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巴比肯艺术中心
✍ dations ◷ 2025-01-23 03:27:51 #巴比肯艺术中心
巴比肯艺术中心(英文:Barbican Centre)是位于英国伦敦的的表演艺术中心,位于市中心伦敦城北部的巴比肯屋村。该中心定期举行音乐、戏剧、电影节目及艺术品展览,是全欧洲最大的表演艺术中心。巴比肯艺术中心于1982年启用,由伦敦市的政府,也是英国第三大艺术资助机构——伦敦市法团斥资1亿6,100万英镑(相当于2007年的近4亿英镑)建造,并由该法团所有和管理。巴比肯艺术中心音乐厅是著名的伦敦交响乐团和BBC交响乐团的驻团场地,也曾是伦敦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驻团场地。“巴比肯”意译为“瓮城”,指的是巴比肯屋村这座庞大的建筑群坐落于伦敦城的一座古城门和相连的城堡的原址上。巴比肯图书馆位于二楼,是伦敦城的五座图书馆之一,也是伦敦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图书馆内设有艺术图书馆、大规模的音乐图书馆及定期举行活动的儿童图书馆。 馆藏包括“伦敦系列” (London Collection)文献,其中包括300年前的文献,所有文献均可借阅。此外,音乐库有一部给公众用作练习的钢琴。图书馆还定期举办文艺活动,并举办艺术展览场地以供租用。巴比肯艺术中心坐落的位置原来是伦敦城的古城门之一,叫作克里波门(Cripplegate,直译“瘸子门”)。从罗马时代起,这座城门就建有用于屯兵的大型瓮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伦敦城,特别是克里波门区,遭到猛烈轰炸,以致于在战争结束时这里原有的建筑物几乎无一幸免。按照1951年的人口统计,克里波门区的人口只有48人。1952年起伦敦市法团开始审议重建克里波门区,并在1957年决定在此建造居住用房。新的建筑群被命名为“瓮城屋村”,也就是巴比肯屋村,整个建筑群占地14万平方米,由著名现代建筑公司张伯伦、鲍威尔与本恩公司(Chamberlin, Powell and Bon(英语:Chamberlin, Powell and Bon))以粗野主义(Brutalism)风格设计。规划中,整个建筑群除了高层和多层居住用房外,还包括学校、博物馆、青年会设施、消防站、诊所、音乐学院、图书馆、美术馆和大型表演艺术场所——后三项构成巴比肯艺术中心。屋村在1965年动工,1976年建成,但是相连的艺术中心则要到1982年才全部竣工,并在1982年3月3日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剪彩揭幕。巴比肯艺术中心的设计采用了多层次布局,并有多个出入口。为了缓解艺术中心和周围屋村的复杂多层次设计,整个屋村的公共区域地面上都画有黄色线条,协助观众到达巴比肯艺术中心。该中心的基本外形是混凝土金字形神塔。它的外形设计一直引起争议和分歧。在2003年9月的“灰伦敦民意调查”(Grey London poll)中,巴比肯艺术中心被评为“伦敦最丑陋建筑”。 中心外部的聚焦点是长方形的人造湖,以及临湖的平台。在屋顶上,剧场的舞台塔周围用玻璃包围,形成一个壮观的屋顶温室。在1990年代中期,五角形设计工作室的西奥·克罗斯比(Theo Crosby)对建筑的表面装饰进行了改善,添加了略有工艺美术运动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风格的雕像和装饰。在2005年至2006年,该中心再进行翻新,建筑师艾福·荷·莫纳汉·莫里斯(Allford Hall Monaghan Morris)改善了中心的流通,并加上了粗犷的标志样式,以配合中心最初的1970年代的粗野主义结构。这次翻新在艺术中心内部加建了一座桥梁,连接丝绸街(Silk Street)入口的门廊和湖边入口的门廊。丝绸街入口以前主要供车辆使用,翻新工程后这个入口的主要通道改为行人入口。该计划移除了大部分90年代中期添加的修饰。2001年9月,英国文化部长蒂莎·布勒斯顿(Tessa Blackstone(英语:Tessa Blackstone))宣布将巴比肯建筑群定为“二级文物”(Grade II listed building),列入的理由是整个建筑群的规模、整体性和设计的气魄。。巴比肯建筑群的设计师还设计了巴比肯屋村(Barbican Estate)和附近的金巷屋村(Golden Lane Estate(英语:Golden Lane Estate))。而巴比肯建筑群的项目建筑师约翰·安拿其后参与设计了位于圣潘克拉斯的新大英图书馆——这里的屋顶采用了一个红砖金字形神塔的形式。巴比肯音乐厅是著名的伦敦交响乐团和BBC交响乐团的驻团场地,该两个乐团经常在音乐厅举行音乐会。内部设计上,巴比肯音乐厅的声学效果一直有争议:一些评论认为它温暖而吸引人,但也有评论说它在大型交响乐表演时会太干瘪。1994年,巴比肯艺术中心投入50万英镑重新设计巴比肯音乐厅,由美国芝加哥的音响设计师拉里·柯克加德(Larry Kirkegaard)监督。音乐评论家诺曼·莱布雷希特(Norman Lebrecht)认为新的设计“产生了回音控制和吸音的明显改善” 。在2001年的一次耗资750万英镑的大修中,柯克加德又将舞台篷拆除,加上了卡鲁索·圣约翰(Caruso St John)设计的从房顶垂挂的可调音响反射板。不过,《留声机》艺术音乐杂志(Gramophone(英语:Gramophone))仍然认为巴比肯艺术中心的音响“相对干瘪”。巴比肯剧院设计时的初衷是作为伦敦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驻团场地。但是在2002年,因为当时的剧团艺术总监阿德里安·诺贝尔(Adrian Noble)希望发展剧团的巡回演出及连续数年成绩差强人意,剧团离开了巴比肯艺术中心。此后巴比肯剧院就把原来每年六个月的国际演出季延长到整年。巴比肯艺术中心还包括伦敦市的市政厅音乐及戏剧学院(Guildhall School of Music and Drama)和伦敦市的巴比肯图书馆。伦敦博物馆(Museum of London)坐落在毗邻的奥德斯门区(Aldersgate(英语:Aldersgate)),也是巴比肯建筑群的一部分。
相关
- 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英语: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种救助心搏骤停病患的急救措施,通过人工保持脑功能直到自然呼吸和血液循环恢复。心肺复苏术并非单一的技术,它包含了一系
- 奥地利-巴伐利亚语奥地利-巴伐利亚语(巴伐利亚语:Boarisch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
- 奥赛贝尔纳多·阿尔韦托·奥赛(Bernardo Alberto Houssay,1887年4月10日-1971年9月21日),阿根廷医生。他由于发现脑下垂体前叶激素在糖代谢中的部分作用而获得了194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
- 福田敏男福田敏男(1948年12月12日-),日本机器人专家,主要从事微纳操作机器人与仿生机器人的研究,被誉为“微纳机器人之父”。福田敏男出生于日本富山县,于1971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机械工程专
- 古埃及历法古埃及的历史相当悠久,历法几经转变,且不同学派有不同的说法。本条目描述的是获得较广泛认同的说法。古埃及人分昼夜各占12“小时”,从日出到日落为昼,从日落到日出为夜。但在一
- 火电25,081,588GWh 资料来源:IEA火电厂可以持续地大量发电,在许多国家,大部分电能均由火力发电厂提供。火力发电厂(除了磁流体发电机)通过各种旋转机械将燃烧产生的热能转换为机械
- 面包师面包师是指一种以烤箱或者其他热源制作面包或其他食品,并且贩卖之的人,面包师工作的地点称为烘焙坊。
- 杆菌痢疾志贺杆菌病(Shigellosis),也称为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细菌性痢疾,是一种传染病,因为摄食了遭志贺氏菌污染的食物或饮水,引发食物中毒。特征是出血性腹泻。志贺氏菌是一
- 十七面体在几何学中,十七面体是指有17个面的多面体,在十七面体当中没有任何一个形状是正多面体,换言之即正十七面体并不存在,但仍然有接近球形的十七面体,例如一些十七面体型的化学结构,但
- 杨树达杨树达(1885年6月1日-1956年2月14日),字遇夫,号积微,晚年号耐林翁。湖南省长沙县人。中国语言文字学家。中华民国教育部部聘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鲁迅有两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