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爱沙尼亚语

✍ dations ◷ 2025-09-10 12:51:31 #乌拉尔语系,爱沙尼亚语

南爱沙尼亚语(lõunaeesti kiil),或称南爱沙尼亚语方言群,通行于爱沙尼亚东南部,包括四个方言或变体:塔尔图方言、穆尔吉方言(Mulgi)、沃罗方言和塞托方言。在学术上其地位并无定论,有些语言学家认为南爱沙尼亚语是爱沙尼亚语的一种方言,而有些则认为其是芬兰语支之下的一门独立的语言。利沃尼亚语灭绝后,它是芬兰语支中最南端的语言。南爱沙尼亚语在很大程度上能跟现代标准爱沙尼亚语互通,但是从历时上来说,南北爱沙尼亚语是芬兰语支中两个不同的分支。

现代标准爱沙尼亚语是在爱沙尼亚北部的方言群中演化而成的。但是从17至19世纪在爱沙尼亚南部就已经用一种介于塔尔图南部方言和沃罗北部方言的标准形式出版了文学作品,这个标准形式被称为塔尔图爱沙尼亚语或南爱沙尼亚书面语。这个标准书面语曾通行于沃罗和塔尔图方言区内的学校、教会及法庭里,但没有在塞托或穆尔吉方言区内使用过。

沃罗语是南爱沙尼亚各语言中发展最为完善的语言,因此,在南爱沙尼亚语的现代变体中,通常仅将沃罗语列为单独语言(其与爱沙尼亚语书面语言区别最大,并且被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识别为另一种语言,语言代码vro)。穆尔吉和塔尔图语言变体仍被视为方言。它们位于北爱沙尼亚语言区和南爱沙尼亚语言区的边界,也受到了北爱沙尼亚语方面的许多影响,并且已经处于从南爱沙尼亚语中心地区的南爱沙尼亚语特征最为明显的沃罗语向标准爱沙尼亚语自然过渡的过程中。而塞托语则通常视为沃罗语的方言,或者两者统称为“沃罗-塞托语”。

南爱沙尼亚语的变体也曾经在拉脱维亚北部的莱武(Leivu)语言岛(莱武次方言)、拉脱维亚东部的卢齐(Lutsi)语言岛(卢齐次方言)以及俄罗斯普斯科夫州的塞托地区和克拉斯纳(Kraasna)语言岛(克拉斯纳次方言)通行过。

“南爱沙尼亚语”这一术语主要被应用于语言学、文学研究、文化研究等领域以及在官方层面(例如爱沙尼亚国家语言发展计划层面)中作为南爱沙尼亚各语言的统一名称。传统的方言学研究中则称之为“南爱沙尼亚方言群”。南爱沙尼亚各语言的使用者基本上都会使用更为具体的名称:沃罗语、塞托语、塔尔图语或穆尔吉语。同样的用法也见诸于媒体中。

鉴于塞托语在语言学层面大体上被视为沃罗语的变体,因而有时也会使用“沃罗-塞托语”的名称。

在爱沙尼亚,南爱沙尼亚语有时(主要在1990年代初)也被称为Ugandi语、Ugala语或沃罗-塞托语。Ugandi语的名称来源于古Ugandi地区,对应这一地区的是目前塔尔图方言和沃罗方言的使用区域,Ugandi语这一名称主要用于这两种方言或其书面语。Ugala的名称则来源于Ugandi和Sakala这两个古代地区的合称,使用这一名称时则包含了穆尔吉方言。沃罗-塞托语的合称则强调了两者的一致性。上述名称都没有被较为广泛地使用。

南爱沙尼亚语被认为是芬兰语支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是最早从原始芬兰语中独立出来的语言之一,甚至芬兰语言学家佩卡·萨马拉赫蒂认为它可能是原始芬兰语中分离出来的第一个语言。随着接触不断紧密,这一语言随后变得愈为接近北爱沙尼亚语,但是在语法和词汇方面一些古老的区别也被保留至今。

19世纪时,南爱沙尼亚语(塔尔图语)作为书面语的使用与北爱沙尼亚语(塔林语)几乎有着平等的地位。1886年曾出版南爱沙尼亚语版的《圣经新约》(Wastne Testament),但是全本的《圣经》是后来用北爱沙尼亚语出版的。北爱沙尼亚语最终被作为爱沙尼亚的统一书面语,因此南爱沙尼亚语的地位下降。

2000年,在爱沙尼亚文化部的管理下建立了“南爱沙尼亚语言与文化”(Lõunaeesti keel ja kultuur)国立计划,用以支持南爱沙尼亚语的保护与发展。

主祷文:

Meie Esä taiwan: pühendetüs saagu sino nimi. Sino riik tulgu. Sino tahtmine sündigu kui taiwan, niida ka maa pääl. Meie päiwälikku leibä anna meile täämbä. Nink anna meile andis meie süü, niida kui ka meie andis anname omile süidläisile. Nink ärä saada meid mitte kiusatuse sisse; enge pästä meid ärä kurjast: Sest sino perält om riik, nink wägi, nink awwustus igäwätses ajas. Aamen.

对比标准爱沙尼亚语:

Meie Isa, kes Sa oled taevas! Pühitsetud olgu Sinu nimi. Sinu riik tulgu. Sinu tahtmine sündigu nagu taevas, nõnda ka maa peal. Meie igapäevast leiba anna meile tänapäev. Ja anna meile andeks meie võlad, nagu meiegi andeks anname oma võlglastele. Ja ära saada meid kiusatusse, vaid päästa meid ära kurjast. Sest Sinu päralt on riik ja vägi ja au igavesti. Aamen.

相关

  • 印度河流列表印度河流列表,列举全部或部分流经印度的河流,并依流域的地理位置由东至西排序。支流则由河口至源头排序。
  • 碳氧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为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分子的稳定化合物,当一氧化碳气体被生物吸入或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时形成。血红蛋白有与一氧化碳结合的倾向,高于它和氧气的亲和力约240倍,当碳
  • 范雄范雄(越南语:Phạm Hùng,1912年6月11日-1988年3月10日),越南共产党、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生于越南永隆省。1928年参加南圻学生联合会
  • 比萨拉比亚地区苏联占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始于1940年6月22日法国被德国占领后,6月26日,苏联向罗马尼亚发出最后通牒,迫使罗马尼亚割让了比萨拉比亚、北布科维纳地区以及赫尔扎地区,该地区
  • 人在囧途《人在囧途》(英语:Lost On Journey)是2010年上映的一部中国公路喜剧电影,由叶伟民执导,文隽监制。春节将近,由于三聚氰胺事件,牛奶厂没钱支付工钱,为回家过年,个性憨厚的工人牛耿(王
  • 国槐见内文槐(学名:Styphnolobium japonicum)是槐属的一种大型乔木,原产于中国,为了区别原产于北美的刺槐(洋槐),也称为国槐、家槐,在河北一带农村常称为“笨槐”。槐树树型高大,喜光、根
  • 锯齿波锯齿波(英语:sawtooth wave)是一种非正弦波,由于它具有类似锯子一样的波形,即具有一条直的斜线和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的重复结构,它被命名为锯齿波。锯齿波的傅里叶级数展开为:
  • 萨布里·埃尔贡萨布里·埃尔贡(土耳其语:Sabri Ergun;1918年3月1日-2006年2月18日)是一名土耳其化学工程师,以描述填充床(英语:Packed bed)流体压降的埃尔贡方程闻名。萨布里·埃尔贡出生于奥斯曼帝
  • 黄骧云黄骧云(1801年-1841年),字雨生,清广东嘉应州籍,台湾淡水厅中港头份庄人。黄骧云祖上为广东客家人,后由嘉应州迁台。其父为黄清泰,任嘉义长福营参将次子。黄骧云自幼聪颖,入县学,后转福
  • 马拉斯奇诺樱桃马拉斯奇诺樱桃(Maraschino cherry),是把玛拉斯卡樱桃(Marasca Cherry)在盐水中浸泡,然后腌制于糖浆或利口酒中而成的甜樱桃。它经常被附加在鸡尾酒和雪糕等食物、蜜饯中的小