区分布及其活动的季节性,以及古人如何利用它们取得经济效益。《水经注》还载录了不少古代的陵墓以及墓前碑刻。《水经注》所记载的地名高达二万处左右。清人钱大昕发现汉初分封的侯国,在班固的《汉书》中已经记载不完全了,但《水经注》里竟能索得十之六七。郦道元写景文字,遣词精当,能以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不同性格的山水,仅就描写瀑布,它所用的词汇就有:泷、洪、悬流、悬水、悬涛、悬泉、悬涧、悬波、颓波、飞清等,多收录生动优美的故事神话、人物典故、民俗物产、人文遗迹、建置沿革、民间歌谣、谚语方言,“词组只字,妙绝古今”,引书多达437种,辑录汉魏金石碑刻350种。唐代李白、杜甫的诗篇里,都吸收了《水经注》的艺术滋养,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文章实脱胎于《水经注》。宋初编纂《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引用此书甚多。宋朝苏轼在《寄周安孺茶诗》说:“嗟我乐何深,《水经》也屡读。”清朝人刘献廷称此书为“宇宙未有之奇书”。丁谦推此书为“圣经贤传”。《水经》因循黄河河源为昆仑山的错误,卷一说:“余考群书,咸言河出昆仑,重源潜发,沦于蒲昌,出于海水。”唐代杜佑在《通典》说它“灼然荒唐”,宋代欧阳忞的《舆地广记》亦明确指出其黄河河源问题上的“纰缪”。卷十四《濡水》:有“至卑耳之溪,有赞水者”一语,并说︰“然卑耳之川若赞溪者,亦不知所在也”。郦道元推断“赞水”在汉朝时已经“苞沦洪波”,清人赵一清还认为赞水是辟耳山的拘夏溪。事实上,这都是以讹传讹,“有赞水者”指的是赞引渡水之人,清人孙诒让指出此文见诸于房玄龄注《管子․小问》就解释过这个问题。由于郦道元是北朝人,未必能亲临南方水系,记录不免简略,有不少错误;卷二十九〈沔水〉写沔水(今汉江)“又东至会稽余姚县,东入于海”,是重大错误;事实上,《水经注》记载的北方诸水,错误也不少。陈桥驿曾以卷十四《濡水》一篇为例,经“濡水从塞外来,东南过辽西令支县北”注中,注文对濡水发源的记载,即是一个明显的错误。又由于受到《山海经》、《穆天子传》的影响,《水经》甚至有荒诞不经的内容,例如称济水“三伏三见”,《尚书·禹贡》最早提出“三伏三见”的特性,甚至《梦溪笔谈》亦载:“今历下凡发地皆是流水,世传济水经过其下,东阿亦济水所经”;卷三十九《庐江水》,则是一条不存在的河流,很明显是受到《山海经》的误导。郦道元以岷江为长江之发源,这是受到《尚书·禹贡》的误导。大陆郦学专家陈桥驿甚至认为郦道元并没有到过三峡,实是参考袁山松的《宜都记》。《水经注》喜引奇文,有时并不加以考订,清人全祖望称其“过于嗜奇,称繁引博”,凌扬藻也说“但嗜奇博,读者眩焉”,卷一还包括印度河和恒河的上源在内,也存在不少错误,明代杨慎称其“泛引佛经怪诞之说,几数千言,亦赘已”,周婴亦提出过批评:“皆蹑法显之行踪,想恒流之洄洑,其间水陆未辨,道里难明,所计差池,厥类亦众。”,黄宗羲亦称“开章河水二字注以数千言,援引释氏无稽,于事实何当,已失作者之意”;章巽在其《水经注和法显传》一文详列错误。《水经注》说:“洹水出上党泫氏县。水出洹山,山在长子县也”,也是错的,洹水应发源自河南省林州市的林虑山,最早在《后汉书·林虑》条下晋徐广作注即说:“洹水所出,苏秦会诸侯盟处”;光绪八年(1882年)山西《长子县志》即指出《水经注》的错误:“案洹水出林虑山,东流入淇,去长子甚远,郦注未核”。明、清学者十分重视《水经注》,对研究《水经注》的学问称之“郦学”。郦学是指针对郦道元的《水经注》的研究,一般可分三大学派:考据学派、词章学派以及地理学派。另外还有一宗戴震校勘《水经注》时卷入抄袭赵一清成果的百年公案。目前陈桥驿著《郦道元评传》可视为研究郦道元的典范著作。《水经注》不同版本中,以《永乐大典本》、《水经注笺》、《七校水经注》、《水经注释》、《水经注武英殿聚珍本》、《合校水经注》及《水经注疏》为最著名。胡适曾经用二十多年的光阴研究《水经注》,写有七十余篇的手稿,辑入《胡适手稿》一至六集。

相关

  • 原生生物超类群与门以及众多不同分类会包括的分类单元原生生物(学名:Protist,发音: /ˈproʊtᵻst/)统称真核生物域中,不属于植物、动物和真菌,一般个体微小、多数为单细胞、有细胞核和原生
  • RNA干扰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缩写为RNAi)是指一种分子生物学上由双链RNA诱发的基因沉默现象,其机制是通过阻碍特定基因的转录或翻译来抑制基因表达。当细胞中导入与内源性mRNA编码
  • 褐藻素褐藻素(Fucoxanthin)是分子式为C42H58O6的叶黄素类,是褐藻纲的叶绿体中常见的色素,也存在在及大部分不等鞭毛类生物中,使其有褐色至绿色的色泽。褐藻素会吸收可见光谱中蓝绿色至
  • 病毒培养病毒培养(Viral Culture)是一种通过将病毒与它能感染的细胞混合以对病毒进行检测的实验室检验手段。如果细胞出现变化,即出现“致细胞病变作用”(cytopathic effect),则可以说培养
  • 弗洛伊德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德语:Sigmund Freud,出生名:Sigismund Schlomo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犹太人。生于奥地利弗莱堡(今属捷克),后
  • 爱利克·埃里克森爱利克·霍姆伯格·埃里克森(德语:Erik Homburger Erikson,1902年6月15日-1994年5月12日),又译为艾力克·汉博格·艾力逊,是一位德裔美籍发展心理学家与心理分析学者,以其心理社会发
  • 粥状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英语:Atherosclerosis)是一种是粥样斑块(英语:Atheroma)沉积在血管壁并造成动脉狭窄的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通常没有症状,严重时视其影响的动脉所在,可能造成冠状
  • 汞中毒汞中毒(英语:Mercury poisoning ),又称为水银中毒,系指因暴露汞(水银)而导致的一种金属中毒(英语:metal poisoning)。症状依类型、剂量、方法及暴露时间长短而有所不同,可能的症状有肌
  • 面试面试,又称口试,是用人单位和应聘者之间见面交流的一种就业测试,是用人单位选择员工最常用的方法。工作面试主要考核应聘者的智力水平、相关工作经验、教育背景、生理状况(负重、
  • OWL网络本体语言(英语:Web Ontology Language,OWL)旨在提供一种可用于描述网络文档和应用之中所固有的那些类及其之间关系的语言。OWL网络本体语言当前已经获得万维网联盟认可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