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Unicode
✍ dations ◷ 2025-01-23 00:04:34 #Unicode
Unicode(中文:万国码、国际码、统一码、单一码)是计算机科学领域里的一项业界标准。它对世界上大部分的文字系统进行了整理、编码,使得电脑可以用更为简单的方式来呈现和处理文字。Unicode 伴随着通用字符集的标准而发展,同时也以书本的形式对外发表。Unicode 至今仍在不断增修,每个新版本都加入更多新的字符。当前最新的版本为2019年5月公布的12.1.0,已经收录超过13万个字符(第十万个字符在2005年获采纳)。Unicode涵盖的数据除了视觉上的字形、编码方法、标准的字符编码外,还包含了字符特性,如大小写字母。Unicode发展由非营利机构统一码联盟负责,该机构致力于让 Unicode 方案取代既有的字符编码方案。因为既有的方案往往空间非常有限,亦不适用于多语环境。Unicode备受认可,并广泛地应用于电脑软件的国际化与本地化过程。有很多新科技,如可扩展置标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简称:XML)、Java编程语言以及现代的操作系统,都采用Unicode编码。Unicode是为了解决传统的字符编码方案的局限而产生的,例如ISO 8859-1所定义的字符虽然在不同的国家中广泛地使用,可是在不同国家间却经常出现不兼容的情况。很多传统的编码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容许电脑处理双语环境(通常使用拉丁字母以及其本地语言),但却无法同时支持多语言环境(指可同时处理多种语言混合的情况)。Unicode 编码包含了不同写法的字,如“ɑ/a”、“強/强”、“戶/户/戸”。然而在汉字方面引起了一字多形的认定争议(详见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主题)。在文字处理方面,统一码为每一个字符而非字形定义唯一的代码(即一个整数)。换句话说,统一码以一种抽象的方式(即数字)来处理字符,并将视觉上的演绎工作(例如字体大小、外观形状、字体形态、文体等)留给其他软件来处理,例如网页浏览器或是文字处理器。当前,几乎所有电脑系统都支持基本拉丁字母,并各自支持不同的其他编码方式。Unicode为了和它们相互兼容,其首 256 个字符保留给 ISO 8859-1 所定义的字符,使既有的西欧语系文字的转换不需特别考量;并且把大量相同的字符重复编到不同的字符码中去,使得旧有纷杂的编码方式得以和Unicode编码间互相直接转换,而不会丢失任何信息。举例来说,全角格式区段包含了主要的拉丁字母的全角格式,在中文、日文、以及韩文字形当中,这些字符以全角的方式来呈现,而不以常见的半角形式显示,这对竖排文字和等宽排列文字有重要作用。在表示一个 Unicode 的字符时,通常会用“U+”然后紧接着一组十六进制的数字来表示这一个字符。在基本多文种平面(英语:Basic Multilingual Plane,简写 BMP。又称为“零号平面”、plane 0)里的所有字符,要用四个数字(即两个byte,共16 bits,例如 U+4AE0,共支持六万多个字符);在零号平面以外的字符则需要使用五个或六个数字。旧版的 Unicode 标准使用相近的标记方法,但却有些微小差异:在 Unicode 3.0 里使用“U-”然后紧接着八个数字,而“U+”则必须随后紧接着四个数字。位于美国加州的Unicode组织允许任何愿意支付会费的公司和个人加入,其成员包含了主要的电脑软硬件厂商,例如Adobe系统、苹果公司、惠普、IBM、微软、施乐等。20世纪80年代末,组成 Unicode 组织的商业机构,和国际合作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因为电脑普及和信息国际化的前提下,分别各自成立了 Unicode 组织和 ISO-10646 工作小组。他们不久便发现对方的存在,大家为着相同的目的而工作。1991 年,Unicode Consortium 与 ISO/IEC JTC1/SC2 同意保持 Unicode 码表与 ISO 10646 标准保持兼容并密切协调各自标准近一步的扩展。虽然实际上两者的字集编码相同,但实质上两者确实为两个不同的标准。Unicode 1.1 对应于 ISO 10646-1:1993,Unicode 3.0 对应于 ISO 10646-1:2000,Unicode 3.2 对应于 ISO 10646-2:2001,Unicode 4.0 对应于 ISO 10646:2003,Unicode 5.0 对应于 ISO 10646:2003 及附录 1–3。Unicode 自版本 2.0 开始保持了向后兼容,即新的版本仅仅增加字符,原有字符不会被删除或更名。统一码联盟在 1991 年首次发布了 The Unicode Standard。Unicode 的开发结合了国际标准化组织所制定的 ISO/IEC 10646,即通用字符集。Unicode 与 ISO/IEC 10646 在编码的运作原理相同,但 The Unicode Standard 包含了更详尽的实现信息、涵盖了更细节的主题,诸如比特编码(bitwise encoding)、校对以及呈现等。The Unicode Standard 也枚举了诸多的字符特性,包含了那些必须支持两种阅读方向的文字(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的文字阅读方向,例如阿拉伯文是由右至左)。Unicode 与 ISO/IEC 10646 这两个标准在术语上的使用有些微的不同。在 2005 年,Unicode 的第十万个字符被引入成为标准之一,该字符被用于马拉雅拉姆语。截至当前的 Unicode 各版本及其发布时间如下:ISO/IEC 10646-2:2001ISO/IEC 10646-2:2001大概来说,Unicode 编码系统可分为编码方式和实现方式两个层次。《The Unicode Standard Version 6.2 – Core Specification》 文档给出了 Unicode 的十大设计原则:统一码的编码方式与 ISO 10646 的通用字符集概念相对应。当前实际应用的统一码版本对应于 UCS-2,使用 16 位的编码空间。也就是每个字符占用 2 个字节。这样理论上一共最多可以表示 216(即 65536)个字符。基本满足各种语言的使用。实际上当前版本的统一码并未完全使用这 16 位编码,而是保留了大量空间以作为特殊使用或将来扩展。上述 16 位统一码字符构成基本多文种平面。最新(但未实际广泛使用)的统一码版本定义了 16 个辅助平面,两者合起来至少需要占据 21 位的编码空间,比 3 字节略少。但事实上辅助平面字符仍然占用 4 字节编码空间,与 UCS-4 保持一致。未来版本会扩充到 ISO 10646-1 实现级别 3,即涵盖 UCS-4 的所有字符。UCS-4 是一个更大的尚未填充完全的 31 位字符集,加上恒为 0 的首位,共需占据 32 位,即 4 字节。理论上最多能表示 231个字符,完全可以涵盖一切语言所用的符号。基本多文种平面的字符的编码为 U+hhhh,其中每个 h 代表一个十六进制数字,与 UCS-2 编码完全相同。而其对应的 4 字节 UCS-4 编码后两个字节一致,前两个字节则所有位均为 0。关于统一码和 ISO 10646 及 UCS 的详细关系,见通用字符集。Unicode 的实现方式不同于编码方式。一个字符的 Unicode 编码是确定的。但是在实际传输过程中,由于不同系统平台的设计不一定一致,以及出于节省空间的目的,对 Unicode 编码的实现方式有所不同。Unicode 的实现方式称为 Unicode转换格式(Unicode Transformation Format,简称为 UTF)。例如,如果一个仅包含基本 7 位 ASCII 字符的 Unicode 文件,如果每个字符都使用 2 字节的原 Unicode 编码传输,其第一字节的 8 位始终为 0。这就造成了比较大的浪费。对于这种情况,可以使用 UTF-8 编码,这是一种变长编码,它将基本 7 位 ASCII 字符仍用 7 位编码表示,占用一个字节(首位补 0)。而遇到与其他 Unicode 字符混合的情况,将按一定算法转换,每个字符使用 1-3 个字节编码,并利用首位为 0 或 1 进行识别。这样对以7位ASCII字符为主的西文文档就大幅节省了编码长度(具体方案参见 UTF-8)。类似的,对未来会出现的需要 4 个字节的辅助平面字符和其他 UCS-4 扩充字符,2 字节编码的 UTF-16 也需要通过一定的算法进行转换。再如,如果直接使用与 Unicode 编码一致(仅限于 BMP 字符)的 UTF-16 编码,由于每个字符占用了两个字节,在麦金塔电脑(Mac)机和个人电脑上,对字节顺序的理解是不一致的。这时同一字节流可能会被解释为不同内容,如某字符为十六进制编码 4E59 ,按两个字节拆分为 4E 和 59,在 Mac 上读取时是从低字节开始,那么在 Mac OS 会认为此 4E59 编码为 594E,找到的字符为“奎”,而在 Windows 上从高字节开始读取,则编码为 U+4E59 的字符为“乙”。就是说在 Windows 下以 UTF-16 编码保存一个字符“乙”,在 Mac OS 环境下打开会显示成“奎”。此类情况说明 UTF-16 的编码顺序若不加以人为定义就可能发生混淆,于是在 UTF-16 编码实现方式中使用了大端序(Big-Endian,简写为 UTF-16 BE)、小端序(Little-Endian,简写为 UTF-16 LE)的概念,以及可附加的字节顺序记号解决方案,当前在 PC 机上的 Windows 系统和 Linux 系统对于 UTF-16 编码默认使用 UTF-16 LE。(具体方案参见UTF-16)此外 Unicode 的实现方式还包括 UTF-7、Punycode、CESU-8、SCSU、UTF-32、GB18030 等,这些实现方式有些仅在一定的国家和地区使用,有些则属于未来的规划方式。当前通用的实现方式是 UTF-16 小端序(LE)、UTF-16 大端序(BE)和 UTF-8。在微软公司 Windows XP 附带的记事本(Notepad)中,“另存为”对话框可以选择的四种编码方式除去非 Unicode 编码的 ANSI(对于英文系统即 ASCII 编码,中文系统则为 GB2312 或 Big5 编码)外,其余三种为“Unicode”(对应 UTF-16 LE)、“Unicode big endian”(对应 UTF-16 BE)和“UTF-8”。当前辅助平面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第二和第三平面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中,因此包括 GBK、GB18030、Big5等简体中文、繁体中文、日文、韩文以及越南喃字的各种编码与 Unicode 的协调性被重点关注。考虑到 Unicode 最终要涵盖所有的字符。从某种意义而言,这些编码方式也可视作 Unicode 的出现于其之前的既成事实的实现方式,如同 ASCII 及其扩展 Latin-1 一样,后两者的字符在 16 位 Unicode 编码空间中的编码第一字节各位全为 0,第二字节编码与原编码完全一致。但上述东亚语言编码与 Unicode 编码的对应关系要复杂得多。在非 Unicode 环境下,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的字符集不一致,很可能出现无法正常显示所有字符的情况。微软公司使用了代码页(Codepage)转换表的技术来过渡性的部分解决这一问题,即通过指定的转换表将非 Unicode 的字符编码转换为同一字符对应的系统内部使用的 Unicode 编码。可以在“语言与区域设置”中选择一个代码页作为非 Unicode 编码所采用的默认编码方式,如936为简体中文GB码,950为繁体中文Big5(皆指PC上使用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非英语的欧洲语言编写的软件和文档很可能出现乱码。而将代码页设置为相应语言中文处理又会出现问题,这一情况无法避免。只有完全采用统一编码才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但当前尚无法做到这一点。代码页技术现在广泛为各种平台所采用。UTF-7 的代码页是 65000,UTF-8 的代码页是 65001。XML 及其子集 XHTML 采用 UTF-8 作为标准字集,理论上我们可以在各种支持 XML 标准的浏览器上显示任何地区文字的网页,只要电脑本身安装有合适的字体即可。可以利用nnn;的格式显示特定的字符。nnn 代表该字符的十进制 Unicode 代码。如果采用 十六进制 代码,在编码之前加上x字符即可。但部分旧版本的浏览器可能无法识别十六进制代码。过去电脑编码的 8 位标准,使每个国家都只按国家使用的字符而编定各自的编码系统;而对于部分字符系统比较复杂的语言,如越南语,又或者东亚国家的大型字符集,都不能在 8 位的环境下正常显示。只是最近才有在文本中对十六进制的支持,那么旧版本的浏览器显示那些字符或许可能有问题-大概首先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只是在对于大于 8 位 Unicode 字符的显示。解决这个问题的普遍做法仍然是将其中的十六进制码转换成一个十进制码(例如:♠用♠代替♠)。也有一些字符集标准将一些常用的标志存放在字符内码外面,那么你可能使用象—这样的文本标志来表示一个长划(—)的情况,即使它的字符内码已经被使用,这些标准也不包含那个字符。然而部分由于 Unicode 版本发展原因,很多浏览器只能显示 UCS-2 完整字符集,也即现在使用的 Unicode 版本中的一个小子集。下表可以检验您的浏览器如何显示各种 Unicode 代码:一些多语言支持的网页浏览器,比如微软 Windows 系统的 Internet Explorer 5.5 及以上版本,以及跨平台的浏览器 Mozilla/Netscape 6,可以在安装时根据需要动态地使用相应的字符集,预先安装了合适的语言包,就可以同时显示页面上的各种Unicode字符。Internet Explorer 5.5 还提出用户可以在需要新字体时,即装即用。另外的浏览器如 Netscape Navigator 4.77,则只能显示跟页面编码相应字符集中的文字。当你使用后一种浏览器时,你不大可能预先安装所有的字体,即使有了字体,浏览器也不一定能将这些字体完全应用起来。可能遇到的情况是,这种浏览器只能够显示部分文字,因为它们是按照标准进行编码,尽管理论上在兼容的系统中,只要有了相应的 Code2000 字体,就可以正确显示。一种变通的办法,是将某些少见的字符,通过“名称实体引用”的方式来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各有直接输入 Unicode 字符的方法:在 SGML、HTML、XML 的文本中,使用字符值引用或字符实体引用表示一个 Unicode 字符。截至 2011 年 10 月,可以使用微软拼音 2003 或 2007 版本,仓颉输入法第三代第五代第六代版本,郑码Unicode版本,海峰五笔9.3版本,新注音输入法和 VimIM 进行输入。使用 Microsoft IME 2007,可以在IME PAD里找到Unicode的点击表。点击字符即可输入。选择字体可以预览字符效果。除了输入法外,操作系统也会提供另外几种方法输入Unicode。像是 Windows 2000 之后的 Windows 系统就提供一个可点击的字符映射表。又或者在 Microsoft Word 下,按下 Alt 键不放,输入 0 和某个字符的 Unicode 编码(十进制),再松开 Alt 键即可得到该字符,如Alt + 033865会得到 Unicode 字符叶。另外按Alt + X组合键,MS Word 也会将光标前面的字符同其十六进制的四位 Unicode 编码进行互相转换。
相关
- 肢肢,或称肢体,是指动物的手和脚。哺乳类动物拥有四条肢体,故又称为四肢。另一方面,手臂和腿也分别可称为上肢和下肢。昆虫的肢体则多很多,如毛虫、蜈蚣有很多附肢。
- 发酵发酵作用(英语:fermentation)有时也写作酦酵,其定义由使用场合的不同而不同。通常所说的发酵,多是指生物体对于有机物的某种分解过程。发酵是人类较早接触的一种生物化学反应,如今
- 鲁本斯式彼得·保罗·鲁本斯(荷兰语:Sir Peter Paul Rubens,/ˈruːbənz/;,荷兰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
- 抗胆碱剂抗胆碱剂(英语:anticholinergic agent)是一种在中央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阻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物质。抗胆碱剂经由选择性阻断乙酰胆碱神经递质连结其神经细胞的受体,抑制副
- 5第5周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五行(即周期)的元素。含有:第1周期元素 - 第2周期元素 - 第3周期元素 - 第4周期元素 - 第5周期元素 - 第6周期元素 - 第7周期元素 - 第8周期元素
- IVBbr /4固体、 液体、 气体4族元素(又称钛族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上第4族(ⅣB族)的元素,位于3族元素与5族元素之间。4族元素包含钛(Ti)、锆(Zr)、铪(Hf)、
- 哈德逊湾哈德森湾(英语:Hudson Bay,或称哈德逊湾)位于加拿大东北部巴芬岛与拉布拉多半岛西侧的大型海湾,面积122.6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57米。北部时常会有北极熊出现。主要港口有丘吉尔
- 威廉一世威廉一世(古诺曼语: Williame I;英语:William I;法语:Guillaume Ier;1028年:3311月8日-1087年9月9日),通常被称为征服者威廉(英语:William the Conqueror),有时被称为私生子威廉(英语:Willi
- 广泛性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英语: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是经常为小事而感到持续焦虑的状态,这种焦虑与周围任何特定的情景都没有关系,而一般是由过度的担忧引起。大部分人有时会感到
- 肠粘连沾黏(英语:Adhesion)是组织或器官间所发生的纤维性组织,常见于手术区域。沾黏的纤维组织可以视为是体内的疤痕。如同疤痕,沾黏是手术后人体修复过程中会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