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栉水母门
✍ dations ◷ 2025-08-07 15:18:59 #栉水母门
栉水母(Ctenophores),又名海胡桃,是一类两胚层动物,属辐射对称动物,现被划分为栉水母动物门(学名:Ctenophora),又名有栉动物门、栉板动物门。原和刺丝胞动物一起分在腔肠动物门,作为无刺胞亚门,现分出。有较发达的中胶层,拥有简单的网状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两胚层;伞缘下延,向内收缩,致身体成球形、卵圆形、扁平形等,体外具有栉板排列成纵行的纤毛带8条,触手具有粘液细胞;身体左右对称或呈辐射对称,胶质厚而透明,游泳时振动栉板;反口极有一平衡感觉器;没有胃丝。生物学上,栉水母与水母为不同门,因栉水母并无刺胞。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发现栉水母也许是最古老的多细胞动物(也有证据指出,海绵是最早的多细胞动物),而很多结构远比栉水母简单的生物(如海绵动物门,也叫多孔动物门,以及扁盘动物,这些动物都有一定的细胞分化,没有组织分化,没有形成胚层,没有神经系统,没有肌肉系统),反而与高等生物关系更近。从基因组和转录组分析,最早的多细胞动物祖先没有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栉水母和水母发生了趋同进化,两者独立的进化出了神经系统。栉水母有8条不发达的神经索。栉水母的神经发育及运作的基础机制不同于水母。例如,水母及其他高等动物中神经系统发育关键基因在栉水母中都不存在。同样,栉水母也不使用水母及其他动物常用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乙酰胆碱,血清素等。于此同时,栉水母依赖使用谷氨酸作为最主要的神经递质,尽管其他动物同样使用谷氨酸作为神经递质,但栉水母中谷氨酸受体基因远比其他动物的多。由于其他动物的神经系统都是由原始水母的神经系统进化出来的,拥有与水母相同的基础机制,因此可以认为栉水母的神经系统是独立于其他动物的全新的神经系统。栉水母纲可以分为3个纲9个目:
相关
- 红外线红外线(Infrared,简称IR)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长在760奈米(nm)至1毫米(mm)之间,是波长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对应频率约是在430 THz到300 GHz的范围内。室温下物体
- 三域系统三域系统 (Three-domain system) 是由美国微生物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卡尔·乌斯 (Carl Richard Woese)等人在1977年提出的细胞生命形式的分类,是古菌域 (Domain Archaea)、细
- 醋酸菌A. aceti A. cerevisiae A. cibinongensis A. estunensis A. indonesiensis A. lovaniensis A. malorum A. nitrogenifigens A. oeni A. orientalis A. orleanens
- 肝癌肝癌(Liver cancer)是指发生于肝脏或从肝脏开始的恶性肿瘤。癌症也可能从其他部位转移到肝脏,称为肝转移瘤(英语:liver metastasis),其比例比肝脏原生性的肿瘤要高。肝癌的症状包括
- TNF-α1A8M, 1TNF, 2AZ5, 2E7A, 2TUN, 2ZJC, 2ZPX, 3ALQ, 3IT8, 3L9J, 4TSV, 5TSW· cytokine activity ·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binding · protein binding · id
- 人口控制人口控制指的是控制人口数量,以达到减轻资源负担及提高生活水平等目的。一般来说合理做法被认为是让总和生育率接近二。在非发达国家通常是指减少人口增长,一般是通过减少出生
- 癫痫癫痫症(英语:Epilepsy),是一种神经性疾患(英语:Neurological disorders),特征为反复地癫痫发作,即为重复发作或长或短的严重抽搐症状,可能会造成物理性伤害,甚至骨折。癫痫症的定义是,患
- 查尔斯·赫伯特·贝斯特查尔斯·赫伯特·贝斯特(Charles Herbert Best,1899 - 1978),加拿大生理学家。1921年在多伦多大学作为弗雷德里克·班廷的助手共提炼了胰岛素。1923年班廷获诺贝尔奖后曾将一半
- GFAJ-1GFAJ-1是一种杆状盐单胞菌科(Halomonadaceae)嗜极细菌。该细菌能在缺乏磷元素的环境中吸收通常被认为有剧毒的砷元素进入细胞内,并利该元素合成类似ATP、磷脂等有机化合物或对
- 侏儒症侏儒症(英语:Dwarfism)是指人、动物或植物极端矮小的一种状态。以前在日常生活和医学上,任何类型的人明显矮小都可称为侏儒症。而今,这一名词只限于极端矮小且身体不相称的人,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