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卡末林·昂内斯
✍ dations ◷ 2025-02-23 19:26:42 #卡末林·昂内斯
海克·卡末林·昂内斯(荷兰语:Heike Kamerlingh Onnes,1853年9月21日-1926年2月21日),荷兰物理学家,超导现象的发现者,低温物理学的奠基人。昂内斯1853年出生于荷兰的格罗宁根。他的父亲哈姆·卡末林·昂内斯(Harm Kamerlingh Onnes)是一个砖厂的老板。他的母亲是阿纳姆的安娜·葛迪纳·科尔斯。1870年,卡末林·昂内斯进入格罗宁根大学,第二年前往德国的海德堡大学,在1871年到1873年间跟随物理学家罗伯特·本生和古斯塔夫·基尔霍夫学习。1876年,昂内斯从格罗宁根大学本科毕业,1879年又在该校获得博士学位。他的论文是“Nieuwe bewijzen voor de aswenteling der aarde”(地球自转的新证据)。1882年,昂内斯成为荷兰莱顿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和物理实验室负责人,将实验室的主攻方向定为低温物理学。当时获得低温的主要手段是液化气体,1882年以前,只有氢气和氦气尚未被液化。英国物理学家杜瓦经过二十余年的研究,在1898年首次液化了氢气。莱顿大学物理实验室在昂内斯的领导下迅速发展,于1894年创建了莱顿大学低温物理实验室,建立了大型液化气工厂,1904年,他创办了一个非常大的低温实验室,并邀请了其他研究者,这使他在科学界被高度重视。同年,他的研究团队液化了氧气,两年后又液化了氢气。1908年7月10日,他的团队又应用汉普森-林德循环和低温恒温器和焦耳-汤姆逊效应,首次液化了氦气,以﹣269 °C(4.2 K)刷新了人造低温的新纪录。随后,他又利用液氦获得了1.5 K的更低温。在当时,这是达到地球上最冷的温度。原本的设备在莱顿的布尔哈夫博物馆(Boerhaave Museum)。昂内斯因此被称为“绝对零度先生”。1911年,卡末林·昂内斯在非常低的温度进行纯金属(汞、锡、铅)的电性分析。有些科学家如威廉汤姆孙(开尔文勋爵)认为,在绝对零度下,电子流经导体时会完全停止,或者说,金属的电阻将趋于无限大。其他人,包括卡末林·昂内斯,觉得一个导体的电阻将稳步下降,下降到零。马希森(Augustus Matthiessen)指出,当温度降低时,通常会提高金属的导电率,或换句话说,电阻率通常随着温度下降。昂内斯利用液氦将金和铂冷却到4.3 K以下,发现铂的电阻为一常数。随后他又将汞却到4.2 K以下,测量到其电阻几乎降为零,这就是超导现象。1913年,昂内斯又发现锡和铅也和汞一样具有超导性。同年,由于对物质在低温状态下性质的研究以及液化氦气,昂内斯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在昂内斯的领导下,莱顿大学物理实验室成为世界低温物理学的研究中心。1923年,昂内斯退休,1926年在莱顿逝世。为纪念他,莱顿大学物理实验室在1932年被命名为“卡末林·昂内斯实验室”。1877年,他和玛莉亚(Maria Adriana Wilhelmina Elisabeth Bijleveld)结婚,并有一个小孩,名子叫阿尔伯特(Albert)。他的弟弟,麦梭(Menso Kamerlingh Onnes,1860~1925)是一位相当知名的画家,其子Harm亦是画家;而他的妹妹珍妮(Jenny Kamerlingh Onnes)和另一个著名画家弗洛里斯(Floris Verster)结婚。1901年:伦琴 /
1902年:洛伦兹、塞曼 /
1903年:贝克勒、皮埃尔·居里、玛丽·居里 /
1904年:瑞利 /
1905年:菲利普·莱纳德 /
1906年:汤姆孙 /
1907年:迈克耳孙 /
1908年:李普曼 /
1909年:马可尼、布劳恩 /
1910年:范德瓦耳斯 /
1911年:维恩 /
1912年:达伦 /
1913年:昂内斯 /
1914年:劳厄 /
1915年:劳伦斯·布拉格、亨利·布拉格 /
1917年:巴克拉 /
1918年:普朗克 /
1919年:施塔克 /
1920年:纪尧姆 /
1921年:爱因斯坦 /
1922年:玻尔 /
1923年:密立根 /
1924年:西格巴恩 /
1925年:弗兰克、赫兹1926年:让·佩兰 /
1927年:康普顿、威耳逊 /
1928年:理查森 /
1929年:德布罗意 /
1930年:拉曼 /
1932年:海森堡 /
1933年:薛定谔、狄拉克 /
1935年:查德威克 /
1936年:赫斯、安德森 /
1937年:戴维孙、汤姆孙 /
1938年:费米 /
1939年:劳伦斯 /
1943年:施特恩 /
1944年:拉比 /
1945年:泡利 /
1946年:布里奇曼 /
1947年:阿普尔顿 /
1948年:布莱克特 /
1949年:汤川秀树 /
1950年:鲍威尔1951年:考克饶夫、沃尔顿 /
1952年:布洛赫、珀塞尔 /
1953年:泽尔尼克 /
1954年:玻恩、博特 /
1955年:兰姆、库施 /
1956年:肖克利、巴丁、布拉顿 /
1957年:杨振宁、李政道 /
1958年:切连科夫、弗兰克、塔姆 /
1959年:塞格雷、张伯伦 /
1960年:格拉泽 /
1961年:霍夫施塔特、穆斯堡尔 /
1962年:朗道 /
1963年:维格纳、梅耶、延森 /
1964年:汤斯、巴索夫、普罗霍罗夫 /
1965年:朝永振一郎、施温格、费曼 /
1966年:卡斯特勒 /
1967年:贝特 /
1968年:阿尔瓦雷茨 /
1969年:盖尔-曼 /
1970年:阿耳文、奈尔 /
1971年:伽博 /
1972年:巴丁、库珀、施里弗 /
1973年:江崎玲于奈、贾埃弗、约瑟夫森 /
1974年:赖尔、休伊什 /
1975年:玻尔、莫特森、雷恩沃特1976年:里克特、丁肇中 /
1977年:安德森、莫特、范扶累克 /
1978年:卡皮察、彭齐亚斯、威尔逊 /
1979年:格拉肖、萨拉姆、温伯格 /
1980年:克罗宁、菲奇 /
1981年:布隆伯根、肖洛、西格巴恩 /
1982年:威耳孙 /
1983年:钱德拉塞卡、福勒 /
1984年:鲁比亚、范德梅尔 /
1985年:克利青 /
1986年:鲁斯卡、宾宁、罗雷尔 /
1987年:贝德诺尔茨、米勒 /
1988年:莱德曼、施瓦茨、施泰因贝格尔 /
1989年:拉姆齐、德默尔特、保罗 /
1990年:弗里德曼、肯德尔、泰勒 /
1991年:德热纳 /
1992年:夏帕克 /
1993年:赫尔斯、泰勒 /
1994年:布罗克豪斯、沙尔 /
1995年:佩尔、莱因斯 /
1996年:李、奥谢罗夫、理查森 /
1997年:朱棣文、科昂-唐努德日、菲利普斯 /
1998年:劳夫林、施特默、崔琦 /
1999年:胡夫特、韦尔特曼 /
2000年:阿尔费罗夫、克勒默、基尔比2001年:康奈尔、克特勒、威曼 /
2002年:戴维斯、小柴昌俊、贾科尼 /
2003年:阿布里科索夫、金兹堡、莱格特 /
2004年:格娄斯、波利策、韦尔切克 /
2005年:格劳伯、霍尔、亨施 /
2006年:马瑟、斯穆特 /
2007年:费尔、格林贝格 /
2008年:南部阳一郎、小林诚、益川敏英 /
2009年:史密斯、博伊尔、高锟 /
2010年:海姆、诺沃肖洛夫 /
2011年:珀尔马特、施密特、里斯 /
2012年:阿罗什、瓦恩兰 /
2013年:恩格勒、希格斯 /
2014年:赤崎勇、天野浩、中村修二 /
2015年:梶田隆章、麦克唐纳 /
2016年:索利斯、霍尔丹、科斯特利茨 /
2017年:魏斯、巴里什、索恩 /
2018年:阿什金、穆鲁、斯特里克兰 /
2019年:皮布尔斯、奎洛兹、麦耶
相关
- 侵袭性的肺炎链球菌感染肺炎链球菌(学名:Streptococcus pneumoniae)是一种球状的革兰氏阳性菌,持有α溶血性,链球菌属下的一种菌。肺炎链球菌于1880年代已被发现能引致肺炎,是一种重要的人类病因,亦是体液
- 高血脂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英式英文为 Hyperlipidaemia)又称高脂蛋白血症(Hyperlipoproteinemia),俗称血脂过高、高血脂,是指涉及血液任何或所有脂类以及又或脂蛋白异常升高水平的情
- 心肌心肌是由心肌细胞构成的一种肌肉组织。心肌细胞分布不单在心壁上,临心大血管上也有心肌的分布。心肌也是横纹肌。相比起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有其自身的特点:
- 两生类两栖动物(学名:Amphibia)是两栖纲生物的通称,又名两生动物,包括所有生没有卵壳的卵,拥有四肢的脊椎动物(蚓螈的四肢已退化)。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表面没有鳞片、毛发等覆盖,但是可以分
- 黄症病毒科黄症病毒科(Luteoviridae)是病毒的一个科,包括下面三个个属
- LibGen创世纪图书馆(英语:Library Genesis,缩写为LibGen)是科学论文及书籍的搜索引擎,可以免费提供被挡在付费墙(paywall)(英语:paywall)后的内容。截至2018年6月,创世纪图书馆数据库宣称其
- 合胞体合胞体含有由一层细胞膜包绕的多个细胞核的一团细胞质,这通常是由于发生了细胞融合或一系列不完全细胞分裂周期所致,在后一种情况中,核发生了分裂,但细胞却没有分裂。
- 厌氧呼吸呼吸作用,又称为细胞呼吸(Cellular respiration),是生物体细胞把有机物氧化分解并转化能量的化学过程,也称为释放作用。无论是否自养,细胞内完成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来自呼吸作
- 六角状在几何学中,六边形是指有六条边和六个顶点的多边形,其内角和为720度。六边形有很多种,其中对称性最高的是正六边形。正六边形是一种可以使用尺规作图的六边形,也可以拼满平面,因
- 苦苦(梵语:दुःख,转写:duḥkha,巴利语:dukkha),佛教术语,字面意义为痛苦、不安、不满足等。这是佛教中最基本的教义之一,为四圣谛之一 。梵文duḥkha,汉传佛教一般译为“苦”,或者“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