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妥昔单抗

✍ dations ◷ 2025-05-15 10:33:47 #西妥昔单抗
西妥昔单抗(Cetuximab),商品名尔必得舒®(Erbitux®),是美商英克隆公司(英语:ImClone Systems)和美商百时美施贵宝的专利药。西妥昔单抗是一种对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单克隆抗体,经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核可使用于治疗转移型结肠直肠癌和头颈癌。研究显示有些结肠直肠癌病患的癌细胞会表现大量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可能是造成细胞癌化的原因之一,西妥昔单抗是针对癌细胞的这项特色发展出来的标靶药物,就可以专一地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减少对其他正常细胞的影响,因此可以减少药物治疗对癌症病患产生副作用。西妥昔单抗在北美由英克隆公司和必施妥施贵宝公司制造和贩售,在全球其他地区则由默克药厂销售。使用西妥昔单抗的治疗费用一年约为美金20万元或新台币240万元。西妥昔单抗是对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嵌合型(chimeric)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西妥昔单抗的亲和力比表皮生长因子高5至10倍,因此西妥昔单抗可以阻断表皮生长因子刺激细胞生长的功能。西妥昔单抗还能刺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内在化作用(internalization),因此可能导致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负向调控(down-regulation)而更加抑制细胞生长。西妥昔单抗也可以引发抗体依赖型细胞媒介毒性作用(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使免疫细胞攻击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肿瘤细胞,协助清除肿瘤。在两个临床试验中,共有356位接受伊立替康治疗失败的转移型结肠直肠癌病患,经检测确认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现型之后,接受西妥昔单抗和伊立替康合并治疗。在EMR 62 202-006这个临床试验中,比较西妥昔单抗合并放射线疗法与放射线单一治疗两种方法治疗局部晚期之口咽癌、下咽癌及喉癌病患。由于90%以上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病患的肿瘤都具有表皮生长因子表现型,因此在这个试验中未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EMR 62 202-002这个临床试验中,将未接受过化学疗法的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病患,随机分成接受西妥昔单抗合并化学疗法及仅接受化学疗法两组做比较。西妥昔单抗建议的使用方式为静脉输注,每周使用一次。第一次治疗时依病患的体表面积每平方米输注400毫克投予,输注时间不可少于120分钟;之后每周输注时则以体表面积每平方米输注250毫克治疗,输注时间不可少于60分钟。为了预防病患产生过敏反应,每次输注前都必须给予抗组织胺药剂及皮质类固醇。西妥昔单抗的输注速率不可超过每分钟10毫克。使用西妥昔单抗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由于西妥昔单抗是拮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抗体,所以仅适用于肿瘤组织中癌细胞大量表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病患。因此结肠直肠癌病患需要取得肿瘤组织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由肿瘤原发处(Primary tumor)或是肿瘤转移处(metastatic site)取得的组织必须用EGFR pharmDx™套组(kit)检验,依据表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癌细胞百分比和表现强度(intensity)评分,确认为表现型阳性之后,才可以使用西妥昔单抗治疗。几乎所有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病患的肿瘤都可以检验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因此头颈癌的病患不需要进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现型检验。RET 抑制剂:凡德他尼(英语:Vandetanib)(也作用于VEGFR和EGFR) c-MET 抑制剂:卡博替尼(英语:Cabozantinib)(也作用于VEGFR2)医学导航: 肿瘤基因/标志肿瘤/同名/附瘤药物 (L1i/1e/V03)

相关

  • 腿肿外周性水肿(peripheral edema)属于组织的肿胀(Swelling (medical)),由于流体的积聚及引力的作用、水肿通常发生在下肢。外周性水肿产生的条件通常与老化有关,但也可以由其它的情
  • β-tgβ-血小板球蛋白(β-血小板球蛋白,也称为Pro-Platelet碱性蛋白)是存储在血小板的α-颗粒中并在血小板激活后大量释放的蛋白。它是一种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7的蛋白异型体。他
  • 抗胆碱剂抗胆碱剂(英语:anticholinergic agent)是一种在中央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阻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物质。抗胆碱剂经由选择性阻断乙酰胆碱神经递质连结其神经细胞的受体,抑制副
  • 鸦片类药物过量鸦片类药物过量是指因为鸦片类药物使用过量造成的中毒现象。鸦片类药物包括吗啡、海洛因、芬太尼、曲马多和美沙酮。症状包括呼吸量不足(英语:respiratory depression)、瞳孔缩
  • 口水唾液(亦称口涎、口水)是动物口腔内唾液腺分泌的无色且稀薄的液体,其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唾液主要由腮腺(英语:parotid gland)(英语:parotid gland)、颌下腺(英语:su
  • 摇晃婴儿综合症虐待性头部创伤(英语:Abusive head trauma,简写AHT),旧称摇晃婴儿综合症(英语:Shaken baby syndrome,简写SBS),是指因婴儿受到暴力地摇晃而对其脑部产生的损害,为一种儿童虐待。在美国,
  • 东亚人种蒙古人种东亚型,是蒙古人种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的分支。可分别为北支、中支、南支三种。北支:有高而窄的脸和鼻子,狭窄,细长的头骨,身材中高。分为三种亚型:
  • 屈折变化在语法学中,词形变化(又译作形态变化、屈折变化)(Inflection or inflexion)指单词(或词根)的变化,以导致语法功能改变,进而使其代表的意义也有所改变。印欧语屈折变化又可以分为变位
  • 树皮树皮是木质植物,例如树的茎和根最外面的部分。狭义的树皮包括三层:木栓、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以及外部的各种死组织,广义的树皮还包括韧皮部。有的植物的树皮中含有各种生物碱、
  • 分化细胞分化(英语:cellular differentiation),是发育生物学的研究课题之一,指的是在多细胞生物中,一个干细胞在分裂的时候,其子细胞的基因表达受到调控,例如DNA甲基化,变成不同细胞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