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宫颈柱状上皮外翻
✍ dations ◷ 2025-04-03 13:31:44 #宫颈柱状上皮外翻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cervical ectropion,也译作宫颈柱状上皮外翻,过去被错误地称作宫颈糜烂),是生理期出现的宫颈的柱状上皮外翻的生理现象。虽然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并非异常,但它很难与早期的宫颈癌相区分,因此必须进行作进一步的检查(如巴氏涂片检查、活检)才能进行鉴别诊断。过去,这一生理现象被称作宫颈糜烂。在2008年之前的《妇产科学》上宫颈糜烂一直是作为一个标准的疾病存在的,甚至有谈到它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在之前妇产科大夫,把生理期出现的宫颈的柱状上皮外翻当做是一种病理现象。在2008年,本科生的第7版《妇产科学》教材取消“宫颈糜烂”病名,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生理现象取代。宫颈糜烂是过去对宫颈的一种正常表现的错误认识。曾被翻译为“cervical erosion”,但是国外权威的妇产科教材中找不到“cervical erosion”的诊断。宫颈糜烂过去被误认为是一种病理现象。做妇科检查时,医生有时能从阴道内看到黄色的部分,即是宫颈的外观。在宫颈部位,有两种不同类型的上皮细胞:靠近阴道的鳞状上皮细胞(Squamous cell)和靠近子宫的柱状上皮细胞(columnar cell)。两种上皮在外观表现上是不同的:在中央的部分,有点看起来象是“糜烂”的宫颈的部分,就是柱状上皮覆盖的部分,而外侧相对比较光滑的宫颈,则是鳞状上皮细胞覆盖的部分。柱状上皮细胞区域和鳞状上皮细胞区域处在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交界区域在医学上被命名为“鳞柱交界区”(SquamoColumnar Junction),这个区域也是宫颈癌的好发区域。柱状上皮容易受雌激素的影响。女性在青春期之前,卵巢功能没有完善,雌激素低下,柱状上皮就靠宫颈内侧,不易被发现,到了来月经以后,柱状上皮在雌激素的影响下更多地朝宫颈外侧发展,于是在宫颈口就容易看见类似“糜烂”样的柱状上皮。在绝经了以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柱状上皮又逐渐退回宫颈内,因此到时候检查“糜烂”也就看不见了。所以,本质上来说,所谓的“宫颈糜烂”实际上是柱状上皮外翻(cervical ectropion)。在中国大陆2008年以前的医学教科书上,曾有过所谓的宫颈糜烂分度诊断(称之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认为范围的大小是炎症程度的轻重,面积小于1/3是轻度,1/3-2/3是中度,超过2/3是重度)。2008年开始的医学教科书认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受雌激素影响后程度不同的柱状上皮外翻,属正常的生理现象。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没有特殊的临床表现。有些人可能会有接触性出血的表现,但是只是宫颈的个体差异,就象有些人嚼点硬东西,牙齿或者嘴巴出点血,是可以理解的。对于宫颈炎,如果有白带增多、发黄、或有异味的情况,这些是宫颈炎症的表现,是在宫颈上出现感染了以后出现的症状。宫颈那氏囊肿和宫颈肥大,也是宫颈慢性炎症的结果。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世界权威教科书认为宫颈糜烂与宫颈癌无关。无症状的、无病原体感染的宫颈糜烂不必治疗,有症状或有病原体感染的宫颈糜烂才应该治疗。。过去,曾经错误地认为宫颈糜烂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但现在的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生是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有关。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否增加HPV感染以及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发生,尚缺乏大样本长期随访的直接证据。
相关
- IUPAC国际纯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英语: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简称IUPAC,/ˈaɪjuːpæk, ˈjuː-/),又译为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国际纯化学与应用
- 葡萄适葡萄适(英语:Lucozade)原为葛兰素史克药厂旗下产品,后售予三得利。该饮品于1927年由英国药剂师Mr. Hunter发明并推出。其中的成分是葡萄糖,命名为葡萄适。该饮料还有葡萄适Xtra和
- 牛痘病毒牛痘(英语:cowpox)是发生在牛身上的一种传染病,它的症状通常是在母牛的乳房部位出现局部溃疡。牛痘由牛痘病毒引发,而该病毒是天花病毒的近亲。如果挤奶工的皮肤上有伤口,该病会透
-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奥巴林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奥巴林(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Иванович Опарин,1894年3月2日-1980年4月21日),苏联生物化学家。1922年曾在阿尔布雷希特·科塞尔的实验室
- 联环丙烯联环丙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6H6,是苯的价键异构体之一,其结构可以视为是二个以单键相连的环丙烯单元。因着双键位置的不同,联环丙烯也有三个异构物。化学家Billups及H
- 蜥蜴蜥蜴(学名:Lacertilia)是对属于有鳞目蜥蜴亚目的物种的总称,是一群分布广泛的爬行动物,有超过六千个物种。蜥蜴在全球除了南极洲以外的大陆上均有分布,此外也生活在大洋洲的岛链上
- 阿弥陀经《佛说阿弥陀经》(梵:Sukhāvatī-vyūha)或称《小无量寿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大乘佛教经典之一,为净土宗所尊崇,被列为净土三经之一。此经为佛经中极少数非由佛陀弟子提问
- NaIOsub4/sub高碘酸钠是高碘酸的钠盐,有两种形式,偏高碘酸钠(化学式:NaIO4)和原高碘酸钠(化学式:Na5IO6),都可用作有机合成中的氧化剂。高碘酸钠密度为3.865g/cm3,可溶于水,加热时分解为碘酸钠(NaIO3
- 全头亚纲全头亚纲(学名:Holocephali)是软骨鱼纲下的亚纲,头大而侧扁,鳃裂4对。上颌骨与脑颅愈合,故称全头类。舌弓完全,无鳞,胸鳍宽大,尾鳍细长,雄性具交接器。现存种类多半栖息于海洋的中底层
- 加那利凉流加那利洋流(Canary Current),或称为加那利凉流,为一个北大西洋漂流向南分支出来的洋流,并且向西南流动远至塞内加尔而且亦在此处转往西流。加那利洋流把水面下有丰富养分的水带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