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当代古典音乐
✍ dations ◷ 2025-04-03 11:30:52 #当代古典音乐
当代古典音乐(英语:Contemporary classical music),通常是指由197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早期创作的新音乐(德语:Neue Musik),包含着现代主义音乐(英语:Modernism (music))、后现代音乐(英语:Postmodern music)、新浪漫主义音乐(英语:Neoromanticism (music))和折衷主义等风格。不过有时当代古典音乐可以泛指1945年之后的作品。当代古典音乐的风格多样,由前卫音乐开始打破了许多以前人们对于何谓音乐的观念,到今天各种风格百花齐放,再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时代风格。一般而言,“当代古典音乐”是:在二十世纪初,古典音乐作曲家开始尝试使用一种越来越不协和的音高语言,有时甚至会产生无调性的作品。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一些作曲家采用了新古典主义风格,试图重现早期风格的平衡形式和清晰可见的主题进程(参见新即物主义和社会现实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派作曲家在他们的创作过程中寻求达到更高层次的控制(例如使用十二音技法和后来的全序列主义)。与此同时,作曲家们也在尝试放弃控制的手段,在不同程度上探索不确定性或随意过程。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导致了电子音乐的诞生 。实验磁带循环和重复性有助于极简主义音乐的发展。还有一些作曲家开始探索音乐戏剧表演(表演艺术、混合媒体(英语:mixed media)、磁力音乐(英语:fluxus))的潜力。当代古典音乐的新作品不断被创作出来。伯克利波士顿音乐学院(英语:Boston Conservatory at Berklee)每年都会举办700场演出。来自当代古典音乐课程学生的新作品亦有大约150场演出。在某程度上,欧洲和美国的传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生了分歧。欧洲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包括皮埃尔·布莱兹、路易吉·诺诺和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森。其中布莱兹和施托克豪森都是奥利维埃·梅西安的学生。序列主义是当时重要的美学哲学,也是一组创作技法。它源自阿诺德·勋伯格和安东·韦伯恩(他本人却不接受十二音技法)的作品,又与勒·柯布西耶的调性思想(英语:Modulor)密切相关。另一方面,虽然有一些更传统的作曲家如肖斯塔科维奇和本杰明·布里顿,创作了一些杰出序列音乐,但仍然保持着一种音调风格。美国的作曲家如米尔顿·巴比特、约翰·凯吉、艾略特·卡特、亨利·考埃尔、菲利普·格拉斯、斯蒂夫·莱奇、乔治·罗奇伯格(英语:George Rochberg)和罗杰·塞欣斯都形成自己的音乐观。部分作曲家(凯吉、考埃尔、格拉斯、莱奇)开展了一种新的实验音乐,他们开始质疑音乐的基本概念,如记谱法、表演、持续时间和重复,而其他作曲家(巴比特、罗奇伯格、塞欣斯)则对勋伯格的十二音序列主义进行了扩展。
相关
- 高热高热(英语:hyperthermia),亦称体温过高是指由于体温调节失衡而导致的体温升高的症状。当身体吸收热量高于散发热量时,这种症状便会出现,而若是出现急剧的体温升高症状的话,则需送往
- 头孢唑啉头孢唑林(英语:Cefazolin,cefazoline 或 cephazolin),是一种用于治疗多种病原细菌的抗细菌药,尤其针对蜂窝组织炎、泌尿道感染、肺炎、心内膜炎、败血性关节炎及胆道发炎(英语:bilia
- 肺孢子菌纲P. carinii P. jirovecii P. murina P. oryctolagi P. wakefieldiae肺孢子菌纲只有一目、一科、一属,是外囊菌亚门中一类比较原始的真菌,直到20世纪初才被发现,是一种类酵母
- 清教徒革命英国内战(英语:English Civil War)是指1642年至1651年发生在英国议会派(“圆颅党”)与保皇派(“骑士党(英语:Cavalier)”)之间的一系列武装冲突及政治斗争。辉格派历史学家称之为清教
- 退役退伍军人(英语:Veteran),指服完常备役或预备役之后,退伍离开军队,恢复一般公民身份,至社会工作的人。在台湾又称为荣民。在韩语中,参加过特定战事的退伍军人(如各国的韩战、越战老兵)
- 耶基斯语耶基斯语(Yerkish,Lexigram、符号字)是一种为了非人类灵长目(黑猩猩)与人类沟通、所发展出的人工语言。耶基斯语需要灵长目黑猩猩使用键盘按键的方法、即谓“符号字”输入法来进
- 堆肥式厕所堆肥式厕所(英语:composting toilet)或生化厕所(bio toilet)是一种以极少水量冲厕或甚至是无水的厕所,排泄物流入便池中混合木糠、椰棕(英语:Coir)或泥炭藓等物质带氧分解成堆肥,多余
- 惧旷症广场恐怖症是一种焦虑症,其特征是人们认为环境不安全并且不容易逃离而产生焦虑症状。 这些情况可能包括开放空间、公共交通、商场,或仅仅是在自家外 ,在这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恐
- 左前降支动脉左前降支动脉(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简称LAD),又称左冠状动脉前室间支(anterior interventricular branch of theleft coronary artery)或前降支(anterior descending b
- 约翰·范扶累克约翰·范扶累克(英语:John van Vleck,1899年3月13日-1980年10月27日),出生于康涅狄格州米德尔敦,美国物理学家,1977年,因为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理论研究,与菲利普·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