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科姆·萨金特

✍ dations ◷ 2025-08-17 19:56:18 #1895年出生,1967年逝世,英格兰指挥家,英格兰作曲家,杜伦大学校友,罹患胰腺癌逝世者,南肯辛顿皇家音乐学院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陆军人士

哈罗德·马尔科姆·瓦茨·萨金特爵士(Sir Harold Malcolm Watts Sargent 1895年4月29日-1967年10月3日)是一名英格兰指挥家、管风琴家和作曲家。他是伦敦爱乐乐团的创始成员,也是利物浦爱乐乐团的第一位指挥,在皇家爱乐乐团中也有很高的地位。

他出生于肯特郡阿什福德巴斯庄园(Bath Villas)的一个劳工家庭,父亲亨利是一名煤炭商,兼职为教会演奏管风琴,其母艾格尼斯是当地一所学校的舍监。他在林肯郡斯坦福德长大,在彼得伯勒大教堂参加了唱诗班、学习过管风琴,并拿奖学金就读了斯坦福中学。18岁时,他在杜伦大学毕业,获音乐学士学位。

1914年至1924年间,他在莱斯特郡梅尔顿莫布雷的圣玛丽教堂(St Mary's Church)担任管风琴师。期间,他在1918年于杜伦轻步兵团(Durham Light Infantry)服役八个月。除去教堂外,他也为吉尔伯特与萨利文等其他社会团体工作。24岁时,他又从杜伦大学获得音乐博士学位,是当时英格兰最年轻的音乐博士。

1921年,他结识了亨利·约瑟夫·伍德,伍德本来请萨金特为他写了一首名为《风日印象》(Impression on a Windy Day)的曲子,但萨金特上交作品的时间太晚,导致后者没有时间排练此曲,因此萨金特本人亲自上阵。伍德十分欣赏他和他的作品,因此决定让他在当年10月的逍遥音乐会上于女王音乐厅内指挥他的作品。

萨金特一举成名,吸引了古斯塔夫·霍尔斯特等音乐家的注意。他虽然在1923年再次受邀指挥他的《风日印象》,但实际上他更多地是以指挥家的身份为人所知。他接受了伍德的建议,开始专心研究指挥。1922年至1939年间,他组织了莱斯特交响乐团(Leicester Symphony Orchestra),阿尔弗雷德·柯尔托、亚瑟·施纳贝尔、所罗门、古尔赫米娜·苏吉娅和班诺·莫伊赛维奇曾参与演出。莫伊赛维奇还免费教过萨金特钢琴,说他有做职业钢琴家的天赋。1923年,在伍德和安德里安·鲍尔特鼓励下,他成为了皇家音乐学院的讲师。

1920年代他已成为英格兰最著名的指挥家之一,1925年曾为英国国家歌剧公司指挥《纽伦堡的名歌手》巡演,1926年又为迪奥伊卡特尔歌剧公司(D'Oyly Carte Opera Company)指挥。1927年,谢尔盖·狄亚基列夫请他去和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托马斯·比彻姆一起指挥俄罗斯芭蕾舞团。1928年,他成为了皇家合唱协会的指挥,在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指挥过塞缪尔·柯勒律治-泰勒的《海华沙之歌》。

他和比彻姆一起建立了伦敦爱乐乐团。他致力于推广英国音乐,认为古典音乐应该走到年轻人中间去,1924年至1939年间多次为罗伯特·梅耶(Robert Mayer)的儿童音乐会指挥。

1932年10月,他感染肺结核,几乎因此丧命。他花了近两年时间才康复,1930年代末才重返乐坛。1936年,他在皇家歌剧院指挥了古斯塔夫·夏庞蒂埃的《路易斯》。他是一个很严格的人,《独立报》说他致力于清除尸位素餐者、要求所有演奏者都全力发挥。音乐界对这样迅猛的改革不是很适应,认为他背叛了他们在他生病期间对他的支持,因此很多管弦乐队不怎么给他好脸色。

二战期间,他在BBC(BBC Home Service)上做广播,也举办免费的音乐会来鼓舞人民的斗志。他在1947年因音乐上的贡献获封下级勋位爵士。

从1948年至他去世为止,他一直是逍遥音乐会的首席指挥,1950年至1947年间也是BBC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但他大部分精力并不在BBC交响乐团上,诺曼·莱布雷希特甚至说他几乎毁掉了BBC交响乐团。但一些传记作家认为这是夸大其词,因为萨金特和BBC交响乐团的每场演出都很受观众喜爱,而BBC交响乐团的国际声誉在萨金特任职期间也有所上升。

比彻姆去世后,皇家爱乐乐团面临倒闭的危险,萨金特担起重任,这也让他本人1936年丧失的声誉得到恢复。1960年代时,他到苏联、美国、加拿大、土耳其、以色列、印度、澳大利亚巡演。但他在1960年代中期出现健康问题,1967年7月6日和8日在拉维尼亚音乐节上和芝加哥交响乐团一起举办了他的最后一场音乐会。

当月,他做了胰腺癌手术,9月还出席过逍遥音乐节,把指挥棒交给了科林·戴维斯。他在10月3日去世,时年72岁,和家人一样葬在故乡斯塔福德的公墓里。

相关

  • 西子湾站西子湾站位于台湾高雄市鼓山区,副站名哈玛星/中山大学,为高雄捷运橘线的捷运车站。实际上位于哈玛星聚落内,同时离西子湾尚有一段距离,本站为橘线终点站。目前可与环状轻轨哈玛
  • 电动牙刷电动牙刷是牙刷的一种。它能够产生自动而快速的刷毛振动,以前后振荡或着以旋转的方式振荡(刷头往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交替转动),进而达到洁牙的效果。牙刷由驱动电机提供动力,使
  • 德朗峰德朗峰(法语:Dent d'Hérens;4,174米)是本宁阿尔卑斯山脉的一座山峰,坐落于意大利和瑞士,位于马特洪峰西边几公里处。奥斯塔小屋(2,781米)位于最简路线中。
  • 重返荣耀《重返荣耀》(英语:),2000年美国运动剧情片,由罗伯特·雷德福执导,威尔·史密斯、马特·达蒙、查理兹·塞隆主演。电影改编自史蒂芬·普雷斯菲尔德(英语:Steven Pressfield)于1995年
  • 索多玛一百二十天《索多玛一百二十天:放荡学校》(法语:)是法国贵族萨德侯爵的著作,创作于1785年。《放荡学校》剧情兼具色情、情色元素 ,讲述意大利四个富有男性,为了体验狂欢性爱,在圣马丁贝尔维尔(S
  • 曹思诚曹思诚,北直隶河间府景州(今河北省景县)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登进士,授吏部文选司郎中。天启五年(1625年),升任太常寺少卿;次年,再升太常寺卿、同年改刑部右
  • 庇护九世真福教宗庇护九世(拉丁语:Beatus Pius PP. IX;1792年5月13日-1878年2月7日)本名若望·玛利亚·马斯塔伊·费雷提(意大利语:Giovanni Maria Mastai-Ferretti),1846年6月16日至1878年任
  • 歼-10KG600机载自卫干扰吊舱 KZ900机载侦查吊舱 OC5激光照射吊舱OC5激光照射吊舱 鹰隼3昼夜瞄准调仓 KG800机载自卫干扰吊舱歼-10(编号J-10;中国官方命名猛龙;北约代号:火鸟(Firebird)),
  • 双礁双礁是南沙群岛司令礁东方的两个珊瑚暗礁,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地名委员会公布的标准名称为“双礁”。西方文献一般称为“Glasgow Bank”。
  • 我永远也不会再战斗了《我永远也不会再战斗了》(英语:)是1975年的一部电影,由詹姆斯·惠特莫尔(英语:James Whitmore)扮演奥利弗·奥·霍华德(英语:Oliver O. Howard)将军,内德·罗梅罗(英语:Ned Romero)扮演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