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球蛋白

✍ dations ◷ 2025-11-18 23:09:45 #肌球蛋白
肌凝蛋白(英语:myosin),又称为肌球蛋白,是真核细胞内的一类ATP依赖型分子马达,对细胞的运动与细胞内物质传输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肌凝蛋白II就在肌肉收缩和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他种类的肌凝蛋白也有着类似的功能。这个蛋白质一开始被描述成一种同时存在于平滑肌和横纹肌中的ATP酶。后来经过Pollarg和Korn的对于棘变形虫属体内类肌凝蛋白功能的研究才发现,许多真核细胞存在同源蛋白基因。证实此类蛋白质的用途不仅仅存在于肌肉细胞中。其分子形状如豆芽状,由两条重链和多条轻链构成。两条重链的大部分相互螺旋形地缠绕为杆状,构成豆芽状的杆;重链的剩余部分与轻链一起,构成豆芽的瓣。被激活后,具有活性的、能分解ATP的ATP酶。其分子量约为51万。在粗丝中,都是分子的头朝向粗丝的两端,呈纵向线性缔合排列。大多数肌凝蛋白分子由头部、颈部和尾部组成。收缩过程图解步骤 1步骤 2步骤 3步骤 4EC 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 2.1/2/3/4/5/6/7(2.7.10/11-12)/8/9  · 3.1/2/3/4(3.4.21/22/23/24)/5/6/7/8/9/10/11/12/13  ·

相关

  • 慢性肺部阻塞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语: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缩写为COPD),常简称为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性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阻塞性肺疾病(英语:Obstructive lung disease)。其
  • 叠氮氯霉素叠氮氯霉素(英语:Azidamfenicol)是一种酰胺醇类抗生素,其结构与氯霉素相似。叠氮氯霉素只能外用,其制品(如滴眼液、软膏等)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感染。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
  • 紫斑紫癜或称紫斑是皮肤或粘膜上出现的紫色血块,是小儿出血性疾病中一种常见的疾病;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者为其特征;多发于学龄儿童。3毫米~ 10毫米的紫色血块。小于3毫米大小的红
  • 呋喃妥因呋喃妥因(英语:Nitrofurantoin)商品名称Macrobid,是一种用作治疗尿道感染的抗生素。对于肾脏感染(英语:Pyelonephritis)不具效用,须以口服方式服用。常见副作用包含恶心、食欲不振、
  • 朗格汉斯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又称兰氏细胞)是在皮肤和黏膜的树状细胞(抗原呈递细胞),其中含有称作伯贝克颗粒(英语:Birbeck granules)的胞器,在上皮中的任何一层都有朗格汉斯细胞,不过主要是在棘状
  • 亚伯拉罕亚伯拉罕(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ey
  • 毒药的历史毒药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之前。自人类有史以来,毒药就用途广泛,通常是作为武器、解毒药或医疗药。毒药极大促进了医学、毒理学等其他学科分支的发展。毒药在远古时就已
  • 边音边音(英语:lateral consonant,古汉语:半舌音)是发音方法的一种。发音时,口腔的气流通路的中间被阻塞,气流从舌头的两边通过。中古汉语的来母,普通话的l都是边音。当符号成对出现时,左
  • 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简称甲表,是中华民国教育部于1979年出版的常用字和字体标准,内收4808字。次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简称乙表,是中华民国教育部于1982年12月出版的次常用字和字体
  • 巫山人巫山人(学名:Homo erectus wushanensis)是1984年在三峡地区龙骨坡遗址发现的史前人类,出土了人类门齿和一段人类下颌骨,颌骨上带有两个牙齿。此外在同一土层中发现了人类加工或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