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亚次大陆的印欧语
✍ dations ◷ 2025-02-23 06:00:16 #南亚次大陆的印欧语
印度-雅利安语支(英语:Indo-Aryan languages)是印度-伊朗语族的分支,属于印欧语系的一部分,分布在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是雅利安人在前20世纪带到南亚的语言,现代统称使用印度-雅利安语的族群为印度-雅利安人。这个语族的语言有超过200种,其中使用人数多于1千万的语言,就包括了印地语、孟加拉语、马拉地语、西旁遮普语(Lahnda)、乌尔都语、古吉拉特语、奥里亚语、东旁遮普语、博杰普尔语、迈蒂利语、信德语、阿瓦德语、尼泊尔语、阿萨姆语、吉大港语(Chittagonian)、西莱基语(Siraiki)、僧伽罗语、哈里亚纳语(Haryanvi)、马尔瓦里语(Marwari)、摩揭陀语(Magadhi)、恰蒂斯加尔语(Chhattisgarhi)和塞海蒂语(Sylheti)等。现代的大部分雅利安语言源自梵语,只有克什米尔语和信德语保留少数比梵语还要原始的特征。和梵语相同,新印度-雅利安语言的规范塞音系统由五个发音部位构成: 唇音、齿音、卷舌音、硬腭音和软腭音。卷舌音可以涉及到卷舌,或卷曲舌头得以用舌尖下侧做接触,或只是缩舌。接触点可以是齿龈或齿龈后,舌头的不同形状比其位置更能引起显著不同的音质。硬腭塞音有塞擦音释放并且传统上包括在内,它涉及到独特的发音部位(舌叶接触硬腭)。广泛的抄录为 ,Masica (1991:94) 声称 是更准确的呈现。偏离于规范系统,一些语言和方言用齿龈塞擦音 替代了硬腭音,尽管其中一些在特定位置保留 : 在前元音之前(特别是 /i/),在 /j/ 之前,或在长辅音的时候。作为额外发音部位的齿龈音出现于马拉地语和孔卡尼语中,这里的方言混合和其他因素扰乱了前面提到的互补来产生极小环境,出现在西部帕哈里方言中通过内部发展(*t̪ɾ, t̪ > tʃ), 和出现在克什米尔语中。在某些达尔德语中在此之上额外的清卷舌塞擦音 把塞音发音部位极大化为七个(排除借用的 /q/),而对这个总表的一种简约涉及到 *ts > s,这发生在阿萨姆语、吉大港语、僧伽罗语(尽管这里曾有次生 /ts/ 的其他来源),和南部 Mewari 语中。在塞音发音部位的数目上的进一步简约出现在阿萨姆语和罗姆语中,它们失去了特征性的齿音/卷舌音对比,和在吉大港语中,它有通过在很多部位上的擦音化(> )而失去唇音和软腭音发音部位的危险。梵语有对应口腔音的五个鼻音发音位置,而在现代语言和方言 Dogri, Kacchi, Kalasha, Rudhari, 希纳语, Saurasthtri, 和信德语之中据分析有这种音位鼻音 /m n
ɳ
ɲ
ŋ/ 的完整补全,而后两个一般是来自同发音位置鼻音 + 塞音音丛中的塞音消失的结果( > , > ),尽管还有其他来源。下面是主要和代表性新印度-雅利安语言的辅音系统,发表于 Masica (1991:106-107),但这里使用了 IPA。括号指示这些辅音只在借词中出现: 方括号指示它们是“非常低功能性借词”。排列大致上按照地理。根据《民族语》的印度-雅利安语支分类:
相关
- 肺病呼吸系统疾病 (Respiratory Diseases)。 是指局限于呼吸系统的疾病。从生理上分为两类:阻塞性肺病和限制性肺疾病。 从解剖学上可分为: 上呼吸道疾病,下呼吸道疾病,肺间质疾病和
- 型态学是技术分析中重要的一环,最早可追溯至道氏理论。主要记录价格的变动,并将其转换成图表显示。由于目标测量的关系,使技术分析的支持者喜欢采用。根据所在位置,分成两大类:根据形状
- 基因体基因组(genome)在生物学中,是指一个生物体所包含的DNA(部分病毒是RNA)里的全部遗传信息,又称基因体。基因组包括基因和非编码DNA。1920年,德国汉堡大学植物学教授汉斯·温克勒(Hans
- 柳氮磺胺吡啶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缩写为SSZ,是一种磺胺类药物,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以及克罗恩病。柳氮磺胺吡啶最早于1950年在美国获批上市,目前仍然是治疗类风湿
- 异麦芽糖异麦芽糖是一种二糖,类似于麦芽糖,但拥有α-(1-6)-糖苷键,而不是麦芽糖的α-(1-4)-糖苷键。可水解为两个葡萄糖分子。 麦芽糖浆在转葡糖苷酶(英语:transglucosidase) (TG,也称α-葡
- 塞浦路斯音节文字塞浦路斯音节文字(Cypriot syllabary)是铁器时代的塞浦路斯使用的音节文字,从大约公元前11世纪到前4世纪,此后它被希腊字母所替代。这个变革的发起者是萨拉米斯国王埃瓦戈拉斯。
- 采邑制采邑制是欧洲在封建时代,尤其是中世纪早期在西欧地区主要实施的一种土地占有制度。采邑制最初是查理·马特在担任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期间(715年─741年)实施的。以前墨洛温王朝时
- 氰化钾氰化钾(化学式:KCN),俗称山埃钾,是氰化氢的钾盐。在一般环境下氰化钾是一种呈无色或白色、有杏仁味、外观与糖相似并且易溶于水的固体。尽管有剧毒,由于是能与元素金组成可溶化合
- 低可侦测性技术低可侦测性技术(英语:low observable technology),也称为“隐形技术”(英语:stealth technology),是通过特殊设计、表面材质或装置,降低物体被侦测到的机会或缩短其可被侦测距离的科
-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ose–Einstein condensate)是玻色子原子在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所呈现出的一种气态的、超流性的物质状态(物态)。1995年,麻省理工学院的沃夫冈·凯特利与科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